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揭示了什麼天地奧祕

易傳《繫辭.上》說:“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我們知道,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剛柔相摩當然是說地道的事,我翻遍易學大師的著作,沒一個人能把這個解釋清楚,南懷瑾也是模糊帶過。

後來讀到清代一個河洛大師的著作,明白五行相生的真正關鍵後,才豁然開朗。

我在以前的河洛文章中說過,天地陰陽二氣是通過中間五宮土來實現天地相合,陰陽轉換,下面為朋友們破解共享。

一、首先理清幾個思路

1、太極圖陰陽轉換看中間

我在以前文章說過,太極陰陽圖的重點不是看周邊,而是陰陽面接觸的中間,如下圖紅筆所畫,此處為陰陽轉換的通道。

易經到底揭示了什麼天地奧秘

2、學會地球傾斜地軸方向和地磁軸方向

地球南北極連成的地軸並不是垂直黃道面,而是傾斜與豎向形成大概23度多點的夾角,地磁軸也順地軸方向,又與地軸形成大概10多度的磁偏角。

易經到底揭示了什麼天地奧秘

地球象個偶極,形成地球磁場,地球磁場厲害了,就是地球的保護膜。沒有它,大氣層穩定不住,太陽風等宇宙粒子直接侵蝕地球,地球生命就不存在了。大家記住地軸指向北極星,畫在平面就是東北西南方向。

3、後天八卦五行中的一對土就是地紀,東北、西南方向如地軸

後天八卦五行,水火各一,木金土各二。坤艮一對土分居西南、東北方向代表地。

易經到底揭示了什麼天地奧秘

4、記住一個要點,五行中水並不能直接生木

五行木火土金水一路相生,首尾相連。水生木,大家都知道。但清代一位河洛大師說水並不能直接生木。

現實自然世界也確實如此,大江大河形成沖積平原,水生的是土。帶著真陽的受精卵在子宮羊水中逐漸長成胚胎,身體筋肉屬土,水生的也是土。有人說地球當初也可能是水土混合物,清者自升,濁者下凝成地。

大部份植物要長在土壤裡,溼土滋養,水是通過土才能生木。所以水不是直接生木,而是要通過土的轉換。土有陰陽之分,有乾土有溼土之分。通過後天八卦東北、西南土的陰陽轉換就實現天地陰陽水火二氣的轉換。

二、數字按東北西南互換成洛書

易經到底揭示了什麼天地奧秘

左邊從北至東南一二三四,右邊從西北至南六七八九,數序很順。因為東北的二和西南的八之間兩者互換,八到東北,二到西南就成了現在的洛書。實現了天地陰陽交合變化,所以說洛書主變。

三、先天八卦也按東北西南互換陰陽

易經到底揭示了什麼天地奧秘

本來坤領三女在左下(北至東南),乾統三男在右上(南至西北)。因為東北、西南方向的巽(長女)和震(長男)互換,女出嫁,男迎娶,陰陽交合建立新的家庭。

四、後天八卦東北、西南互換,八卦相蕩,陰陽土相摩,五行才得以一氣流行

易經到底揭示了什麼天地奧秘

火曰炎上,九離火在上已不可能下來,水曰潤下,也不可能上去,陰陽二氣不通,只有通過土的轉換。

本來九離火生燥土,八艮陽土應該在離火右側,火生土,土生右側兌、乾金。

一坎水潤溼土才能生左側的震、巽木,二坤陰土應該在坎水左側起過渡作用。

正是因為西南的艮卦到東北,東北的坤卦到西南。才把陰陽不交的水火二氣通過陰土陽土的交換才得以陰陽轉換。

八卦相蕩,剛柔相摩。坤艮兩卦象盪鞦韆一樣來回晃盪,乾土溼土剛柔相摩,溼土變幹,乾土變溼,水火二氣起作用。就實現了天地陰陽轉換的綿綿不絕,也形成了後天八卦的千變萬化。

河圖、洛書、八卦就象天書,符合天地至理,說是幾千年前的古人創造真有點匪夷所思。我們只能去揭示奧妙和規律,而不能去篡改和詆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