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三龍侗寨,神祕“關秧門”節

“雞向東,遍坡遍嶺甚青松;雞向西,五穀豐登大有希;雞向南,遍坡遍嶺田土無干旱;雞向北,糧食滿倉今待客。”一位身穿長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花橋中的供品桌前,手執木杖圍繞桌案,朝天、朝地、東南西北誦讀侗族經文,唸唸有詞。這就是三龍侗寨“關秧門節”神秘的祭祀儀式。

永從鄉三龍侗寨位於黎平縣城南20公里處,侗族人口5368人。這裡淳樸的民風、高聳的鼓樓、旖旎的花橋、迷人的服飾、動聽的大歌記載著三龍侗寨的古老歷史。這裡素有侗鄉“歌窩”“歌海”之美稱,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的發祥地。


黎平三龍侗寨,神秘“關秧門”節


三龍侗寨一直延續著一種神秘古樸的民風習俗,這就是一年一度的“關秧門節”。 據瞭解,當地民間每年第一次插秧叫“開秧門”,結束插秧那天叫“關秧門”。“關秧門節”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侗族人用這種特有的文化方式,使緊張繁忙的水稻栽種活動充滿著節日的歡樂氣氛,也用勞動的汗水編織了斑斕多姿、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

關秧門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儀式,祭祀內容是祭天、祭山、祭田、祭穀神。儀式開始,全侗寨男女老少衣著盛裝,集中在中羅的仙鵝花橋邊,放三聲鐵炮後,蘆笙陣陣奏響。宰殺公雞,擺放豬頭祭供穀神,禱告神靈。

祭祀完畢後,“款腳”履行“甲款”。全體村民不準亂進秧田捉魚、抓泥鰍;不準亂散放牛羊雞鴨糟蹋莊稼等款約。全村老少遵照執行,違者必究。在場的人合唱三龍侗族大歌,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黎平三龍侗寨,神秘“關秧門”節


“關秧門”是三龍侗寨集農耕、信仰、音樂、款約為一體的一項民族文化活動。是三龍侗族人民稻作的重要節日,因為“關秧門節”事關一年莊稼的豐收,那天整個三龍侗寨大宴賓客,沉浸在節日的喜慶裡。來自周邊的親朋好友、客商絡繹不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在“關秧門節”中,等到收工栽好秧,大家還在田裡進行戲水和“打泥巴仗”。所有參加勞動的人,都要抓泥巴往別人身上撒,撒給別人的泥越多,越說明他勤勞能幹;被別人撒到身上的泥越多,說明他人緣好,得人喜歡,預示今年得個好收成。

這一天,侗家姑娘、侗族小夥也可以瘋狂的“打泥巴仗”,相互表達愛慕之情,其他人不能干涉。


黎平三龍侗寨,神秘“關秧門”節


在三龍侗寨過“關秧門節”,最有趣的是晚上。天色剛剛暗下來,寨子就開始騷動了。晚飯後,行歌坐月活動隨即拉開了帷幕。地點以鼓樓為中心,環射到每家每戶。參加活動的主要是來自周邊臨近各寨的羅漢和本寨的羅漢、姑娘和歌師們,他們以志同者為幫,以情同者為睦。有的相約在鼓樓、花橋,有的相約在姑娘家,用最動聽的天籟之音相互溝通思想、傾注情感,歌頌美好幸福生活。

飯養身,歌養心。無論你走到哪裡,還是站在哪裡,遇到的都是滿臉歡笑的侗家男女青年,聽到的都是悅耳動聽的侗族大歌。那陣陣的歌聲在侗笛和侗族琵琶的伴奏下,一會兒直插雲霄,一會兒威震山谷,把人帶進了詩的世界,歌的海洋……直至通宵達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