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世间不易,不想给人提供免费服务

她来世间不易,不想给人提供免费服务

有一次,我遇到一起法律纠纷,随时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为此我陷入了长久的焦虑之中,整日提心吊胆,失眠难安,却又因为法律知识薄弱而束手无策。

可是某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微信里有一位律师,虽然自从我们互相成为好友以后没有说过几句话,但是她总会给我的朋友圈点赞,这让我感到有点熟悉。于是我通过微信向她咨询。

我原以为得到她周密细致的耐心指点后,所有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但真实情况让人始料未及。

在经过一整天的漫长等待后,她只是在晚上随便回复了一句话,并且语气冷淡,让我失去了进一步咨询的勇气。

此次碰壁一度在我的世界触发了一场精神地震。除了怀疑屏幕另一端是不是换了一个人以外,我对这个世界单薄的认知,也随之被打碎重塑。

直到后来我也有了这种类似的经历,才终于理解了她当时的不情愿。

她来世间不易,不想给人提供免费服务。

她来世间不易,不想给人提供免费服务

自从从事中医工作以来,不断有人向我咨询怎样治病保健。起初,面对这些问题,我会很快答复他们,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但是后来,随着咨询的人数越来越多和被问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甚至超出了我的专业研究范围。我开始感到惶恐不安,力不从心,因为我要抽出很多时间去应对这些东西,这难免会打扰我本来的正常生活。

我把这种不太愉快的咨询体验告诉朋友。想必朋友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办法帮我解决这种烦忧,但是朋友当晚并没有理会我,而是第二天早上发给我一条微信。

大概内容是:我们作为彼此的朋友,其实都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在我很忙很累的时候不回复你的一些不是很急的问题。同样你作为一名医生,在面对众多免费的咨询时,也可以在自己很忙很累,不愿说话的时候保持沉默。

万事万物,都要讲究一个你情我愿。你现在都不情愿免费给别人服务,那干嘛还要勉强自己继续免费服务下去呢?

你提供的免费服务越多,别人越觉得你不珍贵,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会让你帮忙,自然你也就没有选择或是拒绝的权利。

也许一些人口口声声对你说的“大好人”,恰恰是另一些人心中的伪君子。到底是完全听从别人,还是理应遵循自己呢?你得有自己的分寸感,不要啥时都帮忙,啥事都免费。

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在成为一名医生之前也经历过痛苦而漫长的蛰伏期,用无数次试错与碰壁,用无数个深夜学习专业知识与琢磨难题,花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才终于有了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一点理解。

然而现在,你凭什么要把它们从生命里拿出来,免费对那些非亲非故并觉得理所当然的人双手捧上呢?何时,你来之不易的长处,变得这么廉价了?

看完朋友的话,我突然想起那位态度冷淡的律师,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我充分调动想象力,根据她今日取得的成就,还原她万般艰辛的成长经历:

17岁的她情窦初开,却为了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而在心中向暗恋已久的男孩偷偷告别了无数回;20岁的年纪,其他女生过得活色生香,她却把自己埋进法律条文,甘愿变得灰头土脸;人近中年,本该开始享受生命的丰盈,她却选择用各种进修培训为自己充电,继续与寂寞为伍。

十年寒窗一剑磨,终于修得今日深厚的法律功底,我又凭什么以一句轻飘飘的“嗨,能咨询您一个法律问题吗”,就想轻轻松松享受她的劳动成果呢?

走进一家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作为一项明码实价的非诉业务,早已被业内所公认,而在名气稍大的律所,咨询价格更是不菲。你将酬劳与难题一并奉上,律师不惜杀死脑细胞拟定最佳解决方案;对方得到酬劳,你得到安心。

这样的平衡,万物和谐。


她来世间不易,不想给人提供免费服务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吃完一顿饭,能理所当然付上饭钱;打完一趟车,能心甘情愿付上车费……但面对高昂成本堆积起来的专业技能,却自动选择集体失明。

最该受到尊重的专业技能,反而因为不是实物而最容易被忽略其稀缺的价值,因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轻薄随意而又心安理得的无限索取。

因此,在确定你们已有一定交情之前,不要再带着理所当然的心态,去向室内设计师索要一份装修方案,向培训讲师咨询讲课技巧,向英语高手寻求翻译帮助,向白衣天使索求秘方。

愿意帮你,是高山流水的情分;敷衍塞责,是生存艰难下的本分。得到了,要感激;得不到,也无所谓。

请给他人来之不易、魅力四射的专业长处,一分应有的尊重和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