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一个深不可测的江湖

每逢佳节朋友之间的问候必不可少,春节自不必说,就连中秋节、端午节甚至清明节都有人互相问候,微信兴起之后,手机短信退居到了第二位,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微信祝福热闹非凡,还有视频可以直接对话,远隔千里,如在眼前,一番祝福,暖意融融,朋友圈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群发的功能更是让问候变得一本万利,大家都在群发,直接导致了这种问候的泛滥,泡沫经济也就在所难免,情真意切的少了,被迫回复的多了,只要是微信好友,都来一发,很多人想都想不起来,也不一定认识,也来一发,反正又不费事,礼多人不怪,礼仪之邦,在礼崩乐坏的今天好像得到了复苏。

问候完了,该干啥干啥,这是广义的朋友圈,里面其实并没有几个朋友,有些圈子就是做微商的人生拼硬凑的。相对比较紧密的朋友圈当属同学圈,初中同学一个群、高中一个群、大学一个群,小学甚至也有群,过去上学考学不易,复读的人多,每复读一年就会多一个群,有人的同学群多达十来个,在这些同学群里,玩的好的也就一两个,即使不在一个群也不断联系,交往不多的,在一个群里,也始终不说一句话,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正应了农村一句土话:鲶鱼一伙,咯牙(类似泥鳅的一种鱼)一伙。同学群有一个功能就是投票,经常有人发起,五花八门的投票在同学群里比在一般的社会性群里管用,举手之劳,助力排名大幅提高,稍微给人一种助人为乐的感受,尤其是发起投票的人还有红包相送,更使这种投入的热情得到了回报,有人甚至不惜一号多投,当然多投无效,还有被废的风险,于是过意不去的就代为转发自己的所有群,让投票活动的范围像传销一样蔓延。当然也有无缘无故的红包,有个别人一言不合就发个红包,抢到红包的人,发个表示感谢的小动画,皆大欢喜,也莫名其妙。我在同学群里一般不抢红包,也不大发红包,不发言,但我隔三差五会看别人发言,我发现活跃分子不多,有几个混的好一些的露面的机会多一些,有几个爱发搞笑视频或段子的出现的多一些,大部分人一直潜水,人微而言轻,在所有群里都一样,你就是偶尔露一下脸,说几句话,像屁一样,引不起风吹草动,不像几个知名人士一言刚出,附和者众,慢慢的很多人就不再自作多情。

大群之外,还有小群,这种群有些是以地域划分,有些是以关系划分,便于小范围沟通,也方便召集聚会、聚餐,正儿八经的聚会没有过,就是聚餐,从外地来了个同学是一理由,谁家生了孩子也是理由,年前年后小聚不需要理由,小群气氛会更随便一点,实用性更强一点,人都需要有归属感,某个人能把你拉进小群,说明看得起你,你立刻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所以小群里大哥一声召唤,群内所有人望风而动,平时死寂的蓄势待发一下就被激活。

我想起上学时那个年代,固定电话都没有普及,远距离的沟通要靠书信,那时候的让人激动的事是学校传达室里来到班里说,谁谁谁,有你的信,不管是谁来的信,都会激动,你都会认真的读,认真地回,并且还会以字数多少权衡够不够表达某种感情,如果是恋人的来信,你会恨不得天天收到,一封信看无数遍,直至闭上眼就会背,见字如面不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仿佛一个人就在身边,一颗心就在眼前,书信传递的是浓浓的情谊,我就有过这种经历,我现在对这种感觉还记忆犹新,也深深怀念,大学学了什么我都忘了,但书信的内容有些还记得。随着科技发展,传呼机、大哥大、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传递信息的手段日新月异,更加方便快捷,传递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但想找到当年那种渴盼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到了。人还是那个人,感情已变得平淡无奇,波澜不惊,随时都能联系到,想说就说,想视频就可以看见,技术手段把思念之情彻底毁了。我担心现在的年轻人还会不会真正的恋爱 ,见的多了,听得多了,原始的萌动的神秘的好奇的对异性的爱意变成了直接的透明的物质化的东西,过去的方式显得有点酸腐,但那是发酵过的,他们不能体会,也无缘体会了。

朋友关系、同学关系、战友关系随着时代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朋友圈慢慢演化成了一种江湖 ,何为江湖?人即江湖,恩怨、侠义、信任、利益纠结不清的地方都是江湖。情侣之间、夫妻之间尚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也能如此。在最没有利益作为纽带的纯真年代一起生活和学习,志趣相投结下了友谊,走到哪里,无论相隔多少年,一提起来,还是可以自豪的说,那是我老同学,一见面还是很自然。战友关系与同学关系较为相似,苟富贵,勿相忘,是年轻时的理想,这也是维系同学情、战友情的理论基础。谁发达了看不起老同学,很容易在朋友圈里遭谴责的,所以混的好的都在群里积极踊跃,以示亲民,不忘本,当然也免不了一些人的各种炫耀。同学群是个秀场,但不一定是个名利场,和平共处,谈笑无碍,无伤大雅。但千万不要把利益搅到里面去,再好的关系一旦涉及到金钱利益,这个江湖就会浑浊,离相忘于江湖就不远了。

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我原本在每个阶段都有几个互为知己的同学的,工作之后的每个时期也有几个臭味相投的朋友,可是在我事业出现问题的过程中,我透支了这种本来纯洁的友谊,和他们之间有了经济上的来往,实际就是他们帮了我,而我又没有及时走出困境,时至今日还没有,我深感对不住他们,也不敢给他们多联系,久而久之,关系就有点凉,他们对我的误解肯定会有,但我心里想的是以后如何加倍偿还他们。自古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今人也说:谈钱伤感情,我伤了他们的心,我的心里也不好受。

今年中秋,我鼓起勇气,我趁大家微信狂发之时,也对每个曾经帮助我的朋友真诚的发去了问候,祝他们中秋节快乐,也汇报了我的近况,大部分人都给予了理解支持和祝福,我的心里挺暖和。早几天看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情况不好的 时候要学会沉默》,读起来很有道理,很符合我的心境,但是中秋节过后,我 不这么想了,沟通在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尤为重要,因为别人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主动给你联系,又怕你多想,彼此都不联系猜想就会代替关心,误解就会取代理解。江湖之水得不到疏浚,便会成死水一潭。

我又试着在几个群里浮出水面,看一下江湖的动静,现学现卖,出了一道题,九个圆点,横着三个,竖着三个,用四根连续的直线把这九个点全部穿起来,看谁会,这是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上的一个小情节,答案很简单,但是我也不会,后来看了两遍才知道咋回事,它超出了正常的思维。圈内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除了答题,也有人开始私聊我,问起现在的情况。我很感动,我真的很感动!!!

大家注意到了上面的三个感叹号,假设我说的都是真的,我真的很感动,而事实是我问候的人中只有一个人回复了一个“好”字,其他人或许没看到,或许都很忙,都没有回复。我在群里发的题目,只得到了一个人的响应,直接问的答案,我们平时几乎没有交往。情节翻转的有点悲凉,但我依然对他们心存感激,深表愧疚。

朋友圈就是一个江湖,它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丛林法则的试验场,每天都有其乐融融的歌舞升平,你问我答、交流互动、搞笑图片、搞笑视频、搞笑段子,但它一点都不好笑,最起码在我看来它一点都不好笑。我倒是觉得自己很搞笑,我手捏一根细细的稻草,戳漏了江湖的薄薄的脆弱的堤岸,在我极力想加固它的时候,它却坍塌了。

好在许冠杰的歌声从心头响起: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