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兒不可不知的傳統文化

中醫:養兒不可不知的傳統文化

張葆青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山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

中醫以陰陽五行為基礎,通過調節陰陽平衡來保持身體健康。中醫蘊含著優秀的醫學文化以及歷代名醫的智慧,幾千年來為華夏兒女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季節變換、寒來暑往都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抵抗力較低的兒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兒童該如何增強體質?在特殊時節,又該怎樣預防疾病的發生?為此,本刊採訪了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張葆青。

暑期不可不知的幾點小知識

在炎熱的暑期,心靈在享受難得的休閒時光的同時,身體亦面臨著酷暑的考驗。在兒科專家診室外,前來看病的孩子與家長排成了一列長龍。有著三十多年兒科中醫診療經驗的張葆青大夫正在耐心地詢問患兒的病症,孩子緊張的情緒在醫生親切的語調和耐心的診治中漸漸緩和下來。和藹的言行和醫學知識的光亮,能為患者驅散身心的陰霾。

針對暑期的特點,張葆青介紹了兩種易生的疾病。一種是陽暑,通常由暑熱或在高溫環境下作業所致,俗稱中暑;另一種是陰暑,是由在暑熱時節,過食生冷,或貪涼露宿,或冷浴過久所致的熱病,俗稱“中於寒”,屬陰暑。中陽暑者常見頭痛、煩躁、大汗、氣喘;中陰暑者發熱惡寒、無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至於治療方法,中陽暑者,需先將患者脫離高溫環境,通過物理降溫補充水分,嚴重者應及時就醫;中陰暑者,服用藿香正氣水即可,但藿香正氣水內含酒精,嬰幼兒無法服用,因此需服用無醇的藿香正氣口服液,或者是去醫院看醫生。

要想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暑期有以下幾點不可不知的小知識。張葆青建議:“切勿在太陽下直曬,及時補充水分,飲溫水,勿飲冰水,因為飲冰水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從而引發腸胃性感冒。”夏天水果豐盛,水果因富含纖維能促進排便而備受青睞。“水果雖好,但不宜多吃,吃多了會傷脾胃,容易引起腸胃性感冒。”此外,張葆青特別指出:“夏季易流行傳染病,儘量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去,平日要注意個人衛生。”

換季時要把握“尺度”

每到換季時,醫院的診室總是人滿為患。季節的變換導致溫度變化比較大,衣物增減不及時就會引發感冒。俗語講要“春捂秋凍”,還有“貼秋膘”這一說法,然而在現代社會,這些說法是否還適用呢?“‘秋凍’要適量,不能過度,以免著涼。身體感到過度寒冷時,體內大部分胃氣都去抵禦寒氣,那麼局部抵抗力就會下降。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人們需要在秋天多吃一些,來熬過少糧的冬天。現在物質較為豐富,若再一味地‘貼秋膘’就會本末倒置,孩子積食後,胃部抵抗力就會下降。”張葆青說。因而,在換季時,既要“適寒冷”,也要“適飲食”,對溫度和飲食都要把握尺度。

針對換季及過節時兒科患者多的問題,張葆青說:“一是孩子玩得太興奮,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沒有休息好,造成局部抵抗力下降;二是吃的菜多鹽、多油難消化,空調溫度低使身體著涼,進而造成腸胃功能下降。這些都會引發腸胃感冒。”對此,張葆青提醒年輕家長:沒有內積就沒有外感,吃什麼東西都要適度。

小孩生病,選擇中醫還是西醫?

在為孩子治病時,大多數家長擔心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任何藥物在帶來治療效果的同時,或多或少都會有副作用。中西醫各有所長,兩者取長補短可能更合適,拒絕任何一方都很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如果孩子發燒伴有咳嗽,家長只選擇推拿,連中藥都不吃,也不看醫生,可能能短暫退熱,但如果3~5天不退燒,還不去醫院就不對了。尤其是肺炎,只靠推拿的話,可能會耽誤病情。推拿是一種輔助療法,它是通過激發我們身體的潛能,來達到抗禦疾病的能力,對於普通感冒,推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至於容易有併發症的流感、細菌感染,其效果就不是很好。張葆青說道:“醫生畢竟不是神仙,眼睛沒有顯微鏡那麼準確,必要時一定要配合大夫做一些適當的檢查。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在中西醫之間做一個合理的選擇。不要拒絕檢查,也不要拒絕給孩子用退燒藥。有好多孩子發燒,家長不給用退燒藥,結果小孩驚厥了,這對孩子造成的損傷很大。”

