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两个灵魂相遇的愉悦

你好哇,我是艾诺,欢迎可爱的你来到我的俱乐部。

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两个灵魂相遇的愉悦

早已迷恋《查令十字街84号》,这也是缘于当时的电影。在看电影的时候误以为这就是两个人因书而发生的爱情故事。后来读了书才发现,哪里有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两个相似灵魂的相遇,只是两个爱书人的故事。它又是如此的神奇, 仅仅是数份信件,我便仿佛真的可以看见这两个人, 他们俩一个买书,一个寻书;一个诙谐的调侃,一个绅士的回应; 一个窝在屋里的沙发上慵懒的写信,一个在书店一本正经的伏案回信。

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两个灵魂相遇的愉悦

毛姆曾经说过,最有意思的文章实际上是书信,没有伪装,不多修饰的散发着生活的味道。就像简奥斯丁一本正经的在信里和自家姐妹讨论绸缎的价格,数落邻桌太太小姐的矫揉造作。看起来,奥斯丁和海莲.汉芙还真有些相似,只是汉芙所书写的一切都围绕着她的书。

海莲受不了美国“不是标价奇贵的珍本就是到处都是的邋遢书”转而去英国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邮购,于是二十年的前尘旧事娓娓而来。海莲跟弗兰克就是这样的知己而已,她要书,他找书。她要的书,大多不是主流畅销书;他找的书,居然会为她留意插图装帧出版社和年份。

第一次成交,是海莲做女人的天性,愿意先赊出点信任试试看,既然家边的书店没有,大洋彼岸或许可能。每个人都会对无关紧要的陌生人产生那么点儿信任,因为他不知道你任何故事,所以也骗不走你任何感知。弗兰克也很用心,回信中详细描述了找书的过程,于是成交。事大事小,是看你办事时的努力程度。自此,两个电话都没通过的人,彼此信任二十年。

通信多年,虽然没有相见却好似清晰相见,默契便在此处。而且从书信里的字里行间里可以看见他们感情变化的细微之处,每读一遍都可以有新的发现,重读依然有趣。

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两个灵魂相遇的愉悦

复活节无书可读的海莲会冲着纸上发飙:“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嘛?我啥也没收到……你害我只好枯坐在家里,把密密麻麻的眉批记在图书馆的书上,哪天让他们发现了保准吊销我的借书证……我让复活节的兔子给你们寄几个”蛋“,希望它到时候不会看到你们已经慵懒而死了……”

“春天到了,我想读点情诗,别给我寄济慈和雪莱,我要深情款款而不是口沫横飞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动脑筋……”

于是典型的英国绅士弗兰克先生道歉,跑到乡下去给口味独特不好伺候的海莲觅书。但弗兰克应该是高兴的,只有真正爱书的人才会懂得彼此,并且因为挑剔而心心相印起来。于是海莲的不加掩饰的赞美或是责难也因为真诚而宝贵起来。

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两个灵魂相遇的愉悦

50年代的英国,因为二战而大伤元气的伦敦,甚至食物都要实行配给制,能有这样活色生香的书信,也算是人生小小的盼头了,当然,大概是真正爱书爱到像孔老夫子爱韶乐那样听一听三月不吃肉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的。吃饭和读书,对于凡夫俗子如我,还是吃饭比较重要。

好在海莲是个细心聪明的女人,于是一次次的索书单后头往往还跟着鸡蛋火腿甚至丝袜这些普通却稀缺的生活用品,友谊或者感情大概从此真正产生。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虽然精神很强大,但渗透在物质中似乎更加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两个灵魂相遇的愉悦

看至这本书最后两封信时,毫无征兆地竟然就结束了。有个词叫“戛然而止”,这有点像读《双城记》结尾时的感觉——“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以为自己不过是在挥霍着一点兴趣和时间,最后才知早已被它骗走了感情。

明明是我不入虎穴,怎么到最后却被虎虏获了。

爱极了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只有老书虫们能够理解那份感情吧,是种痴迷。你徘徊在书中的人和事,揪心裂肺同喜同悲,却永远无法打扰到他们。

若能有个朋友,两人从一本书聊出兴起的另一本,这种知音你是肯定不会拿他当外人的,今后遇到精彩的书,十有八九你会想到多买本给他。然而,对这类知己,你往往不会跟他说起某个男人,某个老板,某条短信。

一份从未被辜负的信任,一对儿彼此忠诚的买卖双方,一股源于书和知识的尊重,远远超过一段臆想的萌动感情。

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两个灵魂相遇的愉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