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1、很聰明的人。

讀書學習好與壞與做生意賺錢完全是兩碼事。讀書人往往呆頭呆,墨守陳規。而做生意則需要頭腦靈活多變,想到就要做到。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2、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很強的人。

一旦有賺錢的生意馬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要付諸於行動。敢做、敢幹,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會。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3、不安於現狀,不斷努力的人。

“一天三頓飽,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人覺得一輩子捧著“鐵飯碗”的人,永遠沒有賺錢的機會,“夠用就行,要那麼多錢幹嘛“這句話是那些不會乃至賺不到錢的人聊以自慰的“名言”。 4、真正受過窮的人。

就像“貌不驚人“的男人一心一意的追求漂亮的女孩往往能成功一樣。受窮的人因為感受到了貧窮的切膚之痛,而愈有賺錢的慾望和精神。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4、有人生財富目標的人。

一個人單調的上下班,把固定的工資存在銀行,年復一年,到頭來也攢不了很多錢。想賺大錢就要立志經商,而且目標也要水漲船高,選定10萬、20萬、100萬為奮鬥目標,擁有一千萬才算是富翁。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5、拋棄“面子”的人。

想發財要不怕羞,當您在大街小巷推銷產品時不要怕被別人看不起。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6、勤奮好動的人。

多看、多想、多做、超越常理,出奇制勝。“鬼點子”越多越能賺錢。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7、最能創新的人。

做生意第一要決就是眼光獨到。想別人未想的事,走在別人前面,讓別人在後面追。例如:您發現一種商品很符合當地實情,判斷自己進回來一定暢銷,這是生意人掙錢的準則。等把市場鋪開了,別人跟風就晚了。因為您既已賺到了該商品的錢,又贏得了客戶。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8、很有自信心的人。

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最棒的。這樣您就能把自己最大的潛能發揮出來。“信念”是通向經商致富路上的指明燈。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9、個性豪爽的人。

成功的企業家或商人都是爽快人,辦事豪爽,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10、善於冒險果斷的人。

辦事果斷,憑膽量論成敗。獨木橋的故事:有一座獨木橋,橋對面有一片豐碩的果林,果實又大又好。膽大的人,憑膽量快速走過獨木橋,摘得很多的碩果。而膽小的人,膽小不敢過橋,而沒有摘得一枚碩果。有的即使慢慢過去,也只撿到一些爛果、小果。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11、善於學習總結的人。

在平時的經商中,多與人交流,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想法。不斷總結,以豐富自己的經商經驗。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12、能吃苦耐勞的人。

做生意的一年365天都不休息,風裡來雨裡去,生活沒有規律,搬運貨物相當辛苦。請您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13、不斷進取的人。

遇到挫折不屈不撓,哪裡摔倒了就在哪裡爬起來。例如:您做一次不成功,兩次、三次……哪怕是做99次不成功。第100次您成功了,那您這一生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14、善於抓住機遇的人。

在人們的生活中,在自己的身邊往往有很多的機遇。只是由於疏忽而沒有發現,讓機遇溜掉,或者是讓別人發現實施了。所以平時生活中對周圍的事物多看、多想、多做。對自己發現和創造機遇有很大的好處。

能把生意做好的 15 種人

15、珍惜時間的人。

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財富。對於經商的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一點都有沒錯。賺錢靠的是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天天早睡晚起做懶漢是賺不到更多的財富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特別是在年輕力壯,思維敏捷的年齡階段,多創造財富,為老來享用。

看看上面的這些要素,再看看自己:如果現在一直到以後不賺錢,不要怪自己命不好,要怪就怪自己吧,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不具備或者是不想付出造成的結果。 雖然你我都不是心理學大師,但掌握一些技巧,同樣可以把別人心事看得七七八八。

出賣你的16個小動作,你知道嗎?

