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传 第三章:《上海滩》,一个偶像的诞生(4)

从周润发这种自谦之词中,我们显然也能体会到角色给演员带来的成就感。多年之后,当赵雅芝被人问到当年第一眼看到周润发的感觉时,作为演员的赵雅芝很认真地大声说:“很英俊,但我没有那种过电的感觉。”赵雅芝解释说,因为两人是同行,所以不觉“惊艳”,“我没法当他是深沉迷人的许文强”。

而更让赵雅芝感受颇深的是周润发念“旧情”:“当时在剧组里他待人就好,常常见大家累了他就喊要请客吃饭,就算后来成了‘发哥’,他也还是常回无线找灯、美工等旧同事吃饭,现在还是这样。”

对于无线这个自己的“发祥地”,周润发自然是念念不忘,而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也给无线带来了颇为可观的效益。《上海滩》热播不到半年,无线又趁热打铁推出了由吕良伟和谢贤主演的《上海滩续集》,15年之后,无线又邀来老牌明星郑少秋、郑裕玲和新派小生陈锦鸿、林家栋,倾全台之力拍了一部《新上海滩》。

“周润发和我都还在圈里,怎么能被轻易代替?”

周润发传 第三章:《上海滩》,一个偶像的诞生(4)

在香港电视史上,没有哪一部电视剧像《上海滩》这样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没有哪一部电视剧像《上海滩》这样引来如此之多的效仿者。除最初出品《上海滩》的无线电视台推出《上海滩续集》和《新上海滩》外,港剧制作界还先后推出了《上海风云》《上海大风暴》《黄浦倾情》等与《上海滩》题材、内容相似的电视剧。甚至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的电影业也炒起了这碗“冷饭”,其中最有名的两部,一部是周星驰主演的《上海滩赌圣》,另一部是徐克监制的《新上海滩》,后者由张国荣演“许文强”,刘德华演“丁力”,内地女演员宁静演“冯程程”。

周润发、赵雅芝和吕良伟版的《上海滩》已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之作,任何形式的效仿都有可能引起“狗尾续貂”的指责。2004年初,当被人问到多次被翻拍的《上海滩》均不及“原创版本”这个问题时,吕良伟大声回答说:“周润发和我都还在圈里,怎么能被轻易代替?”

吕良伟有一个重拍电影版《上海滩》的计划,当年拍过《上海滩》后,吕良伟和周润发一直没有新的合作,吕良伟说喜欢住在香港的周润发有空还是会和自己喝茶,也仍旧会聊起当年的一些趣事。吕良伟肯定地表示,现在如果再度炮制《上海滩》,他一定会拉上周润发。

在吕良伟的计划中,他不但要拉上当年扮演“许文强”的周润发,还要拉上当年扮演“冯程程”的赵雅芝。赵雅芝说吕良伟已经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继续扮演“冯程程”。“我听他说过一次,程程从国外回来了。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这是赵雅芝透露的一点有限的信息,吕良伟要打造的新版《上海滩》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究竟是何时才能开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假如这三个人真的能再次联手,那这一定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上海滩”,甚至可以说,这会是所有新版“上海滩”中最值得一看的一部。

一部《上海滩》让周润发成了不同年龄的华人共同喜爱的偶像,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对于后起的演员来说,《上海滩》都是一个永存的心结。在香港是这样,在内地也是这样。几年前内地在春节期间重播《上海滩》,其收视率居然仅次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排第二。2003年初赵雅芝出演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新剧《西关大少》时,一袭婚纱让人想起了她在《上海滩》中身披婚纱的扮相,很多人都感到她的造型酷似当年《上海滩》中的“冯程程”,赵雅芝感慨地说,她已有好多年没穿这种西式婚纱拍戏了,上一次穿婚纱是拍《上海滩》的时候。

周润发传 第三章:《上海滩》,一个偶像的诞生(4)

