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没拿过诺贝尔奖,为什么可以带头研究原子弹?

翻开诺贝尔奖的历史得奖名单,你不会找到奥本海默的名字,然而当你搜索奥本海默这个名字的时候却发现,他是"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被誉为"原子弹之父"。我想,很多人都会奇怪,一个没得过诺贝尔奖的人,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权利,如此显赫的声名。

奥本海默没拿过诺贝尔奖,为什么可以带头研究原子弹?

奥本海默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奥本海默的求学经历。1922年秋,奥本海默进入了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主修化学之外,还学习了两下学期的法国文学,两学期的数学,一个学期的哲学,和三个学期的物理,偶尔会写诗歌和小说。在哈佛大学后期,他结识了布里奇曼(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从此转向主修物理。后来布里奇曼将奥本海默介绍给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卢瑟福(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将他安排在实验室一角负责制作铍薄膜,他的旁边是另外一位物理学泰斗汤姆生(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奥本海默动手能力极差,甚至无法将两根铜丝焊接在一起,在接近疯狂的时候,卢瑟福将他介绍给了波尔(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通过一番交流,在波尔的建议下决定改变研究方向。1926年他前去哥廷根的乔治奥古斯塔大学学习理论物理,导师是

玻恩(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虽然3年16篇关于分子量子理论的论文,在理论物理上颇有建树,但是还不足以获得诺贝尔奖

1929年回到美国后,他放弃哈佛和加州理工的工作机会,转而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核物理的链式反应和爆炸,冲击波等等,并与劳伦斯(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做起了邻居。

至此,奥本海默已经遇到了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位未来的诺贝奖得主。

1941年奥本海默纠结一大批顶尖科学家研究原子弹,其中有阿尔瓦雷茨(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的学生),费米(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奥本海默的同门师兄),

特勒额,他没拿过诺奖,但他是"氢弹之父"……吴健雄(她的地位不在李政道和杨振宁之下,没拿诺奖实在说不过去)等等。需要注明的是,这群人里没有爱因斯坦,他仅仅是在西拉德和威格纳建议罗斯福研究原子弹的信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奥本海默没拿过诺贝尔奖,为什么可以带头研究原子弹?

看看这关系网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奥本海默成了"曼达顿计划"的负责人呢?这得先说说奥本海默的顶头上司格罗夫斯准将,负责人是由他任命的。而且当时科学家也一直认为应该由一位诺奖得主来主持工作。

分析如下:

整个计划除了美国的科学家有参与,包括英国(那枚叫"胖子"的钚弹的名字就是丘吉尔的绰号,因为英国科学家坚称他们的功不可没)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有参与(如波尔和他的儿子)。

首先,可定不能由外国人担任(波尔,吴健雄等等),外国科学家排除。

其次,一大批刚刚加入美国国籍的人也是不被信任的(西拉德,威格纳)。

再三,最好是大牌,有号召力。前面讲到1941年奥本海默才接触曼哈顿计划,而在此之前费米,劳伦斯已经前后获得了诺贝奖,只可惜费米那时是逃亡到美国的,不受美国军方信任。现在跟奥本海默直接形成竞争的只有他的好邻居劳伦斯,回旋加速器的发明人。劳伦斯是实验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是理论物理学家;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是相比于奥本海默,劳伦斯则一直是在美国国内成长学习,虽然动手能力极强,但是结识的科学名流相比没拿过诺奖的奥本海默要少不少。这也是格罗夫斯考虑使用奥本海默的一个原因。

第四,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当时研制出了两枚原子弹。一枚"铀弹",一枚"钚弹"。这两枚炸弹的引爆原理有所不同。当时,大家都是一直在研究由"枪式"法引爆的"铀弹",这时候有个叫內德迈尔的年轻物理学家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内爆"法,即在均匀冲击波下使空心球状的可裂变的物质在一瞬间形成一个超过临界质量的实心球,从而完成引爆,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大减少这些贵重金属的用量。然而奥本海默让他自己招人,可这个优秀的小伙子领导能力欠佳,仅找到了6名愿意跟着他干的人,这根奥本海默随便一招就是上百人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最后还是奥本海默让英国来的那几个科学家和他合作才实现了内爆。由此可见,才华是一回事,领导能力有事另外一回事,包括以色列人民曾经要求爱因斯坦取担任他们的总统,被爱因斯坦拒绝了,这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其实奥本海默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劣势,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知道自己没拿过诺奖,他对外招聘的时候不能拿自己当吸引别人的资本,然而他通过自己的人脉,现将一小批有名望的科学家纳入自己的麾下,然后利用他们的声誉来吸引其他人。

那时候的"氢弹之父"特勒说道:"奥本海默作为全组的领导人,表现出的精明能干、稳重而又平易近人的气质。我不明白他是如何学会这种领导才能的。"(注意,是那时候,后来的他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哦,竟然污蔑奥本海默私通苏共)

最后在这里补充一句,格罗夫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显然我们找不到更适合的人了。"

奥本海默没拿过诺贝尔奖,为什么可以带头研究原子弹?

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

参考文献:

《奥本海默》,赵增越,1998

《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张洪野,袁继贤,2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