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竟然和“抢亲”有关?

众所周知,新人在举行婚礼仪式后还会度蜜月,那么蜜月是怎么来的呢?有一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和抢亲有关。

“蜜月”竟然和“抢亲”有关?

据说,英国古代的条顿族流行“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会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他们的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于是称这段日子为蜜月。后来欧美一带便把婚后的一个月称作蜜月。渐渐地,“蜜月”一词流行到世界各国。人们还把新婚后一个月的夫妻偕同旅行,称之为度蜜月。这种习俗后来逐渐传遍了欧洲各地,并很快风行世界。现在,“蜜月”已成为新婚夫妇迈向生活伴侣的前站,并不一定以30天为期,而是根据新婚夫妇的生活环境等情况而定。婚假里,新人可串亲访友,可去旅游胜地旅行,形式十分多样。

“蜜月”竟然和“抢亲”有关?

除此之外,蜜月的由来还有其他说法。

据说六世纪初,英国的克尔克特部落首领的女儿爱丽丝长得十分美丽,人见人爱,而且十分喜欢吃蜜糖。到了适婚年龄,求婚王子们知道爱丽丝喜欢蜜糖,特意送来一大批上等的蜂蜜。后来,爱丽丝看中其中一位王子并准备结婚。为了让更多人分享自己的蜂蜜,爱丽丝叫厨娘把蜂蜜酿成酒端到了婚宴上,大家喝上又香又甜的蜂蜜酒,连声赞美。喝剩的酒,爱丽丝这对新人又足足喝了一个月。蜂蜜酒甘美甜润,象征新婚夫妇生活幸福美满。从此,当地民族在新婚的第一个月里头也都喝蜂蜜酒。后来,新婚夫妇在喜庆之夜喝了蜂蜜酒之后,第二天就开始为期一月的旅行生活。人们便把新婚夫妇喝蜂蜜酒以及新婚第一个月的旅行生活称为“蜜月”。

“蜜月”竟然和“抢亲”有关?

“蜜月”还有一种说法起源于古巴比伦。

据说当地新娘的父亲在女儿出嫁后的一个月,毎天都要女婿喝蜂蜜酒,希望女儿的生活甜蜜美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