空前绝后的《上海滩》:在它之前,没有人这样做;在它之后,也没有谁能超越。

《上海滩》成了一个“情结”,也成了一种魅惑。对于观众来说,这种魅惑是一种享受;对于制片商来说,这种魅惑是一种生意。《上海滩》开启了一座富矿,先是出品《上海滩》的无线电视台和其他香港制片商,后又有内地一些有来路的制片人。人们热衷跟风的理由很简单:拍《上海滩》的戏能赚钱。 在内地拍摄的《上海滩》“姊妹剧”中,响声最大的是尤小刚导演的《情断上海滩》、傅彪主演的《重返上海滩》和一部由当年《上海滩》导演招振强执导的《反串》(又名《上海滩娱乐大王》)。《情断上海滩》的编剧也是老版《上海滩》的编剧陈翘英,制作方的目标是将该片打造成“民国时代的青春偶像剧”。这部戏的男主演颇有当年周润发的影子,导演尤小刚更是不忘拿周润发说事:周润发之前就是没找到感觉,《上海滩》里找到感觉了,一亮相一下车一拔枪都有上海滩年轻大亨特有的感觉,所以大家一下子认可了。尤小刚要求男演员要找到大亨那特有的意思,甚至有点“摆出来”都可以。

人们不难想象,在周润发这个“超级偶像”的阴影下,任何“有周润发影子”的演员都将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对于这些勇敢的追随者,曾经担任原版《上海滩》导演的陈树楷先生有这样一番分析和评说:《上海滩》是20年前由香港无线台出品的电视剧,参与执导的导演达多位,其中包括自己及招振强、谭铭等人,当时还云集了20名编剧,王晶也由那时起成为金牌编剧,大家采取了分工协作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的剧集制作条件不及现在,却是观众对电视剧最狂热的年代,而且首次以民初上海黑帮为主题,给故事创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不论是制作手段还是其他方面,现在拍《上海滩》条件肯定会比原来不知好上多少倍,但过去的《上海滩》已经成了人们记忆里的经典,想去改变或者超越这种东西的确很难。所以无论是后来由刘德华、张国荣主演的电影《新上海滩》,还是陈松龄、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滩》都不得不草草收场。尽管每个拍摄者都想尽办法改变人物关系和剧情结构来跳出约定俗成,然而,“也许是《上海滩》的经典地位太突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变成了现在难以超越的障碍”。

“观众看《上海滩》就是看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陈导演语气肯定地说,“没有周润发就不会有观众。” 周润发的“许文强”成了同类角色难以超越的标高,事实上,《上海滩》的难以超越,也在于其主题的高度。这高度当然不是那种假大空的人为的拔高,而是穿透世俗所到达的一种深度。

许文强的悲剧达到了这样的深度,丁力的悲剧也达到了这样的深度。丁力是一个“成功者”,他从一个街头小混混成了上流社会的“人上人”,梦想变成了现实,人性和良知却随之泯灭了。“阿力,你现在发达了,什么都有了,可妈妈宁愿你还是从前那样,什么都没有,什么也没变……”《上海滩》难能可贵地表现出了这样的深度,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深度了。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丁力的成功被很多人视为真正的成功,面对这样的“成功人士”,很多人只有仰慕和崇拜,人们不再承认这样一个人物会有什么悲剧意味。丁力的母亲希望儿子“什么也没变”,但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 解除深度之后,世界成了无厘头的世界。这个世界正在以新的方式制造新偶像,以游戏的方式,以技术的方式,在由《上海滩》开启的这座富矿里,周星驰以自己的《功夫》创造了新奇迹。

这是票房的奇迹,而对于一部影片来说,票房并不意味着一切。我们眼花缭乱地看了一场热闹,我们的内心却没有丝毫的触动。周星驰的“上海滩”不是周润发的“上海滩”,我们说周润发的《上海滩》是经典,是因为它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空前绝后,这是我们所理解的经典的本意。

周润发传 第三章:《上海滩》,一个偶像的诞生(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