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種植老手的11大種植誤區總結——新手必讀!

1.新栽的葡萄樹,新根沒長出來就施肥,或基肥施得過淺,造成死苗。

新栽的葡萄樹,一般要到卷鬚長出來時,才有新根長出來。

在新根長出前,如果施過多的肥料,一方面會造成苗木吸水困難,另一方面容易使新根難以生長,若遇到高溫天氣,地上部分容易乾枯死亡。

注意:

新根剛長出時,也不適宜用過高濃度的肥料

2.發芽後樹葉黃化就大量施肥和澆水。

葡萄從發芽到開花前,65%的營養來自於上年樹體的儲存,此時如果表現黃化則主要是上年樹體營養積累不足導致。

影響因素主要有:

  • 上年產量高,採收晚,營養積累不足。

  • 上年後期霜黴病致葉片早落。

  • 上年後期氮肥多,落葉時枝條不能正常成熟。

  • 上年後期土壤水分過大致漚根或施肥量過大燒根導致的根系大量死亡。

  • 基肥施得過晚或春天開溝施肥,根系大量受損。

所有這些原因,基本都和根系少而弱有關。

早春氣溫升高快,地溫上升慢,如果選擇大量施肥和澆水,就會導致土壤溫度更低,根系吸收能力更差,再加上根系本身就少弱,就會出現越是澆水施肥越不長的現象

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鬆土透氣,提高地溫,同時要葉面補充營養。

3.樹梢黃化或整樹黃化就盲目補鐵肥。

有些果園,樹梢葉片黃化,甚至整棵樹葉片顏色淡黃,症狀是很像缺鐵症,但並不一定是土壤缺鐵。也可能是土壤冷溼,根系呼吸差,吸收能力弱,對鐵等元素吸收困難,導致樹上部黃化。

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大棚葡萄或者地膜覆蓋而土壤水分過大的果園。此時施肥或澆水會降低地溫,加重缺鐵症狀。

葉面補鐵等元素不能替代根系的吸收,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鬆土透氣,排水降溼。

  • 大棚葡萄要鬆土,及時放風,多放風,既能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水分消耗,又能降溼。

  • 對於地膜覆蓋的果園,要儘快揭開地膜,鬆土。同時葉面再補充營養,以供葡萄生長髮育所需。

4.葡萄樹生長緩慢就大量施肥。

很多葡萄樹不見長,新梢難以長出,主要是由於土壤水分過大或者土壤板結不透氣,根系呼吸困難,吸收能力低或者根系少、弱導致。

這時施肥的話會導致土壤水分更大,透氣性更差。施肥量過大時,還容易燒根。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解決土壤通透性和根系呼吸活力問題,鬆土,排溼才是有效的措施。

5.施肥越多越好,重施肥輕吸收。

很多葡萄種植者想當然地認為,施肥越多葡萄就會長得越好,產量越高。

但是,據上海交通大學劉愛玲、王世平等研究,施用高濃度肥料的葡萄與中、低濃度肥料的葡萄比,反而產量更低,品質更差。

而很多果農在施肥時非常盲目,互相攀比,施肥量越來越大。

從某種意義上說,多施肥不如想辦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吸收,或者說多施肥不如多長根。營造一種疏鬆透氣、不幹不溼、有機質豐富的土壤環境,才會有利於根系生長和吸收。土壤環境好了,根系才會好,健康良好的根系是地上部分健康生長的保障,才會有健康良好的果品。

6.施肥過於集中,離樹幹過近。

肥料在土壤裡能移動的距離是有限的,也就是說施肥比較集中時,只有部分根系在吸收營養。

施肥集中,容易造成肥料在局部濃度過高,造成燒根現象。根系吸收營養主要靠毛細根在吸收,而離主幹過近的地方,毛細根分佈很少,大多是比較粗的根系,這些根主要是運輸從毛細根吸收來的營養和水分,沒有吸收功能。

