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創城“軟硬環境”雙提升

日前,隨著歙縣縣城新安路拓寬改造工程最後一層瀝青路面鋪設完成,標誌著歷時13個月建設的城市主幹道基礎交通提升項目大頭落地。這條連接老城區與新區的主要通道拓寬,共計投入資金1.2億元,改造後道路寬度由過去的24米提升至30米,不僅大大提升了城區的交通通行能力,而且城市景觀環境也大為改觀。

縣城新安路拓寬改造工程,是歙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對照創建問題整改,瞄準創建難點攻堅的一個縮影。面對創城的高標準嚴要求,該縣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解決了諸如新安中心市場搬遷、城區老舊小區整治等一批影響市容環境、群眾呼聲很高的突出問題,使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同時群眾對創城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度也有了較大提升。

從細處入手,助力文明城市創建。該縣交管大隊招聘34名文明交通勸導員,多次進行培訓,在城區主要交通路口進行文明勸導。目前,城區徽州路、百花路等主要交通路口,闖紅燈現象大大減少、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非分離,文明勸導成效顯著。縣城旱廁拆改建工作前期摸排建成區旱廁36座,應拆除的17座,現已拆除15座;應拆改建的19座,已完成施工交付使用1座,正在施工14座,計劃施工2座。

老舊小區整治力度大。除對包保小區開展綠化帶清理、“三線”下地等環境整治外,團縣委、審計局等單位分別根據包保責任分工,對包保小區內的樓道燈、路燈進行安裝維護、綠化補植澆水養護等工作,促進包保小區長效常態化管理。精心設置公益廣告牌。縣旅委、縣農業委、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上豐鄉等部門和鄉鎮在景區、小區、校園等地精心設計佈置公益廣告,潛移默化地促使公眾講文明樹新風。鄉鎮整治有成果。許村鎮吸納退伍軍人成立市容綜合執法隊;小川鄉將每週一作為“環境整治日”,定期開展“美麗小川我先行”活動;岔口鎮新增公益性崗位10個,其中7個保潔監督員,助力創城工作;上豐鄉趙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房前屋後、河道溝渠、村組道路沿線等進行徹底清理,改變村子髒亂差的舊貌……

對排查出的薄弱環節與細節問題,該縣將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補齊短板,做到一點一點地查、一條一條地對、一件一件地改、一分一分地爭,確保創城測評得高分。目前,該縣已經排出了38項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表,倒排工期,確保在10月底前完工。對於確實不能完工的項目,要求按照標準化工地建設標準,強化安全文明施工,杜絕揚塵擾民。結合基礎設施的改善,歙縣將持續開展環境衛生秩序整治,對主次幹道、背街小巷、老舊小區、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公園廣場等場所,開展全方位的綜合整治,切實解決亂停亂放、亂貼亂掛、亂搭亂建、亂闖紅燈等突出問題,並制定常態長效機制,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凌道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