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四種認知規律,把複雜變簡單

掌握这四种认知规律,把复杂变简单

  • 作者:孫健敏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夏基石領銜專家

  • 管理諮詢業務或其他合作請加微信s13611264887

說明:本文根據孫健敏老師在2018年華夏基石十月管理論壇上的講話整理編輯,未經本人審閱。

小編說:華夏基石2018年十月管理論壇,主題是“認知革命”,來自人民大學的幾位教授給與會的企業家和高管上了一堂關於認知的課。為什麼一家管理諮詢公司不教方法、不給工具,要講這些底部知識呢?

簡言之,是因為我們面對的外部系統越來越複雜,所謂不確定的時代,其實就是系統(社會、經濟、企業組織)的變量增加,變化加速、複雜性提高,使得我們做選擇(決策)越來越難。而我們每天每天都要做出決策(選擇),大到企業戰略、組織變革,小到制定一項人事政策、招聘一個員工,這樣還是那樣?怎樣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都面臨著選擇(決策)的難題。過去支撐這些決策的各種條件相對穩定,比如很多企業的規劃都是五年一做,在這五年裡,各個環節照著做就可以了,現在還能做五年規劃嗎?恐怕大多數企業都不行。

不確定時代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怎麼做出相對最優的選擇(決策)。選擇的背後是什麼?簡單地說,是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認知決定了思維模式和思維慣性,思維慣性決定了行為選擇。

如何看到不確定時代焦慮的源頭,在複雜的系統中把握住“控制點”?把自己從“手忙腳亂,心煩意亂,陣腳大亂”的陷阱中拔出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人才測評與組織行為學專家孫健敏老師告訴你四個不可不知的認知規律,撥開阻礙選擇的迷霧,做出自己當前條件下能做的“最想要、最值得”的選擇。

認知是什麼?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

一是認知的內容。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信息,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事業、對金錢、對風險、對不確定性等等,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三部分:對人、對事、對物。

二是認知的過程。包括認知模式、認知風格、認知能力、認知偏差等。具體來講,就是

我們怎麼樣去看、去聽、去想。

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可以用完全不同的術語、詞彙來表達。因此在這樣一個可以自由發表觀點的信息時代、互聯網時代,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新東西不斷湧出使得我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但又不想讓人覺得自己落伍了,所以,就手忙腳亂地去趕,心煩意亂,陣腳大亂。

其實,什麼時代都有各種不確定,工業時代也沒有全都確定,未來同樣如此。想不亂陣腳,不見得非要去看未來是怎麼樣的,只要知道以前是怎麼樣的,大概率上是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腳下的路,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只看未來反而容易找不到路,就掉坑裡面去了。

不確定時代四個值得關注的認知規律

1.框架效應:立場決定觀點

其實我們現在有很多認知——對於現象以及對現象的看法、評價和判斷——在相當程度上沒有遵循人類認知的規律。

老祖宗早就總結出了這些規律,不需要我們再費盡心思的探討。這些認知的規律不用我們都做到,只要能把其中一點做到極致,就可以保證你成為高能量的人,但這一點可能不止需要做到一萬次,而是需要做到十萬次,要變成習慣,變成自動加工、自動反應。

比如大家經常說“屁股指揮腦袋”,但知道它就是心理學中的“框架效應“的很少。什麼是框架效應?即立場決定觀點。拿著相機去拍照,在攝影上叫構圖,面對同樣的場景,不同的人構圖不一樣,拍出來的照片也就不一樣,但反映的現象是同一回事。這個差異不只是在清晰度上和取景的角度上,框架效應在相當程度上比認知能力、認知方式還重要。在框架效應中,立場不是通常認為的立場,而是腦袋裡面自動勾畫的一個參考框架。我們看一件事情、看一個人、解答一個問題的時候會有一個參考框架,這個框架決定了我們怎麼樣去定義和評價它。

“框架效應”是一種認知規律,即,這個事情是什麼,取決於我們把它放在什麼樣的框架裡。

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規律,已經是科學的定論,當然,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不能說它是百分之百的定論。很多人較真說,理論總是落後於實踐。其實,沒有實踐就沒有理論——沒有蘋果往地下掉就沒有萬有引力,先有蘋果往地下掉,才有萬有引力的,牛頓總結出來以後,就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這個道理;沒有華為的實踐,就沒有出自華為的中國管理理論。管理理論相對來說落後於先進實踐,但不可否認的是,先有實踐再有認識,然後才是認識指導實踐。

