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資產荒背景下更需做好資產配置

今年以來的金融市場可謂是波詭雲譎。其中最讓人揪心的莫過於人民幣在外匯市場的貶值壓力,致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創下八年以來最低水平,相反,全年來看美元兌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則已接近6%。此外,隨著美聯儲在12月加息的可能性逐漸升高,美債正在經歷一次大規模的拋售危機,債券收益率大幅上揚,許多新興市場債券則同樣受到牽連,我國債券指數也開始逐步回調。權益市場的表現也未能令投資者歡喜,上證綜指今年以來的跌幅接近10%,創業板指更是累計下跌20%,美股則在英國脫歐、特朗普勝選美國總統等事件的影響下,先後上演了過山車一般的行情,表現不盡如人意。即使是今年表現堪稱完美的商品市場,也上演了多次多空雙殺的劇情。

總體來看,波動幅度加大似乎已經成為了金融市場近幾年來的主要基調,很多資產都出現過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大幅度漲跌。因此對於資金有限的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遴選出一個在未來具有相對更高投資價值的品種也就變得越來越難,資產荒也就成為了一個擺在投資人面前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筆者認為,在當前資產荒背景下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做到有意識的分散風險是至關重要的。首要原因當然是切忌“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樣無論是哪一類資產引發可能的系統性調整風險都能被主動化的降至最低,幫助組合整體呈現出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態勢。其次按照現代投資(000900,股吧)組合理論,通過配置相關性偏低甚至為負的資產組合,有助於將組合風險控制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其整體風險將明顯低於各類資產風險的加權平均。最後,合理的資產配置方法也有助於投資者回避在當前資產荒背景下所面臨的資產選擇難題,進而幫助投資者度過難關。

那麼具體到資產配置的方法上,又該如何操作呢?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擴大資金覆蓋的資產範圍。原來只購買股票的,可以考慮增加債券、黃金等投資標的;原來只侷限於國內市場的,可以考慮增加美元資產作為投資標的;原來只混跡於房地產市場的,則可以慢慢進入權益甚至商品市場。總之大類資產之間的低相關性為資產配置提供了可能。此外科學的資產配置策略則可以作為投資的重要參考依據,比如風險平價理論,能夠在考慮到資產間相關性的基礎上適當高配一些可能獲得更穩健收益的品種,對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控制有良好促進作用。當然,不同的投資者會面臨不同的風險偏好和資產限制,對自身的條件和投資目標進行審視也是至關重要的,進而才能設計出一整套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方案。雖然賺錢的機會不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資產的大幅減值還是可以通過努力適當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