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提示:点击上方"每天农资"↑农资干货免费天天看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 主讲人:农极客植保图谱

大家好,我是每天农资的农极客植保图谱,很高兴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每天农资寒冬“植物温暖”系列课程,第一节气温与地温的关系。

咱们这一次讲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天冷的冬天能不能使用菌剂?

下面这个图片是一个问题,冬季大棚菌剂能不能使用?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相信会有人觉得能,也有觉得不能的,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菌剂到底能不能用?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主要给大家从5方面来讲,咱们来看第1部分:

什么是气温?

气温:是指近地面的大气温度。

气温,是百叶箱中观测到的温度,离地1.5米,通风、草坪上、避免地面阳光直射。这样观测,才能剔除地表(下垫面)差异对温度造成的巨大影响,比较真实体现大气的温度状况。如下图右边就是百叶箱。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这是全球统一的观测标准,具有地域代表性、观测连续性和全球可比对,是国际惯例。再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咱们体表感觉到的温度,是不是天气冷了,要穿棉衣了。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咱们说的天气预报所报的气温,就是空气温度。太阳的热能被地面吸收后,地面再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把热传给空气,这是空气中热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辐射直接被大气吸收的部分,让空气增热的作用变得极小,只能让气温升高0.015~0.02℃,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情况下,地表温度都会高于气温。

对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我相信大家比我知道的要多,咱们就简单的说一下。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纬度、海陆和高度。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纬度,就是地球是一个球,中间是赤道,球的两头就是南极和北极,温度就是赤道高,南北极低的这种分布。

海洋,夏天气温高的时候,大家就会去海边避暑,因为水会影响气温,温度高水份蒸发,吸收热量降低温度。

高度,打个比方,山脚温度是30度,山顶温度是15度,就是高度问题,高处不胜寒,就是这个说法。

咱们对气温都比较熟悉,那么接下来讲的是地温,地温相对于气温来说咱们还是比较陌生的。

什么是地温?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地温: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单位为摄氏度(℃)。地温是气象观测项目之一,更是十分有用的气候资源。地面表层土壤的温度为地面温度,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温度称为地中温度。地温要用特制的地温计来测量。

地中温度一般是用特质的地温表来测量,气象站一般观测地面以及地面以下5cm、10cm、15cm、20cm、40cm、80cm、160cm、320cm的地温,以及地面每天的最高、最低温度。

影响地表温度的因素: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比如地表湿度、气温、光照强度、地表材质(比如是草坪还是裸露土地,还是水泥地面,或者是沥青地面)等。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该地区的地表温度主要取决于:该地区所在的纬度(如赤道线上的地区,与北极的北冰洋地区的温度,就有大几十度的温差),另外还有海拔的高差、人口的密度、工业的发展程度、森林的覆盖面积(如同一纬度上的沙漠地区和原始森林地区的温差也很大)等。

这就是地温,接下来就是气温了:

气温与地温的关系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一般来说有两点:

夏天的中午,随地面结构的不同,阳光直射地方的地表温度是当地气温的1.5-2倍。

至于冬天,阳光直射地方温度比气温高5-8度。

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接收热量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太阳落山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渐渐降低,地表的温度也随之开始下降。

可见,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地温资料对农、林、牧业的区域规划有重大意义。

除此,高原冻土带修建铁路,地下矿产和地热资源开采等都需要参考多年的地温资料。

当然了,一般的情况都是这样,还有不一般的地方,给大家介绍两个奇特的地方。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天气与大棚内温度的关系

大家看下这个实验,是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一个大棚,试验时间实在2012年11月-2013年3月和2013年11月-2014年3月,保温材料是棉被。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这个图测的是晴天、多云以及阴雨天,温室内温度的变化,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

晴天温室内最低气温出现在8:00 ,是2.5℃,9:00揭开保温帘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加,温室内气温迅速升高,到12:00温室内气温达到25.4℃,随着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加强,温室内气温上升速度明显放缓。