2.認知偏差:越做不好事情的人越善於找藉口。

人們不善於為該做的事情找理由,卻善於為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找藉口;越做不好事情的人越善於找藉口,於是沒有任何藉口輸出時,大家都趨之若鶩。這是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發現的一個很重要的認知規律。

丹尼爾·卡尼曼因為“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從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進行判斷”,因而與他的合作伙伴弗農·史密斯共同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丹尼爾·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關於不確定狀況下人類判斷、推理和決策的研究,他證明了人類的決策行為如何系統性地偏離標準經濟理論所預測的結果。所以,大家如果要真正弄懂什麼是不確定性,怎樣在不確定性下做判斷,可以去讀丹尼爾·卡尼曼的代表作《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這本書翻譯得不是非常好,但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還是可以讀的。這本書非常有價值,主要是研究分析企業經營,尤其是金融公司的投資、股票、證券、風險決策,也分析了人的天性、貪婪、需要等等。

為什麼大家知道不該犯的錯誤還去犯?為什麼道理講了很多,大家還是做不到?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你信不信,另一個是我們的認知誤區或者認知偏差。

3.選擇的悖論:只要做選擇,一定會帶來認知失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方式,認知方式決定了我們在感受客觀刺激的時候是有選擇的,我們不是原封不動地把所有的刺激都納入到腦袋中來,而是選擇把自己感興趣的、認為重要的東西吸收進來。

數字時代讓我自己面臨很大的挑戰,不是去做是非對錯的選擇,而是選擇哪些東西對我來說是有價值的。

這挺難的,選不好我們就跟不上時代的節奏,永遠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所以對於個人來說,數字時代最大的挑戰實際上是選擇,要選擇就要有判斷。丹尼爾·卡尼曼和弗農·史密斯都是從這個角度來研究問題的。我非常喜歡這個說法:如果選擇更少,人們會活得更好;把選擇的限制看成是解放而不是束縛;要成為選擇者,而不要成為撿拾者。

關於選擇的悖論,上世紀50年代已經有西方學者得出這樣一些結論:

· 做決策(選擇)帶來認知失調;

· 失調與態度改變;

· 為付出的努力辯解;

· 自我服務偏見;

· 基本歸因偏差。

在社會生活裡,選擇少一點的人反而會活得很快活很幸福。因為基本邏輯是:

人們只要做選擇,一定會帶來認知的失調。這個結論的前提是,人們在人生中的任何選擇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於是決策就有了模型,是選擇最優還是滿意?沒有最優,比如找對象,理想的狀態是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對我們來說是最合適的那個人,但是我們不能等,也無法找到,所以差不多滿意就可以了。買衣服、買車子、上學等等都是如此。

而一旦做了選擇,就不得不捨棄某些東西,於是只要做選擇就會帶來認知的失調,而認知的失調導致不舒服。從這個邏輯來講,認知失調越少,人們的幸福感越高。

4.斯特魯普效應: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不同會導致不同的選擇

斯特魯普效應,是一個基本的認知規律。

小資料:斯特魯普效應在心理學中指“優勢反應”對“非優勢反應”的干擾。例如當測試者被要求回答有顏色意義的字體的顏色時,回答字本身的意義為優勢反應,而回答字體顏色為非優勢反應,若字體顏色與自意不同,被測者往往會反應速度下降,出錯率上升。由於優勢反應的干擾,個體難以迅速準確對非優勢刺激作出反應的現象叫“斯特魯普效應”,因為這個效應是斯特魯普發現的,故以其名命名為“斯特魯普效應”。

現在我們來運用一下這個規律。請大家一起來做幾個關於選擇的小實驗:

假設現在給你一個獎勵,這個獎勵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直接選擇拿1000元,這樣的話百分之百可以拿到;另一種方式,通過拋硬幣決定,如果硬幣正面朝上,你可以拿2000元,如果反面朝上,你一分錢都拿不到。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選擇直接拿1000元,因為人們有一個基本的傾向叫回避損失,但是企業家會選擇第二個,去賭一把。

你做錯了事情要被罰,要麼賠償1000元,就可以走人了;要麼賭一把,如果拋硬幣正面朝上,可以一分錢都不給,如果背面朝上,需要賠償2000元。

很多人選擇直接賠償1000元,經濟學家給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名字是“稟賦效應”。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

小資料:稟賦效應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它是由RichardThaler(1980)提出的。這一現象可以用行為金融學中的“損失厭惡”理論來解釋,該理論認為一定量的損失給人們帶來的效用降低要多過相同的收益給人們帶來的效用增加。因此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出於對損失的畏懼,人們在出賣商品時往往索要過高的價格。

張三擁有A公司的股票,在過去一年裡,他考慮過將A公司的股票轉成B公司的股票,但是他沒有這樣做。現在他發現,如果當年轉成B公司的股票,現在將獲利2萬元。李四擁有B公司的股票,在過去一年裡,他把B公司的股票換成A公司的股票。現在他發現,如果他一直只有B公司的股票,他將多獲利2萬元。誰會更後悔?