1、邊說邊笑:這種人與你交談時你會覺得非常輕鬆愉快。他們大都性格開朗,對生活要求從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樂”,富有人情味。感情專一,對友情、親情特別珍惜。人緣較好,喜愛平靜的生活。

2、掰手指節:這種人習慣於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響。他們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談,喜歡鑽“牛角尖”。對事業、工作環境比較挑剔,如果是他喜歡乾的事,他會不計任何代價而踏實努力地去幹。

3、腿腳抖動:這類人總是喜歡用腳或腳尖使整個腿部抖動;最明顯的表現是自私,很少考慮別人,凡事從利己出發,對別人很吝嗇,對自己卻很知足。但是很善於思考,能經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4、拍打頭部:這個動作是表示懊悔和自我譴責。這種人對人苛刻,但對事業有一種開拓進取的精神。他們一般心直口快,為人真誠,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他人,但守不住秘密

5、擺弄飾物:這種人多為女性,一般都比較內向,不輕易使感情外露。她們的另一個特點是做事認真踏實,大凡有座談會、晚會或舞會,人們都散了,但最後收拾打掃會場的總是她們。

6、聳肩攤手:這種動作是表示自己無所謂。這類人大都為人熱情,而且誠懇,富有想象力,會創造生活,也會享受生活,他們追求的最大幸福是生活在和睦、舒暢的環境中

7、抹嘴捏鼻:習慣於抹嘴捏鼻的人,大都喜歡捉弄別人,卻又不敢“敢做敢當”,愛好譁眾取寵。這種人最終是被人支配的人,別人要他做什麼,他就可能做什麼,購物時常拿不定主意。

8、常常低頭:慎重派。討厭過分激烈、輕浮的事,孜孜勤勞,交朋友也很慎重。

9、托腮:服務精神旺盛,討厭錯誤的事情,工作時對鬆懈型的合作對象會很反感

10、兩手腕交叉:對事情保持著獨特的看法,常給人冷漠的感覺,屬於易吃虧型的人,稍微有些自我主義。

11、摸弄頭髮:這是一個情緒化的,常常感到鬱悶焦躁的人物。對流行很敏感,但忽冷忽熱。

12、把手放在嘴上:屬於敏感型,是秘密主義者,常常嘴上逞強,但內心卻很溫柔。

13、手握著手臂:保守派非理性的人,因為不太拒絕別人的要求,有遭致吃虧的可能。

14、靠著某樣物體:冷酷的性格,有責任感和韌性,屬獨自奮鬥型。

15、到處張望:具有社交性格的樂天派,有順應性,對什麼事都有興趣,對人有明顯的好惡感。

16、搖頭晃腦:這種人特別自信,以至於唯我獨尊。他們在社交場合很會表現自己,對事業一往無前的精神常受人讚歎常

做生意,就是頭腦的較量言道,人生似玉石,磨礪次數越多,變得越精美,其價值也將越高。"鑽石大王"亨利·彼得森就是這樣的人,正如他的綽號一樣,經過數次磨礪之後終於變成了價值連城的寶石。

彼得森16歲成為珠寶商人的學徒,開始了自己的"鑽石人生"。此後白手起家,經歷了令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之後,終於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特色戒指公司,多年之後,成為享譽世界的"鑽石大王"。

作為一名猶太商人,彼得森的身上不僅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且還是一個寬厚、謙和的典範。他也因此贏得了人們的普遍讚譽,甚至成為人們競相追逐和模仿的偶像。

這一天,彼得森正在公司忙碌地工作,一個西班牙人找到了彼得森。他向彼得森做了自我介紹:"您好,彼得森先生,我叫西索科,經營著女士手提包生意。每天,我都非常努力地工作。天不亮我就起來準備一天的工作,晚上更是最後一個關門打烊的。可是,就算是這樣拼命地幹活,我的生意卻總是不溫不火的。

"特別是在淡季的時候,有時甚至一兩天都賣不出一件皮具。為此,我感到非常的苦惱,我也曾向身邊的朋友們求教過,但試過很多辦法卻毫無起色。現在,我的提包生意一直慘淡經營,沒準哪一天就要破產倒閉了。

"後來,一個朋友對我談起了您,他說您可能會幫我走出這個困境。為了避免遭受那樣的厄運,請您一定要為我提供一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我在這裡先行謝過了!"

聽完西索科的介紹,彼得森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西索科先生,在您看來,做生意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呢?"

