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乾貨:龍頭戰法——如何把握股市主流盈利!

龍頭戰法。所有的短線模式中收益率是最高的,這也是一年十倍理論的基礎,起點來說相對而言也比較高。從切入點來說,龍頭戰法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飛龍在天(追漲、打板)、空中加油(低吸、首陰之類)、峰振震盪、再振雄風、守株待兔等,這些都是具體的術了,這其中的任何一門術都可以發展成一個完整的交易模式。

到底什麼是龍頭呢?誰先漲停誰就是龍頭,誰的封單越多誰就是領漲,那太膚淺了。階段性龍頭或者說是階段性人氣個股,往往是隨機產生的。在大盤否級泰來的那一關鍵時刻,同時會出現幾隻強勢個股,能否成為龍頭或人氣股,要看個股是否具備當前容易被市場認可的題材,這一點比基本面重要得多。龍頭不在盤子大小。而在啟動的時機。只要先於大盤連續上漲並能帶動關聯個股上漲,就是龍頭。

龍頭有何特性?至少會在一週內拉出3個板,並在一段時間裡靠5日線或10 日線強勢上漲,調整不會破20日線,最後一般要有一倍以上的漲幅(老龍頭),這是主力樹的一面大旗,多是幾大主力接力拉昇,所以會不斷上漲,有的要漲好幾倍,主力在這上面不一定能賺到錢,他門主要是在佈局的板塊其它個股身上賺錢;而進入板塊尾聲的補漲龍頭一般只有50%上下的漲幅,期望不要過高。

龍頭如何輪動?前一段是龍大自拉,後面龍二龍三或緊或慢地跟隨,龍大拉完第一波漲幅接近翻倍時就要歇腳換檔,這時就會在龍二人或龍三中找一個接班的做頭,以保持板塊的熱度與活躍,有熱度深度的新題才在前一段就會有2-3個新龍頭接力拉昇(如手遊300315 --- 300052 ---600633 ),到了尾聲,則是小蝦一變就成龍,這時的龍頭變換快,--就象城頭變換大王旗--所以期望不要過高,以短線3-10個交易日為主而不能象前一段那樣中線操作了,這時的頂部信號以見頂K線放量陰破5日線為賣點;

如何騎住龍頭?估計這才是最難的,誰沒買過幾支牛股,可常常是騎牛找牛,真正吃到大波段的人少得可憐,最主要的就是注意板塊之類的龍頭個股與跟風個股的相互策動。關於如何去賣,如何才能拿住龍頭,私聊我的朋友不少,本身是不合適言傳的,我試著定量分析一下,不足之處大家指正。1,大多數情況來說,龍頭個股都是換手決定高度,便切忌異常放量,一般來說都是天量見天價;

2,在確定你所持是龍頭個股的情況下,沒有出現異常放量殺跌,盤中不要輕易出貨,多拿一拿,等到尾盤走勢基本定型之後再考慮;

3,收盤時不出現異常性K線,量能不異常放大,繼續持股到下一個交易日。

上面已經說了強勢股的發掘確認,再細聊一下具體的操作細分模式。

NO。1——打板。從模式本身來講風險收益不成正比。沒有在股市浸淫三五年以上者,建議不要嘗試,這是所有的短線模式中起點最高的,一個打板的好手基本都是集大成者。

對於打板,儘量不要把它當作一種模式,也就是說不要為了打板而打板,權當作個股介入的一種手法就好。

給執意還在打板之路繼續前行的朋友一點建議,要懂得放棄。最重要的就是放棄分時板,放棄事件性題材,不要總想著今天封死明天就能賺幾點,那麼你的出發點就錯了,僅僅是為了次日的高開,不值得我們冒著當天開板的風險。

打板最正宗的思路拼的是理解力,對拉板個股題材深度理解,一般性題材只值一個板,第二天有賺要走;有熱度的新題材,才會有深度,才會出現龍頭個股翻倍,其他個股翻身的機會,我們要做的就是這類板塊的個股,要重倉買進,搶到了就要拿住。大多數打板的資料裡對打板的賣點中有一條,就是次日不能封板就賣。

打板,龍頭戰法的術之一,僅些而已。

任何模式,大盤環境都是首要因素,你對節奏的理解似乎也僅止於大盤的層面,簡單說一下我的理解吧。

短線投機,從交易系統的研判部分來區分,大致可分為趨勢性機會和節奏性機會。

A股市場的主流資金主要有兩類,一是機構基金,二是遊資,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各有各的特性。