原因是生产者采取通风降湿的措施,14:00左右气温达到日最大值,平均为28.4℃,此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弱,气温缓慢下降,16:00以后气温下降速度加快,17:00-18:00闭帘,闭帘之后棚内温度下降缓慢。

到清晨揭帘时达到最低,多云和阴天,太阳辐射强度不高,温度变化也不大,温室内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与晴天相似,早晨8:00左右温度最低,9:00揭帘之后温度开始上升,14:00左右气温达到峰值,随后气温逐渐下降。

但温室内气温整体变化幅度比晴天小,表现为:晴天变化范围>多云变化范围>阴天变化范围。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然后咱们再看这两组数据,实验1是晴天数据,实验2是阴雨天数据。

咱们先看第一个图,最高温度对比图,温室内外日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温室内日最高温度明显高于温室外最高温度,说明温室有显著的保温作用。

由于温室内的温度增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因此在晴天白天,温室内外的最高气温差异显著,温室升温效果明显;而在阴雨天,由于接收辐射较少,温室内外日最高温度差异不显著,温室内外日最高温度平均相差28.2℃。

咱们再看第二个图,最低温度对比图,温室内外最低气温变化曲线。观测期间温室内日最低温度高于室外,温室内外日最低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在5:00-9:00,温室内外日最低温度平均相差16.5℃。

总结一下,温室内外温度保持着一致的变化规律,就是温室外气温升高,温室内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反之亦然。

大棚内气温与地温的关系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先看一个实验图,试验时间是2009年9-11月在安徽省和县蔬菜科技示范园温室大棚中进行,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温室大棚。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先看第一种类型,大棚地温与气温的关系图,三条线,分别是地下5cm温度、地下20cm温度、地上20cm温度,从这三条温度线可以看出,大棚内气温变化对于地下5cm温度变化较大,对地下20cm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第二种类型,大棚地温与气温的关系,也是同样的地下20cm温度变化受到大棚内温度影响较小。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第三种类型的大棚,结论也是地下20cm的温度受天气影响较小。

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温室中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地温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也逐渐推迟,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讲了这么多,最后咱们总结一下: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我们回想一下开头提到的问题: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到底能不能在5-7摄氏度的冬天,在地里使用农拾5亿菌剂?

其实,大棚内或者大棚外,只要是地温维持在5℃以上,我们的农拾5亿菌剂以及20亿菌剂完全可以使用。

关于在冬天到底能不能使用菌剂就讲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或者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给我们进行交流哦!

问答环节

1.柑橘树现在能够使用菌剂吗?

答:可以用的,穴施,一棵树在3斤左右。

2.土豆上面怎么用,一亩地的使用量,施用方法?

答:主要看当地的施用情况,如果作底肥施用,一般5袋左右。

3.温度只有3-10度的露地可以使用菌剂吗?

答:文章中说的菌剂是每天农资的农拾5亿菌剂和农拾20亿菌剂,要在5度以上使用,你要看你用的是什么菌剂,可以问下当地的零售商具体的施用时间以及方法,因为不同的菌剂可以施用的最低温度是不一样的。

4.苹果树上的用量以及用法?

答:分树龄,三年以上的一棵树大概用量3-5斤,三年以下的一棵树大概用到1-2斤左右。

5.菌肥在大棚外面施用深一点的话,效果是不是更好?

答:对的。

6.土豆沟施120斤做底肥少吗?

答:不少,可以的。

7.微生物菌剂施用的深度一般是多少呢?

答:地下10-20厘米都是可以的。

8.大棚冬季可以施用吗?

答:只要苗子能活,菌剂就可以用。

9.柑橘挂果树什么时候用?

答:春肥和秋肥的时候用比较好一点,冬肥的话摘完柑橘以后用。

10.温室葡萄在什么时候用农拾20比较合适?

答:浇水的时候随水冲施就行。

11.农拾5亿菌剂在有水的稻田里面怎么施用?

答:在栽苗之前直接撒施就可以了。

文字版没看够,我们还有现场音频哦

菌肥还在“懵”?天冷了,菌会不会被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