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夜間經濟,難怪你無法成功!

旅遊產業的升級和特色小鎮的混戰,導致旅遊“熱門”景區的熱門也不僅僅體現在白天的人頭攢動,更多則從白天的明斗轉移到夜晚的暗鬥。

其實國際上統計遊客的人數往往也是統計“過夜遊客”,而究竟是什麼導致遊客經濟夜晚與白天的差別如此之大呢?

不懂夜間經濟,難怪你無法成功!


夜間景區 錢景廣闊

深圳大鵬新區於2015年對海邊景區進行規模化體驗升級,將1日遊模式改為2-3日遊,過夜遊客同比增長12.5%。過夜遊客的增加直接帶來遊客人均花費的提升,遊客人均花費為446.67元,同比增長6.21%。

一天24小時,如果度假景區只經營白天的8小時,那剩下的16個小時將是零收入。另一方面,從心理學上講,人類大腦在夜間的理智程度遠遠低於白天,其表現在於,白天買東西會謹慎、考慮諸多,夜晚則則相反。而這一論證客觀的反映在旅遊消費數據上,報告指出度假遊客的消費比例中,除去門票,佔比76%費用花在了夜間。

那麼問題來了,夜晚這麼重要,度假景區又是如何吸引遊客留在這裡呢?

不懂夜間經濟,難怪你無法成功!


旅遊景區如何升級

國內大部分夜間旅遊項目集中開發在以下四個方面,覆蓋夜間造景、民俗活動、商街夜市、演藝活動四大類別。夜間造景如古城燈光秀,民俗活動如篝火晚會、商街夜市如麗江酒吧街、演藝活動如張藝謀的印象系列等,各大旅遊景區使出渾身解數,逐步開發出各具特色的旅遊項目。

夜間旅遊項目的設計一定要強調與白天旅遊項目的互補,如白天內容以景觀為主,夜晚以風情為主;白天功能以觀光遊樂為主,夜晚以休閒體驗為主。夜晚人的感情十分豐富,使遊客收穫到與白天不一樣的感觸,更容易引發遊客的情感共鳴,讓遊客“愛上”景區更容易。


不懂夜間經濟,難怪你無法成功!

雖然一再強調旅遊景區的開發模式和特色小鎮不一樣,但對於夜間經濟的追求,兩者似乎有著說不上的默契。旅遊景區夜晚留不住人、賺不到錢,特色小鎮留不住人,就會顯得毫無生氣。正如大部分單純以產業園區為基礎申報的特色小鎮,只見廠房不見社區、只見新鎮不見新人,員工晚上都回到市區去住,園區一片死寂,成為空城。


發展特色小鎮必須基建先行

旅遊景區的開發經歷了:提高夜間經濟—留住遊客—尋找需求—規劃建設等幾個過程,是先規劃後建設的本質,現階段中國特色小鎮盲目開發獲取鉅額投資的手段,則是喧賓奪主的做法。那麼特色小鎮提高夜間經濟、留住人才最基礎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不懂夜間經濟,難怪你無法成功!

答案自然是完善的基建設施,因為特色小鎮不是新一輪的圈地開發,而是城市更新與再造的契機,依賴基建設施的程度不言而喻。對於這一政策,地方政府和特色小鎮不能當作是新一輪的圈地開發,而是城市更新與再造前提下的商機。

唯有科學制定特色小鎮總體規模,堅持有重點地發展、有條件地發展,堅持集約節約,著力提高單位面積、單位投資、單位人口的產出。要克服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堅持精益求精、崇尚品質,才可成為創新、人文、生態、活力兼具真正意義上的特色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