離樹幹過近施肥時,不但吸收利用率低,極易造成較粗根系燒壞,對樹生長影響巨大。如果上年有大量粗根死亡,病菌沿死亡的根系蔓延,會導致下年生長中的枝條突然枯死。

7.滴灌時只滴肥料,不滴清水。

個別果園滴灌時,每次都加肥料,而且滴完肥料馬上停止滴清水。

由於每次滴的水量都有限,地表的水分蒸發後,造成土壤裡肥料濃度越來越高,最後燒壞根系。

水肥一體化應該是滴肥料之前,先滴15分鐘清水,滴完肥料之後再滴30分鐘清水。

8.有機肥等於有機質。

有機肥和有機質是兩個不同概念,很多人把它們等同了。

有機肥是指主要來源於植物和(或)動物,施於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有機質是指含有生命機能的有機物質。

土壤有機質(腐殖質)泛指土壤中來源於生命的物質。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體中植物殘體和植物分泌物。

調節土壤通透性、緩衝性能、增加有益微生物、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等都是土壤有機質在起作用。

施有機肥的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機質。而很多果農更看重有機肥含多少氮磷鉀等營養,而忽略了正真最有用的有機質。

有機肥中的有機物料需要經過生物轉化之後才能成為腐殖質,有個腐殖化係數問題。有不少有機肥,標示的有機物含量很高,但能轉化成的腐殖質卻很少,所以選擇有機肥不僅僅要考慮有機物含量,還要考慮腐殖化係數。

9.新鮮的雞糞或豬糞簡單堆肥就認為是腐熟。

新鮮的雞糞或豬糞含有較多的氮、磷等成分且價格低廉,施用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所含的氨氣和腐胺(臭氣)對葡萄葉片和根系有很大的傷害作用。

(2)會帶進來很多病菌和線蟲。

(3)使土壤的含鹽量增加,很多烘乾雞糞的含鹽量都超過10%,長期施用造成土壤鹽漬化。

(4)造成氮肥過量,使元素間不平衡。

新鮮的雞糞或豬糞經簡單堆肥,在整個過程中,有害病菌和線蟲並沒有減少,損失了一部分的氮肥(氨氣和腐胺),還影響環境。所以,這種肥料施進土壤,容易造成嚴重的燒根或引起根腐病

新鮮的雞糞或豬糞需要和溼透的秸稈等有機物料一起堆悶,經過高溫發酵,雞糞或豬糞中的氮、磷等和秸稈中的纖維素經微生物利用和轉化,變成無害的更易被葡萄吸收利用的形態,氮磷鉀會更平衡。而且在高溫發酵過程中,有害的病菌和線蟲被大量殺死,對葡萄更安全,讓土壤更健康。

經過高溫發酵腐熟後的雞糞或豬糞,聞起來沒有臭味,分佈白色的菌絲,未腐熟的雞糞或豬糞,看不到菌絲,且聞起來比較臭。

10.酸化嚴重的土壤,繼續施生理酸性肥料。

土壤的酸鹼度影響葡萄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同時土壤酸鹼度與微生物的活性及種群分佈密切相關,對葡萄的生長和發育也有很大影響。

在酸性條件下,土壤有機質被分解,土壤的緩衝能力降低,造成土壤板結,透水透氣性變差,對作物的生長髮育造成嚴重影響。

酸性土壤滋生真菌,根腐病及根結線蟲增加。

一般老果園,因連續多年施用硫基或氯基肥料,導致土壤酸化。如果土壤已經酸化,就不宜再施用這些生理酸性肥料,應以生理鹼性肥料調節。

11.過多施用磷肥,影響了鈣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磷元素過量時,會影響鋅、鐵、硼、錳的吸收。

過量的磷,同時會使離子態的鈣、鎂固化,吸收減少。而葡萄對鈣、鎂的吸收量要遠遠大於磷的吸收量。

如果你覺得葡萄種植提供的信息有點價值,就幫忙傳播一下,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學習吧!葡萄種植也會一直努力,為大家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

在技術方面,葡萄種植也正在潛心學習中,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跟著大家一起學習。有願意一起交流、學習的朋友,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我這這裡等著大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