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1、 曹植的《洛神赋》其实不叫《洛神赋》,叫《感鄄赋》。曹丕和甄宓的

儿子曹叡继位后才将《感鄄赋》更名为《洛神赋》。《说文解字》中记载“甄”同“鄄”读音相同为“juan”,所以“甄姬”在三国时期应读“juan姬”。

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2、 毛主席一生最喜欢的帝王是魏武帝曹操。《沁园春 雪》中更贬了一圈帝王。毛主席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想通的”,可见对曹操是多么的热爱。建国后甚至为历史上的曹操翻案。晚年也写过曹操的名诗《龟虽寿》赠予林彪。

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3、《三国志》不是官修历史,是作者陈寿私撰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陈寿当年在蜀汉做官,但整个《三国志》却是站在魏国的立场上来写的,而且只有魏国帝王传记称“纪”,刘备和孙权只有“先主传”、“吴主传”。

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4、 因为《三国志》编写的十分简洁,所以给了后人无限的戏说空间。在《三国演义》问世以前曾有一本小说叫《三国志平话》。这本小说在《三国演义》问世后就在中国完全失传了,目前只有日本藏有孤本。

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5、 三国最正确的格局应该是“曹操占天时、刘备占地利、孙权占人和”。刘备所占的川蜀之地自古以来就易守难攻,基本北守剑阁,南守汉水就基本没问题了。孙权一直以来都占据长江天险,但其实自古以来的南方政权从没有人拿长江做过天险,中国自古有句老话叫“守江必守淮”,一定要将防守线放到长江以北,而且三国中后期的吴魏大战,战场都在长江以北。而人和方面,首先孙家父子兄弟在历史帝王家族中都算是最和谐的,其次在东吴政权中,人才也是源源不断,各个时期都有文武双全的人才涌现并且上下一心。而相反刘备除了“创一代”之后基本后继无人,而且内部不和,连陈寿写《三国志》都是站在魏国立场上来写的。

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6、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有BUG。比如黄巾军的创始人张角,书中描写成原为不第秀才,但其实三国时期并没有科举制度也就不存在秀才一说。而且老罗地理也不好,《三国演义》中曾两次出现过一个地名叫荥阳,但是这个荥阳却不在一个地方。一次是在董卓西迁长安,曹操带兵追击在荥阳遭遇董卓埋伏。一次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北上找刘备,其中有一关就在荥阳。现实中荥阳在洛阳以东距洛阳100多公里的地方,但却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洛阳西边和东边各一次。

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7、吴国的人口记录还记录颜值。现代出土的“吴简”中发现,在吴国当时的人口记录中,谁家女儿长得漂亮会在下面标注一个“美”字,可见当时长得漂亮也是一种官方资源。

有关三国历史你需要知道的冷知识(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