西索科完全沒有想到彼得森會向問這樣的問題,他用手撓了撓頭,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賣苦力豈能賺大錢

在仔細思考了一會兒,西索科才回答道:"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勤勞的人與財富更加有緣。所以依我看,只有那些辛勤勞作的人,才能將生意打理好,讓自己快速奔向富裕。"

"難道您真是這樣想的?"西索科的話讓彼得森十分驚詫。

"怎麼,我說錯了嗎?"

"如果你真這樣想的話,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做生意可不像是耕作,只要勤勉地勞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可以應付了。我們猶太民族早就說過:'做生意,僅僅知道不停地幹活是不夠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想依靠做生意發財,只靠勤奮顯然是不夠的!"

"那……"西索科越聽越迷惑。

"不錯,勤勉的確是做好生意的一個好習慣。猶太人的父母也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說,對於勤勞的人,造物主總是會給予他最高的榮譽和獎賞;而懶惰的人通常什麼也得不到。但是,這並不是說有了勤勞的品格之後,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有這樣一個寓言,一隻蜜蜂和一隻蒼蠅同時掉進了只有一個小口的瓶子裡。蜜蜂為了早點出去,開始在瓶子底部轉來轉去,一刻不停地叮咬,希望可以咬破瓶子飛出去。而蒼蠅的反應卻截然相反,當它在瓶子裡轉了幾圈,發現四周都很堅硬後,便飛到了瓶口去尋找出去的路。

"結果,蒼蠅在頂部轉了幾圈之後,意外地發現了那個小口,一下子就飛出去了;而蜜蜂卻在瓶子底部找尋了兩天兩夜後,死在了瓶子裡。

"我們的祖先是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誡我們:千萬不要像蜜蜂一樣只知道不停地埋頭苦幹,因為他們雖然很勤奮,但卻往往是徒勞無功、枉費心機的;要學會像蒼蠅一樣,準確地找到奮鬥的方向,找到獲得生存的機會。"

"哦,原來是這個樣子!"

"不錯,我想你也一定看到過很多猶太商人雖看似不甚忙碌卻頗為富有吧?"

"是啊,難道說……"

"不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成功並不是比別人更勤奮,雖說他們也非常努力,但最關鍵在於對自己手上的資源最有效的運用,而不是對自己的充分利用。也就是說,他們總是知道該在什麼地方投入精力,什麼地方根本就不需要投入精力。

"記得在一次年會上,一個醉醺醺的下屬曾經自嘲地對我說道:'老闆,講到勤奮,你根本比不上我;可為什麼論成功,我卻根本不能和您比呢?'

"我反問道:'為什麼我應該比你們更加勤奮呢?難道說我非得勤奮才能走向成功嗎?告訴你們吧,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可比你們勤奮刻苦多了。但和你們一樣,我也掙得非常非常少!我於是向老闆提出了同樣的問題,你們知道他是怎麼對我說的嗎?他竟然告訴我,在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很勤奮,但並不是這些人都能夠發財致富!'

"聽了我的話,我的下屬詫異地問道:'勤奮發不了財?那不靠勤奮又靠什麼?'我告訴他,當時我也這樣問了我的老闆,但我的老師卻略帶調侃地說:'難道缺我一個,地球就不轉了嗎?我的工作,就是提供讓別人有機會勤奮的工作職位,而不是讓自己比他們更勤奮!'

"那個下屬聽完深有感悟,並連連地向我道謝,說我教會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條真理。

"所以,西索科先生,您一定要清楚,勤奮雖然很重要,但卻肯定不是做好生意的關鍵條件。

"想想我們的祖先們吧,他們顯然比我們要勤勞得多,但他們並沒有創造出比現在更高的物質生活,這不也正說明了光靠勤奮和賣苦力是不能變得富有嗎?

"很多猶太商人之所以能夠給過得舒適,同時又享受著富足的生活,並不是沉重的勞動帶來的,更不是拼命地工作、盲目地跟隨創造的,

而是歸功於一個富足的頭腦。他們總是專心自己的事情,把時間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或者可以這樣說,與其默默無聞地埋頭苦幹,

不如多動些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