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微博聚焦“千亿矿权案”,频频高吭发声传递怎样的信息?

崔永元的个人新浪微博近日关于陕北一矿权案的系列文章与评论,再次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并将这个涉案金额巨大波澜起伏的案件呈现在公众面前。

此案就是媒体上曾经多次报道过的“陕北千亿矿权案”,当事双方凯奇莱与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之间的矿权之争,涉及金额达千亿元之巨。

崔永元微博聚焦“千亿矿权案”,频频高吭发声传递怎样的信息?

此案的调查审判也是一波三折,历时长达12年,于去年底正式宣判,民企凯奇莱终于“胜诉”,舆论当时认为此案是国内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标志性案件。

可是此案宣判后,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央视于2018年12月初对此事进行报道。

而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此案在审理过程中曾发生案卷丢失的事情,卷宗至今仍然下落不明,至于丢失原因与具体情况也一直没有结果。

近日,疑似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王林清的一段自己录制的视频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他在视频里讲述了自己作为“千亿矿权案”的承办人的一段“神奇”经历:就在他准备写判决书前,他突然发现自己办公室里的案卷不翼而飞,他向陈庭长报告后,要求调查此事。

崔永元微博聚焦“千亿矿权案”,频频高吭发声传递怎样的信息?

可更让他感到离奇的是,陈庭长调查的结果是,王林清办公室门前的两个监控录像竟然都坏了。而监控录像坏的时间点也非常巧:恰恰是在王林清把案卷拿回办公室的第二天。也就是说,现有的录像资料只能证明是王林清把案卷拿到了办公室,此后的情况就无法通过录像来进行调查与取证了。

而录制这一视频的人在开头中专门说明,自己录制这段视频是为了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

这一切均证明此案的复杂与神秘。

崔永元微博聚焦“千亿矿权案”,频频高吭发声传递怎样的信息?

正是基于这一个又一个的疑点,崔永元才在微博中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是不是审理此案的机关中有贼?!

这一案件涉案金额如此之巨、审理时间如此之长、涉及的社会关系也是十分庞杂、审理过程如此扑朔迷离,加上法官的这段视频,更让这一事件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截止目前,最高法院已经表示要严肃追查此事。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与评论,认为此事必将在互动中不断增加透明度,还公众一个真相。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次,崔永元微博中提出的这一疑问,聚集了一个重大案件中可能存在的诸多疑点,其实是一种舆论监督,向公众披露了一些涉及公共利益与司法公正的事实。

目前,在没有权威部门调查并公布事件真相之前,所有的疑问、猜测都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结论,但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媒体也有权对此事进行调查、报道与评论。

在这一事件中,崔永元的个人微博作为自媒体对此事的发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本身就传递了不少的信息。

在今年初,崔永元的个人微博就披露影视圈的税务乱像,并曝光范冰冰存在“4天拿了6000 万”的“大小合同”,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核实,范冰冰确实存在着偷逃税行为,最终被罚8.84亿元。

而此次,崔永元的微博,又让公众聚焦一个重大案件审判的台前幕后,是在“丁香医生”披露权健保健帝国内幕后,自媒体引发的又一个焦点话题。

几年前,曾经长期主持焦点访谈的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谈到舆论监督问题时曾说,网络上的舆论监督并非洪水猛兽,普通民众能够熟练运用自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其实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敬一丹认为,舆论监督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过去是“一花独放”,现在是“百花齐放”。

自媒体就重大事件频频发声,其实传递的信息是极其丰富的。

或许有人认为崔永元是靠个人力量来完成这一系列舆论监督的,这样的看法未免过于片面与狭隘。

崔永元微博聚焦“千亿矿权案”,频频高吭发声传递怎样的信息?

也就在近日曝光卷宗丢失事件后,崔永元自己在微博中坦陈,自己作为一个公民能够路见不平高吭发声,而有平台可以接受,有主管网络的相关部门放行,这一切都传递着强烈的信号。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不正是法治前行的象征吗?有什么理由对依法治国不抱以希望呢?

崔永元微博聚焦“千亿矿权案”,频频高吭发声传递怎样的信息?

你对此事怎么看?欢迎你发表自己观点与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