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瑱是大梁皇帝,张文礼留下他,为他日后投靠后梁留下一条活路

朱瑱是大梁皇帝,张文礼留下他,为他日后投靠后梁留下一条活路

龙德元年(公元921年)二月,张文礼煸动军士杀了王镕,自为留后。为了斩草除根,免留后患,他将王镕的族人全数杀光。仅留下了王镕的儿媳、即王延祚的妻子,亦即朱全忠的女儿普宁公主。当时朱全忠虽已死去,但普宁公主的兄弟朱瑱正是大梁皇帝,张文礼留下她,正是为他日后投靠后梁留下一条活路。

朱瑱是大梁皇帝,张文礼留下他,为他日后投靠后梁留下一条活路

镇、定周围都是李存勖的属州,张文礼首先要投的是李存勖。这年的三月,他派出使者,向魏州告乱:“镇州牙军杀了赵王,现四州无主,兵将推我为留后,暂时管理四州州务,请求晋王恩准。”在奏表中,还附了一份劝李存勖称帝的劝进表,用心良苦,不说自明。

奏表到达魏州行台,李存勖正在与僚佐饮酒作乐,看到王镕遇害、张文礼自为留后的消息,又悲又怒,掷杯在地,要发兵征讨。左右赶紧上前劝阻:“大王息怒!文礼之罪固然应该征讨,但目前我们正与伪梁争夺天下,不能再在我们的心腹之地树敌。不如暂时允其请求,以后再讨伐他不迟!李存勖自然明白左右的用意,便改了主意,派节度判官卢质前往镇州,宣读任命张文礼为成德军留后的命令。张文礼得到了李存勖的任命,但同时也得到了原先李存勖准备征讨自己的消息。投靠李存本来只是他的权宜之计见此情势,知道李存勖不可靠,同年七月,他又派出使者,前往北地的契丹求援。同时又向大梁献媚,告称:“王氏一族,已为乱兵所杀。幸好公主无恙。现在臣已北招契丹,乞朝廷再发精兵万人,从德、棣渡河北进,臣会契丹兵南下,夹击之下,晋军连逃跑都来不及了”

朱琪还在犹疑,他的大臣敬翔却已忍不住了,说。“陛下,利用晋阳与镇定之间的矛盾,恢复河北失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失掉这个机会,李存勖就再也不可能被我们打败了!”当时执掌朝政的是赵岩、张汉杰诸人,他们与敬翔历来不和,因而激烈反对:“现在晋阳之军近在河上,我们已倾全国兵力前往,尚感力不从心。哪里还有力量分出上万兵将驰救张文礼?何况,张文礼脚踩两只船,目的仅为了自固,对我们并无好处可言。”朱瑱觉得有理,便坚定了不发兵相助的决心。

朱瑱是大梁皇帝,张文礼留下他,为他日后投靠后梁留下一条活路

李存勖在魏州,一再得到来自北方和河上的报告:“张文礼有绢书向契丹求援!”镇、定派人偷渡大河,用蜡丸向伪梁请求出兵!”李存勖的左右认为:“张文礼的用意是南北夹击我们,请大王认真考虑!”李存勖的亦法只是一个:“让使者回镇州,听从张文礼。张文礼知道自己的计划已为李存勖得知,迁怒他人,杀了一个又一个使者。一不做,二不体,他于脆下令召回由王派出的赵军回镇州。

赵军将领符习等三十多人求见李存勖,涕消求留在李存助麾下李存勖自然高兴,对符习他们说:“我与赵王同盟征讨伪梁,义同骨肉。没有想到祸生不测,赵王捐命,我痛心不已你们若不忘故主,能为他报仇,我愿意以兵粮相助,共讨逆贼张文礼,符习知道李存勖正与梁人激战,没有多余的兵力,所以只求名义上的支持:“听到赵王遇害的消息,我们冤愤无诉。本想引颈自裁,但又觉得如此无益于死去的故主。现在大王允许我们复仇,我们不敢分散征讨伪梁的兵力,只求带着原来赵王的人马,前往德州,擒拿凶魁,报赵王累世之恩!”

朱瑱是大梁皇帝,张文礼留下他,为他日后投靠后梁留下一条活路

李存勖即日任命符习为成德军留后,又另命大将阎宝、史建瑭率兵相助,从邢、洺北进同年八月,符习他们就攻下了赵州(今河北赵县),刺史王铤投降。李存勖知道王铤只是胁从,并不追究他的从叛之罪,仍以他为赵州刺史。人时以张文礼原来就有病,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怕,不几天就病死在镇州。他的儿子处瑾秘不发丧,与部将韩正时作好了全力抵抗晋师的准备。的这年九月,晋军渡过滹沱河,向北五里,围住了镇州州府。又在深州上游决开滹沱河,在深州下游筑坝阻拦。河水倒灌入城,深州刺史张友顺被俘。

在拦截张友顺突围之时,晋军名将史建瑭却面中流关,倒跌下马,被踝成重伤,不治身亡。李存助听到史建骤死的消息,大怒,准备亲自分兵从魏州赶往镇州。汴梁北面招讨使戴思远听到这个消息,计划集中驻扎杨村的全部人马,在李存勖北上以后偷袭德胜北城。李存勖从梁军的降将那儿知道了这一消息,就将计就计,扬旗击鼓,北上镇州。却命李嗣源埋伏在戚城四周,李存审只带少数兵将,独自驻守德胜。戴思远接到李存勖北上的情报,一齐出动,奔袭德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