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欢迎关注:CPA考友论坛(CPA-CHN),关注后领取资料福利哦!

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12月2日,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格力电器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

这么多年,围绕这个赌约,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今天他们二人的赌约因此还上了微博热搜,看来网友们对这两个大佬的赌局很是关心!


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看来,董小姐从2018年Q3财报的结果上对自己能赢这件事很笃定,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雷军想要在两个多月超越格力还是很有难度的!

1

格力小米5年PK史


2013年12月12日,雷军和董明珠同时获得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荣誉。当时在场的还有马云、王健林等众多“大腕”。

董明珠当时向雷军发难:“如果全世界的工厂都关掉了,(雷军)你还有销售吗?”

雷军反击时说:“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董明珠立即回应:“我跟你赌10个亿。”

这便是网友们常谈的“十亿赌约”。

我们来看看格力小米这5年中精彩的PK史

2013年12月12日

小米雷军和格力董明珠立下10亿赌约。

2015年

董明珠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出,随后又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的格力手机。

2016年

3月初:格力推出格力电饭煲,售价1199元。

3月底:小米生态链品牌米家发布旗下首款电饭煲,售价999元。

2017年

董明珠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一方面表示“我相信我会赢”;另一方面又称:“其实要不要钱真的不是太重要,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激励大家,我认为更多的是让人们有一种激情。”

2018年4月

董明珠在接受央视财经的采访中再次回应“10亿赌局”时,表示届时会请国家审计署对两家企业进行审计,“这个赌还是会继续履行,认真对待。”

2018年7月

小米推出售价1999元、公测价仅999.5元的米家互联网空调,计划明年全面“开机”,逼近格力核心市场。


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2

小米、格力,谁会赢?


现在已是2018年12月4日,5年赌约已接近尾声。小米集团、格力电器也已先后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

2018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达1487亿元,同比增长34.11%,净利润达211亿元,同比增长36.59%。小米营收达1305亿元,同比增长64.1%;毛利润为165亿元,同比增长43.6%;经调整利润为67亿元,同比增长39.3%。

在2018年12月2日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主题演讲环节,董明珠还宣布:

格力电器在2018年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500亿元,而格力电器在2017年的营收为1482.86亿元。

也就是说格力电器在2018年的营收将达到2000亿元,小米第四季度要完成700亿的营收才能胜出,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虽然从总体营收来看,雷军貌似输了,但正如董明珠所言,两者其实并不具备可比性。

雷军在5年时间,让小米和营收快赶上格力,虽然从总量上输了,但在速度增长上,雷军还是赢的!

3

雷军的野心


回顾小米创业这8年来的历程,用雷军自己的话说:“我们很幸运地创下了一系列的奇迹,绝大部分是运气,可能有20%是我们的努力。”

雷军是一个异常努力的人,说他不成功都难。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教师家庭。中学时代,他一直处于前几名的雷军,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8岁的雷军进入武汉大学,然而与如今的大学生不同,大学时候的雷军居然戒掉了午睡的习惯,把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定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比高中时代还要拼。

20岁的雷军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


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1992年,雷军进入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依旧靠的是勤奋,在金山,他同样延续了大学时的勤奋。下班之后在办公室谈工作,一谈就到半夜。

2007年,雷军带领金山上市,用了整整16年,从程序员做到 CEO。

38岁退休,功成名就,财富自由。这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无上的荣耀了,可以安享以后的生活了。

可他却在42岁时,克服“再创业,若失败我就身败名裂”的恐惧,重新出发,创立小米。

在八年的时间里,小米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


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格力小米5年PK史,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局”究竟谁是赢家?

根据小米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小米的业务模式可谓是“铁三角”,主要分为硬件、互联网以及新零售三大板块!

小米营收主要来源于四大业务:2017年小米其智能手机业务营收为805.63亿元,占比为70.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为234.47亿元,占比为20.5%,
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为98.96亿元,占比为8.6%。

显然,从营收结构看,小米不是纯粹的互联网企业,但也不是纯粹的手机厂商,更不是格力电器这样的传统家电制造商,其营收的“含金量”更高。

并且,虽然小米业务庞杂,但它的目的反倒比格力更简单!

主打高性价比的消费电子产品,通过高质低价吸引大批忠实粉丝,依靠庞大的用户群体做生态化的运营。

都说“四十而不惑”,雷军成功演绎了中年人再次创业的成熟及淡定。

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成就雷军的是小米,成就小米的是雷军等人不懈的努力。

从大学到金山再到到小米,雷军一路走来,写满的都是勤奋,直到今日,与其他公司创始人云游四海不同,作为一个估值千亿公司的CEO依旧每天工作15个小时。

他说:如果你没有任何资源可以依附的时候,你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勤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