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扒手专盯大学生 反扒专家告诉你怎么防小偷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我市各大学校区迎来了又一批新生入学,为进一步加强辖区校园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安全保护和防范意识,营造和谐、安定、健康的校园环境,9月起,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分局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大讲堂”活动,为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开展防扒宣传和普及安全防范常识。

2017年9月13日和14日,公交分局开发区交通治安派出所先后来到大连民族大学和大连大学,为4000余名大一新生普及防范扒窃常识。教导员刘礼强着重结合辖区发生的案例,向老师和大学生们讲解扒窃的常见手段,如何识别扒窃分子,扒窃的步法,以及乘车安全防范常识。刘礼强表示,随着开学季到来,有些扒窃分子专门盯着学生群体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使用手机支付,出行随身携带的现金较少,而现在的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价值比较高,由于学生群体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较差,尤其是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又较多,开始与社会接触却又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往往就成为扒手的目标,每年的九、十月份,总能接到不少学生报案称财物被扒窃,因此,提升大学新生的自我保护和反扒意识显得尤为必要。

在活动现场,刘礼强教导员耐心的解答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开发区交通治安派出所还发放了3000余份“大连平安公交安全防范常识”宣传单。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链接:反扒民警教授如何识别扒手

1.扒窃分子寻找行窃目标时两眼总是盯着乘客的口袋、背包和手机,特别留心外地人,妇女和中老年人等。选准目标后一般要环顾四周,给人“贼眉鼠眼”的感觉。

2.扒窃分子常有反常的举动,有些扒窃分子徘徊于车站就是不上车。上车后不去拉扶手,而是在人群中不停地窜动,借车体运行晃动或拥挤乘客,伺机下手。

3.有些扒窃分子穿着比较奇特,衣袖较长,手往往蜷曲半握,便于掩藏里面的刀片或医用大镊子;还有的扒窃分子即使天气炎热,仍然脚穿系带鞋,便于逃跑。

4.扒窃分子之间为方便常常使用一些“暗语”或“黑话”供团伙内部联络、结交使用。若听到几个人之间交流难以理解或比较奇怪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

5.扒窃分子一旦行窃得手,往往急于逃离现场,显得比较急促;比如一边加快步伐离开,一边回头看是否有人跟来,扒窃分子在汽车、电车等处作案后,往往不等车停稳,便急于下车逃跑。

民警还提示要掌握扒窃防范的方法

扒窃嫌疑人“偏爱”被害人上衣内外侧口袋、裤子前后侧口袋、挎包背包,其中“耳机线拎手机”行窃更是小偷的“最爱”。根据以往接报的案件,轨道区域的闸机口、出入口、自动扶梯口、售票口、列车口等处是小偷选择下手最多的地方。一是注意将背包、挎包放在自己身前,不要将钱款放在上衣下部口袋和裤子口袋内,老人外出不要携带过多的物品;在上下车时,将贵重物品放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尽量不要在上衣两侧的口袋中放置财物;上车前要检查口袋的纽扣或拉链,手机要放入包内或握在手中。二是不要在车站翻点钱款,把包里需要用的零钱和IC卡等常用品放在包的外侧,避免在翻找东西时被小偷盯上。三是在换乘通道行走或上下自动扶梯过程中,尽量不要听歌或者接打电话。四是在自动售票机或人工售票口购票时要多加警惕,最好提前准备好零钱。

孙杰夫 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王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