如何增強兒童的體質

為人父母者,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如何讓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是家長普遍關心的話題。在張葆青看來,這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協作,而醫院是最後的防線。

1.打疫苗不能“一勞永逸”,但應作為必選項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塑造強健的體魄,而疫苗則相當於人體的鎧甲。鎧甲不是萬能的,但卻能儘可能地減小對我們的傷害,疫苗也是如此。

疾病的病原體可能有幾十種,疫苗主要是為預防病原體中常見且感染後會引起重症的病原體而研製的。張葆青認為,雖然前段時間疫苗出了問題,但不能因噎廢食。“在過去幾十年裡,像天花、脊髓灰質炎這些可防不可治的疾病現在基本上見不到了。在中國這個高密度的人口大國,疫苗在防止疾病傳染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前幾年英國約克郡麻疹流行,有人因感染而死亡,彼時在那的中國人相安無事,這正是疫苗的功勞。”

2.樹子之前,家長鬚正己

孩子身體素質與家長的觀念及習慣有密切的關聯。張葆青特別指出了家長在兒童健康成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幼兒園的飲食一般是“三餐兩點”制,一些家長擔心孩子肚子餓,放學後還要讓孩子再吃一頓,睡前還要喝上一杯奶,加起來孩子一天吃七頓飯。許多家長在抱怨孩子從上幼兒園就開始生病,卻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孩子的飲食習慣不合理,吃太多消化不了,就容易生病。家長一定要懂得反思,不要在出現問題後把責任推給學校,推給社會,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保持良好的心態。”張葆青建議,家長要幫助孩子在3歲到6歲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在6歲以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家長的以身作則、悉心培養最終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產生良好的影響。

3.成長要順應自然

中國傳統文化講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僅修行如此,中醫養生亦注重順應自然規律。《黃帝內經》關於養生的第一個原則是“順四時而適寒暑”。根據這個原則,張葆青建議,平常的養護既要順應自然,還要加強戶外活動。“在戶外曬太陽可以幫助孩子補陽氣。在暑天,一早一晚在樹蔭下曬太陽就可以,多運動。冬天也要有一定的戶外活動,在外面凍一凍也是有益的。”現在的孩子在室內的時間普遍多於在戶外的時間,張葆青特別提到個別家長的錯誤認識:“有的家長認為只要不在家,其他都算是戶外活動,孩子去博物館、商場也算戶外活動,這些場所嚴格來說還是戶內。要多讓孩子接觸大自然。同時,小心駛得萬年船,馬路上、泳池裡、遊樂場、私家車、高建築物等等都是容易發生危險的場所,五歲以下兒童發生意外傷亡的很多,家長一定要看護好孩子。”

“除了身體要親近自然、順應四時之外,孩子的天性也要順應自然。不應急功近利地批評孩子,這對孩子的身心以及未來的發展都不是很好。這些問題,家長都要注意。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張葆青說。

中醫知識應入尋常百姓家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類似“若要小兒安,常帶一分飢和寒”這樣的醫學常識,但大多數人由於缺乏瞭解,常常因為拘泥於個別字詞,而本末倒置。張大夫舉了幾個常見的例子,並解釋了它們的含義。“‘若要小兒安,常帶一分飢和寒’意思是飢和寒都要適度,過量會有反效果。‘小孩,足要暖,頭要涼’‘吃得不要太好’,指飲食不要過於講究營養豐富,而要講究營養均衡。‘睡覺前不要吃東西’等耳熟能詳的常識,背後都蘊含著科學道理,是老祖宗經驗的總結,這些中醫常識越早知道越好。”張葆青說道。

防微杜漸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傷害與資源浪費,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孩子,中醫知識的普及都是很有必要的。張葆青提到於2017年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知識競賽”均為中醫知識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山東自古出名醫,扁鵲、兒科鼻祖錢乙、黃元御等名醫在中醫歷史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醫學經驗有些已整理成書,像《黃帝內經》,隋代的《諸病源候論》,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等都是古人經過幾千年的探索,發現了非常多的適合中國人、亞洲人的養生知識、保健知識。這些正確的知識值得向民眾普及。”張葆青說。

養護孩子絕非易事,父母需要常懷謹慎之心,不可大意。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藏著的學問,能夠滋養我們的生命,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去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