機構基金由於交易制度、體制等方面的約束,他們通常都是集中介入業績比較明確的白馬板塊或者個股並中長線持有,對個股趨勢造成正影響,大多數都是走的慢牛趨勢。而遊資的特性是短平快、靈活、機動,哪裡有利可圖哪裡就有遊資的身影,他們持股時間相對而言較短,短則一兩日,長則十來天,帶給個股股價更多的是短期大幅波動,炒作結束之後一地雞毛。所以兩者所帶來的交易性機會就有本質的區別,前者為趨勢性機會,後者為節奏性機會。

從市場的具體表現來看,遊資封板基金機構砸盤、前一日成交回報顯示機構扎堆的個股次日遊資跟風、遊資成功策動的大題材機構尾隨來助力,這就是一個遊資機構並立共生的時期,所以趨勢性機會和節奏性也有交錯融合之處,不能一概而論。

我們常常所聽到的波段操作就是趨勢性機會,主要特點是著重於獲利空間預期,資金介入的大小和獲得空間預期正相關。遊資主導的題材炒就是節奏性機會,強調的是確定性,即勝率,資金介入的大小和勝率正相關。如果說勝率足夠高,哪怕只是一個點的獲利空間,我們都可以重倉一搏。 

節奏性機會從本質上來講是沒有獲利空間保證的,我們所能選擇的只是大概率的獲利機會,所以特別強調反預期操作。這也就是我本貼想講的道——交易策略。一個完整的短線交易模式必然涵蓋兩個部分,勝率預判能力和反預期應對能力。

技術分析其實沒有想象那麼有用,再爛的形態,一個漲停後就改善了不少,拉個兩三板就是反轉,短線題材是核心,

善於在基金和遊資兩者之間切換才是高手,平時要多看藍籌股的形態,熊市,藍籌股肯定是空頭排列,遊資股炒完就應該空倉,震盪市,遊資股漲多了,放量了,雙頭前高了,趕緊跑路,找個穩健的基金票持有幾天,來回要注意節奏感,分析漲停板是每日必做功課,但不一定要追板

NO.3——主升浪模式。這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基金機構主導的趨勢性交易機會,是由個股的內在價值自然而生,特點是有獲利空間的預期,風險性比較小。

此模式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去確定主升浪的到來,以及切入個股之後如何堅定的持股。一切要明確知道個股的題材,題材對基本面的積極影響,大致也可以歸為幾類:1、業績白馬股(比如,3067,業績比較明確);2、重組預期日漸明朗(比如去年的6228,6433);3、中長線題材(去年的TMT)。

此模式也細分兩類:1,波段持股為主,根據趨勢的強弱決定持股週期;

2,利用趨勢做節奏性交易:突破、低吸、反抽,與龍頭戰法又有重合之處。

很多朋友提高到技術指標,指標這東西本沒有好壞之分,要看你怎麼去用。最原始的技術指標,價、量、時、空,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而由這四大要素轉變而來的其它指標,比如MACD,OBV等,可以稱作二級指標,它們存在的價值是對既成走勢分類,幫我們去篩選個股。有很多的人就利用概率學,通過二級指標去預測個股未來走勢,並且寫書立著,害人非淺。比如時下比較出名的黑馬王子,他成名的學說是倍量理論,通過原始的量價關係反推操盤資金的意圖,確實有獨到之處。可如今,盡然發明出了什麼佛光線,什麼峰頂峰谷臺階線,超越一級臺階就可以預測下一級臺階,赤裸裸的預測,偽論!

三流高手用指標,二流高手看形態,一流高手認資金,超一流高手能洞悉人性的貪惡,有超前的思維,並能把自已的思維裝進別人的大腦,善於做局佈局引君入甕,掌控全局;做強勢股是介於二流與一流之間,算1.5流高手吧,呵呵;強勢股(板塊)是大資金佈局後作戰的結果,要敢於在第一時間跟進。

上面的論述應該是傳統意義上的“高手”含義,新的理解不是這樣的。

實際上不使用指標的不可能成為“超一流”高手,道理很簡單:

1、全世界“超一流”高手西蒙斯使用技術分析的指標分析策略,全自動交易

2、全世界排名靠前面的大型基金都使用技術分析的指標分析技術

3、市場是“大數據”市場,不使用指標分析者,就不可能對市場有深入的理解

先把那些追漲殺跌,跟風炒股的撇開不提,我們做交易靠的是什麼,以什麼為依據?

新手靠術來交易,比如常見的指標公式,量價關係,K線組合形態,時靈時不靈,常常迷惑為什麼同樣的技術形態會出現不一樣的技術結果;

老手靠道來交易,也就是規則、策略、模式,老手們深深懂得術並不是用來預測行情的,它屬於統計學範疇,給出的只是一個概率分析,他們重視的是針對不同概率結果的應對策略,失敗和成功的交易都是系統以內的;

高手靠心來交易,衡量市場的賺錢效應,揣摩對手盤的心理變化,順應市場合力,集大成者順勢、借勢、造勢,登峰造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