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2017年6月,上海市政府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继2002年建立上海浦东研发基地后,华为在沪设立的第二个研发基地。至此,华为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第12个基地布局。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任正非选址淀山湖滨湖区的原因主要有二点: 其一,淀山湖滨湖区较好的生态禀赋符合华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绿色环境的要求;其二该地和江、浙两省接壤,辐射长三角便利性最强。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依据目前政府批复的华为淀山湖基地用地相关文件公示,金泽镇西岑地区华为研发基地2个地块合计44.1万平米;朱家角镇华为人才公寓3个地块合计16.7万平米,华为淀山湖基地用地目前总计60.8万平米。在华为全国12个基地中占地面积位列第四,排在河北廊坊基地之后。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由上图,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深圳是华为创业发展的最初城市,也是多年华为总部所在地。松山湖基地落成后,华为事实上的总部也在18年完成全部北迁。但华为总部并未远走他乡,只是搬迁至距离原深圳龙岗总部40分钟车程的东莞松山湖基地。而深圳和东莞同属广东省,围绕着华为总部易地,两市只是兄弟阋墙,并不影响广东经济发展全局。

2、华为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六大研发基地群,向周边省市辐射,研发方向各有不同侧重点。

除了南方总部基地群、北方首都经济圈基地群,东部沿海经济带基地群密集分布,江浙沪三地设有5个研发基地,华为高层对东部沿海省份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对比国家认定的重点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华为研发基地群的建设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国家发展规划蓝图。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网上有个颇为有趣的类比:华为全国12个研发基地中,城市毗邻区域1-2小时车程圈内的基地群有3个,分别为深圳坂田-东莞松山湖基地、北京-廊坊基地、华为上海浦东-淀山湖-苏州基地。全国范围内拥有和松山湖一样良好湖区自然生态环境、极为便利快捷的交通条件、背靠强大经济实力大都市的只有华为淀山湖基地。于是就有声音说,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也会打造成类似东莞的华为松山湖IT小镇。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东莞的华为松山湖IT小镇吗?

我们先探讨下华为总部为什么会从深圳龙岗搬迁至东莞松山湖基地。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华为松山湖IT欧洲小镇群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2018年7月1日,深圳第一龙头企业华为将研发部门2700人迁往松山湖基地;9月第二批5400名员工离开深圳,搬至东莞的松山湖。至此,最早从2012开始历经多次迁徙,华为已累计迁出一万人以上。“深圳这边以后主要就是行政接待展示功能。”华为相关人士表示。

综合网上各种消息,华为搬离深圳的原因似乎和土地、用工成本有关:

1、深圳新增建设用地有限,土地成本居高不下,工业用地价格更高。

中金公司研报中称深圳国土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只有上海的1/3,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城规模。人均产值和用地成本,是企业判断旗下部门在不同城市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

2、房地产暴涨,实业萎缩,华为员工成本高昂,企业利润率不高,企业负担加重。

2017年,华为营收高达6000亿,位居民营企业500强第一。但华为的利润却只有475亿,利润率只有7.9%。 17万员工,年均创造价值只有27.9万元左右。而员工成本高企也是华为付出的最重要的成本。由于深圳房价均价高达5万元/平以上,最高甚至超过10万元,员工买房、子女上学极度困难,如果薪资不够高,根本无法招到优秀的人才。而且即使开出高薪,员工也难以留存收入,大多数也被房地产收割去。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而东莞市为吸引华为入驻,不仅划了松山湖大片土地,还为其提供了极低的价格。2015年,华为旗下的绿苑公司在东莞连买两块商住用地,总面积高达31万平米,楼面价平均却不到2000元,比深圳低了超过10倍。

有分析人士认为:任正非需要的并不单纯是土地,而是环境。(企业发展用地、产业配套、物流通路等硬环境+教育、医疗、治安、卫生、公共管理等软环境)

任正非本就对城市规划极感兴趣,多年来走访并考察过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布局。任正非对于搬迁事宜已计划良久,初衷是极力营造一个全新的华为绿色园区,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的人居环境。让自己的员工在医疗、教育、生活配套方面都能在小城镇各部落群中得到满足。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松山湖的山湖景资源恰能满足这一切规划。于是将松山湖规划为一个个建筑风格各异,彼此独立又相互联通的欧洲城镇计划,于2005年开始正式步入实施阶段。而华为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对土地、环境、配套的诉求,需要政府在企业发展诉求与城市规划中做好一定的平衡。但显然深圳在后期却无法满足其需求。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东莞的华为松山湖IT小镇吗?

个人以为不可同日而语。

一、华为淀山湖基地总体体量及地理位置在可预见期内难以和松山湖相比。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东莞地方政府几乎是把松山湖区南岸最好的滨江地块划给了华为,着力打造华为IT欧洲小镇群。而对比淀山湖华为研发基地及华为人才公寓用地所处位置,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位于朱家角镇复兴路以东的华为公寓用地,更偏离淀山湖滨湖区位置。未来,要在淀山湖滨湖区打造一个类似松山湖的IT滨湖小镇群,几乎是不可预期的。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华为松山湖基地从2005年开始布局,历经13年至2018年全部完成总部的搬迁,原深圳龙岗总部仅保留行政接待展示功能。相对于深圳,以东莞的松山湖为例,它毗邻深圳,但当地的房价却只有深圳的1/3左右,这就对深圳的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加之周边城市对企业给予的各项优惠措施十分到位,对优秀企业大都承诺给地、给房、减免税收,因此可以预期,深圳的企业向周边城市流动将会是一个趋势。松山湖位于“广深港”黄金走廊腹地,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是东莞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二、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松山湖生态园历经17年开发建设,建有多个科技工业园区及研发基地,环湖区周边基础配套设施极为完善;而淀山湖滨湖区南岸至今仍尚未有大型科创企业及有影响力的开发园区,泛滨湖区基础设施及周边配套不完善。

据统计松山湖高新区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共24家;新增孵化器2家,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3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家、省级孵化器9家、市级孵化器16家、在孵企业700多家。

两方面对比,未来要在淀山湖滨湖区打造一个类似松山湖的IT滨湖小镇群,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华为的视界是一家国际化布局的大型民企,在可预见期内,没有理由在华东、华南同时倾力打造两座大规模IT小镇群。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尽管由五大城市群年GDP产值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仍为国内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华为借此机会在该区域内打造大规模研发基地,构建符合任正非心目中理想生态型IT小镇群,进一步联结苏杭宁沪各大研发基地,以便更好地辐射长三角区域,但这并不足以支撑华为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构想。

华为拥有16个全球研发中心,28个联合创新中心,日渐成为一家国际化、广布局的大型民企。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全球化企业的建设,一定会有全球化的布局思维。据2017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五百强名单是以营收能力进行排名的,华为营收的70%来自海外市场,而腾讯和阿里则刚好相反超过70%的收入来自国内消费者。就从营业收入来看,华为比阿里和腾讯两者总和还多近1200亿元。

四、据《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披露,到2040年,青浦区淀山湖地区(包括朱家角镇、练塘镇和金泽镇)将形成“两片两带三组团”的空间布局 。依据该规划,淀山湖滨湖区也不可能打造一个类似松山湖的华为IT滨湖小镇群。

华为淀山湖基地最终会打造成类似松山湖的IT小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