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涨或跌,都能稳赚不赔?!

今年是强监管年,金融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给重新“管”了一遍。

比如资管新规明确要求打破刚兑,连银行理财也不能标签保本了!

然鹅,去手机银行APP里瞄一眼,有一类产品竟敢明目张胆地标签着保本,收益貌似还不低?凭啥呢?


就凭它们是结构性存款。

Part.1

银行理财产品中,有一类结构性产品,而结构性产品中又有一类结构性存款。

不同的是,非结构性存款产品不保本,结构性存款保本。

因为结构性存款纳入商业银行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

按照存款保险保障制度,同一银行单个存款人50万(含)以内的本金和利息是可以得到绝对性赔付的,所以存款非常安全。

具体可以回顾这篇文章保护你珍贵的存款啊!

而所谓的结构性存款,又不是一般的存款那么简单,它是把存款嵌入到金融衍生产品中,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的产品。

概念很绕是吧,我们来看图

市场涨或跌,都能稳赚不赔?!


假设你买了6W的结构性存款产品,银行把这6W分成两部分,一份5.7W,固定收益率为5.26%,一年后就有6W回本。

而另一份0.3W就挂钩利率、汇率、指数等投资标的博取高收益,亏光了也没关系,因为有6W保本。

你也可以理解为把本金都放到存款里,再将存款的利息投资于高风险标的,以获得比较高的投资收益。

问题是普通存款利率是达不到5%这么高的,这里的保本靠的是存款保险制度。

而其他的非结构性存款产品如果按照这种模式来做,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罩着,就危险了,所以它们不能标注保本。

Part.2

结构性存款的一般玩法是挂钩一项投资标的,比如3M Libor;


市场涨或跌,都能稳赚不赔?!



设定一个期限和起步门槛,比如120天、1万元起投;

给出一个累积区间,比如0-5%;

然后设置收益构成:

最终收益率=固定收益率+浮动收益率固定收益率=1.10%浮动收益率=3.15%×(处于累积区间内的日数÷日历总数)


那么这款产品的收益区间就是1.10-4.25%,只有在累积区间内才能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


市场涨或跌,都能稳赚不赔?!



如果挂钩的标的走势不在累积区间内,只能获得保底收益。

如果发生极为不利的情况,不保证理财收益,但能保障理财本金安全。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结构性存款多为定期产品,流动性比较差,期间投资者如果发生提前支取等违约情况,可能会有损失。

Part.3

不少银行在推出结构性产品时,会提供两个相反方向的产品,一个看涨,一个看跌,其实是存款+期权的组合。类似这样


市场涨或跌,都能稳赚不赔?!



收益构成分别如下


市场涨或跌,都能稳赚不赔?!




市场涨或跌,都能稳赚不赔?!



还有Part 2的例子其实也算是一个存款+看涨期权组合。

如果你判断的方向错了,比如你买的是看涨型产品,结果行情下跌,或者你买的是看跌型产品,结果行情偏偏上涨,那么你只能获得保底收益。

有一个想法,如果看涨看跌的都买,同样期限,最后不管市场涨或跌,总有一个方向是对的,那是不是稳赚呢?

答案是:赚是赚了,但不会多。

由于结构性存款的期限比较长,比如90天、120天、一年,要给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做行情判断,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来看,以往买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人,大都只能获得保底收益,有时候比余额宝还低。

加上结构性存款多数限定了封闭式的累积区间,比如看涨期权限定的100%-110%,如果到期小于100%,那就赌错了;如果涨幅大于110%,也是赌错了!

结果两个方向都只能拿保底收益。

即使行情那么巧在100%-110%区间内,但只有那么巧是110%的时候才有最高收益,几率非常低。

看到这里估计你们会说,那还不如直接去买货币基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存在即是合理,没准有人喜欢这种保底又能博取收益的玩法呢,虽然因为流动性太差我也不喜欢,所以我是在提醒你们:

资管新规后,银行为了揽储,大力推广结构性存款(我最近去银行都被安利这类产品),他们会把产品说的很好吸引你去买,至于好不好,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有个理智的答案。

另外,监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这5个字很多银行还没改过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