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在讲具体方法之前,我先提一个问题:你觉得,那些每天工作很勤奋,加班很晚的企业,就一定是最有效率的吗?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就会疑虑,说你看阿里、腾讯那些大公司,每天工作到凌晨,经营还这么好,不就是答案吗?

你这样想,也没错。不过那只是你能看到的成功特例,你看不到的背后,有一大部分中小企业,虽然上到老板,下到员工,没天没夜地奋斗在第一线,但所产出的绩效,却还不如人家一天只工作六个小时。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我们经过了对大量的中小企业追踪和调研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最核心原因,是团队中不同的部分和个人,对于团队目标的认同和认知,是有差异的。

当我们每一个成员对做事的目标和方向不一致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频繁出现。

这就好比我们一群人在拉一块大石头,当所有人拉的方向是一致的,拉起来就很轻松。但在这过程中,有的人往东拉,有的人往西拉,那么所有的力就会被“抵消”掉,石头可能还在原地不动。

我们也知道,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来说,其内部人员结构并不是很多,每一个员工都发挥着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企业的作用,就是聚集和引导这些优势集中在某一个方向发展,去完成企业所必须完成的目标。这其实是企业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创骐云课堂”加盟导师--倪云华,就在他的课程《创业公司如何进行目标绩效管理》中,提到了通过绩效工具,统一员工目标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具体有哪些:

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倪云华--创骐云课堂加盟导师

1、SMART原则

SMART目标管理原则,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可以说,SMART原则,是绩效管理系统中,元老级别的存在了。

直到今天,SMART原则依然是中外很多企业,在进行员工管理时候的方法指引。

具体操作SMART原则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5个方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下面我用图片给大家展示:

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企业在运用SMART原则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小技巧:

就是我们在陈述的指标的时候,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数值。比如在销售指标上,避免用“提高销售额”这样笼统的表述。因为提高销售额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增加同一位顾客的复购率”、“开发新客户”等等。

我们表达的时候,更需要用数值作精准的表达。比如“我们本季度的销售目标是提高一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增加复购率上要增加20%,新客户开发率增加40%......”

你会发现,这句简单的表达其实已经包含了SMART原则的5个要素。

“销售额提升一倍”表现了“S”具体的工作指标;

“本季度”表现的是“T”时效性;

“20%”、“40%”表现了“M”可度量数值;

“复购率”和“客户开发率”表现了“R”相关性;

大指标可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表现了“A”可实现的特性;

我们说在做绩效管理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对绩效目标做一个宣导,而SMART原则,对于明确绩效目标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目标明确可执行了,员工的注意力才不会那么分散。

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2、KPI绩效管理

说起这个KPI绩效制度,可以说是很多企业偏爱,很多员工又恨之入骨的存在了。那么这个让企业又爱又恨的机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让大家好理解,依旧用一张图片,解释KPI绩效管理:

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的是,这里讲的KPI绩效管理,并不是单单指KPI的考核。后者是前者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前者才是调整员工目标与效率的一个“动态过程”

那为什么会很多管理者和员工在实行了KPI考核机制的时候,有被逼疯的感觉呢?关键就在于,很多管理者在实行这个机制的时候,只要求数据增长,而不是通过KPI管理,帮助员工解决难题。

在这里,木辛君给管理者一个小建议:在实行KPI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要只当KPI的制定者,要为自己也安排一个“执行者”的角色,与员工一起参与到绩效过程中,用你的能力帮助团队实现KPI的增长。

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3、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OKR绩效管理法是由英特尔公司所创造的一门管理方法,并在谷歌、领英等硅谷公司有效实行后推展开来。

老规矩,关于OKR绩效管理,我们用一张图为你展示:

为什么每天加班,公司绩效还不如别人只干6小时?3个方法教你解决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OKR的绩效工具,制定的主体是员工,而不是管理者。企业管理者要与员工协调,员工在某个时间段(通常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在关键成果上的目标达成预期。

通过员工的这个预期,再制定相对应的分解计划。

在实行OKR绩效管理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是保持员工目标与团队一致。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其实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管理者在实行的时候,可以将员工的这个OKR与薪酬、奖金、升职等激励因素,挂钩起来。

员工完成关键绩效的数量越多,他离自己的职业目标就越近。这样,更有力的推动员工实现自己的OKR计划。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用绩效工具统一员工的目标”的管理技巧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OKR绩效管理方法,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前普华永道资深顾问--倪云华老师的《创业公司如何进行目标绩效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