很多人認為李四更後悔,及時行樂是有條件的,這是經濟學上的結論,但用的是心理學的原理。人們因為作為所產生的遺憾程度,比因為不作為所產生的遺憾程度要大。有些事情沒有做會後悔,有些事情做了之後發現不該做,後悔程度更大。經常聽人說為避免年老時後悔,有些事就趕緊做。反過來講,有人表示可以選擇不做,不做的話遺憾程度相對較小,其實這不是我們主觀上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它有不可抗拒的規律在裡面。

再回頭來看看“斯特魯普效應”的經典實驗,關於字體和顏色的測試。(現場測試中,請依次說出下列字的顏色,而非依次說出每一個字)

掌握这四种认知规律,把复杂变简单

做這個測試會發現:人們對於客觀刺激的反應有兩種:一種是自動加工,另一種是控制加工。人們對於意義的加工實際是自動加工,因為對意義更熟悉,已經自動化了;對於顏色的加工是非自動加工,需要經過一番思考,所以反應會延遲一些。第一反應出來的東西就是自動加工的東西。

自動加工和控制加工實際上不能完全獨立,它們相互之間會干擾。於是就有了不同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有些人能夠把這兩個東西獨立開來,是因為他的自動加工對控制加工影響相對較少。我們也常以感性和理性來區分。有的人必須先怎麼樣再怎麼樣,這是序列加工;還有人是平行分佈加工。不只是在認識自然事物上,認識社會事物、認識人的時候也一樣。

斯特魯普效應之所以稱為效應,是因為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不管在什麼條件下對什麼人都能成立,這就是規律。

不確定時代如何進行“認知革命”

馬克·吐溫說:

“給我們帶來麻煩的,不是我們不知道什麼,而是我們已經知道的,卻不是那麼回事。”這句話對我特別有啟發。當大家在追著學習新東西的時候,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著急去學新東西,先把老東西說清楚。

因此——

首先反思已經知道的。我們應該回過頭來靜心反思一下已經有的東西是否成立,已經知道的是否正確。實際上,沒有簡單的對和錯,知識不能用對和錯評價,而是用真和偽評價。何為真?何為偽?在我們這個條件下成立的現象或者規律,放到另外的環境下可能就不成立了。

瞭解我的人可能會發現,我不管是講課還是做研究,很少直接給別人提方法。我一直認為方法來自於自己,我的責任是幫助別人把問題說清楚。方法是出自於你自己之手,對我有用的方法,對你不見得合適,而且我教給你的方法,你也不見得去做。方法有很多種,勤能補拙,相信我的方法,你就會去做,不相信就不會去做,這不是邏輯本身的問題。

其次,理清自己想要的。我的學生問我,是應該繼續讀博還是就業,我不會直接回答,而是問他想幹什麼,對他來說人生第一要的東西是什麼。他自己想清楚這些問題後,他的答案就自己出來了。

第三,掌握人生必要的。我們要弄清楚三要:想要、必要和非常重要。什麼是重要?想要的東西不見得是重要的。於是,就回到最基本的問題——價值觀和價值。

第四,遵循科學驗證的。什麼是理性的東西?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挑戰之一就是難辨真偽,誰都能夠說出一套。我們必須要從源頭上把住關,接受真正經過科學驗證的東西。但經過科學驗證的東西也只能說是相對靠譜。我們不要人云亦云、道聽途說,但是多聽一聽對於啟發思維、靈感肯定是有好處的。

以上介紹的這些認知規律只是掛一漏萬。對於我們來說,面臨最多的問題就是選擇和判斷的問題,我們得判斷什麼東西對自己而言是值得的、重要的。

往期回顧

掌握这四种认知规律,把复杂变简单

加入“管理之聲——華夏基石讀友群”添加微信s13611264887,姓名+公司+職務+聯繫方式,審核通過後即可入群。讀友群定期組織管理知識分享、同行及跨界交流等。

“管理之聲——華夏基石語音微課”上線了!試推廣期。掃描下方

二維碼進入語音微課程。

↓↓↓

點擊“閱讀原文”獲知更多華夏基石圖書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