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出炉,药品最高降价96%

“4+7”带量采购结果:25个药品拟中选,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4+7”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出炉,药品最高降价96%

12月7日,上海阳光招标采购网公示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拟中选结果,有25个药品拟中选,且与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什么是“4+7”带量采购

11月15日上午,经国家医保局同意,《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于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发布。

“4+7”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出炉,药品最高降价96%

文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同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4+7城市),这“4+7城市”也是我国医疗资源的集中地。

文件中第一批带量采购目录31个品种,采购量最大的氯吡格雷口服常释剂型有2.938亿片,国家真是希望能通过大量采购来适当压低药价。31个计划采购品种最后均只保留1家中标企业,即生产企业超过3家的,采取竞价方式,生产企业为2家的采取议价方式。

但是,以往的带量采购大多是一定区域内的全品种药物,有可能出现药品质量不佳但价低者得的情况。本次带量采购候选药品全部要通过国家药监局的一致性评价,根据11个城市的药品采购量来向企业购买。比如上海这次就是“品种分类挂网,价格议定成交”方法,由定点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议价成交。这样做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原来最低价中标的弊端。

25个药品中选公示,药品降价成效显著

根据12月7日公开的拟中选结果,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成功率81%。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3个,占12%。

“4+7”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出炉,药品最高降价96%

可以看到,在中标价格方面,与试点城市去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恩替卡韦)。部分大品种如恩替卡韦(80亿)、氯比格雷(150亿)、阿托伐他汀钙(100亿)、瑞舒他汀(50亿)、厄贝沙坦(15亿)降幅都在60%-95%。价格大幅度下降其中不仅是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的原因,比如,原研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福辛普利钠片降价68%,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低25%以上。

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国家批量采购,药企薄利多销, 对于企业来说,带量采购一旦中选,可以独享该品种在“4+7城市”公立医院约60%的市场份额。既往包含在销售价格中的销售费用、市场推广成本等“水分”没有存在必要了。

有报道称,本次11个城市的试点执行后,“带量采购”模式预计12个月以后将在全国推行。而从《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内容来看,同品种未中选的最高价药品,也将迎来降价。

可能出现的问题

目前,“4+7城市”的批量采购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毕竟是试点,一来城市少(11个),二来药物品种也少(计划31种,拟中选25种)。如果要全面推广的话,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

就在不久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2018年抗肿瘤药物国家医保专项谈判的最终结果,将12家企业的17种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17个谈判药品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这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肯定是减负的好事。

但是呢,对有些病人来说,药品进医保降价后,反而负担更重了。11月5日,中华慈善总会发出《关于达希纳患者援助项目调整的通知》。

  • 按照以往赠药方案,达希纳200mg原价34000,买3送12个月,五年花费408000, 报销70%计算,个人支付 122400,政府支付 285600;
  • 而降价之后,达希纳200mg价格为11364,买8送4,五年花费454560,一年多出9312,同样的报销比例下,个人一年多支付2793元,政府一年多支出6518元

未来,如果“4+7城市”模式推广开来,药企在利润减少的情况下,会不会减少援助项目来提升收入?这个问题,就要看政府、医院与药企之间的博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