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從玉華洞出口排隊乘觀光車返回停車場,已是中午,就近在飯店午餐。所有旅遊景點不僅門票貴,食宿方面花費相對也更多,世界各地大同小異,基本如此。但既來之則安之,旅遊本就是為了多見見世面,長長知識,多花費一些也算了,不必影響心情。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餐後已下午1點多,按導航指引,我們一行沒有休息,立馬繼續驅車前往第二景點:泰寧上清溪九龍潭。進入泰寧境內,沿途已可看到像武夷山那種丹霞地貌,高崖壁立如刀砌,丹霞朵朵似花開。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到了九龍潭景區,更瞠目結舌,知道什麼叫人多,車多。幾處偌大停車場,早已車滿為患。七轉八繞,最後勉強找到邊角車位,且三部車不同位置。然後又是排隊購票,排隊乘大巴轉場。下車後還要步行幾百米上下坡棧道,到景點入口水上碼頭,先排隊取號。取到號一看,暈了,是字母d十幾號。每個字母100號,每個號一艘竹筏乘4人,而現在還是叫號a,鬼知道輪到我們d字母要什麼時候。但大老遠跑來,費時費力費錢,放棄是不可能嘀,只有等唄。還是浪費時光的漫長等待,這就是黃金週節假日旅遊通病,但不是節假日大多數人又沒空,無奈啊無奈。最後直到5點,可能許多當地遊客放棄,留下不少空號,才輪到我們,已是最後幾個竹筏,一筏四人,從碼頭起航。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撐排手為一當地中年人,比較善談,算半個導遊。一路上我們一邊幫助划槳,一邊聽他講述沿程景觀有關傳說,幾個孩子,一會兒放聲高歌,一會兒嘻哈打鬧,倒也愜意,其樂融融。與其他水面不同,這裡通道窄小,水很深,系丹霞地貌構成的丹霞湖。兩岸峭壁有人工建築窄窄蜿蜒棧道,還有一段玻璃橋,是返回時通道,可以看到許多回程遊客。從一道天然形成厚重石橋下穿過,首先到達九龍峽,也就是由九道從崖頂沖刷形成的溝壑。若是雨天,雨水從崖頂飛流奔騰直下,確如九條飛龍戲水。峭壁上佈滿大大小小洞眼,形態各異,都有不同寓意與傳說。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竹筏穿過一條長210米小山洞,本就是傍晚又在陰暗洞內,若是單人,可能會感到陰森森可怕。但人多,嘻嘻哈哈,反覺得有趣。穿過小洞划進第二道峽谷叫斜壁峽,長約千米,最寬處不過幾米。斜壁峽名符其實,左邊峭壁由下往上倒傾斜,似乎快要壓倒下。右邊峭壁恰好反之,坐下往上正傾斜,組成一道又長又窄又斜空間,在這裡連手機都沒有信號,好一處大自然傑作。

最後進入一線天峽谷,長1200米,最窄處僅一米多些。與武夷山一線天一樣,都是丹霞地貌 ,但此處是在深深水潭上。竹筏緩緩划進,避免碰到兩岸峭壁,儘管如此,不知何因,竟然造成堵船,十幾條筏擁擠在窄小水道上,也算是另類景觀吧。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穿過一線天峽谷,水面漸漸寬闊,經過近一小時航行,終於到終點。本來我們要下筏上山再經棧道返回,但此時天已黑,棧道路也看不清,於是與師傅們商量,每人補10元,繼續乘竹筏回程。因不是沿原路返回,大家又齊心協力,共同掌槳划水,約20分鐘,便回到碼頭,天已全黑。過下山棧道到乘大巴,已是晚上7時多。經邵武晚餐後再安全於夜11時多到吉陽。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今天過程雖然有些波折,但很充實,一家人難得一起出遊,累並快樂著,非常值得!兩處景區,用兩字形容,玉華洞奇,九龍潭清,玉華洞為怪石博物館,九龍潭如清芙蓉。


龍潭泛舟(福建省玉華洞景區)


記得剛改革開放後,旅遊業方興未艾,人們嚮往到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確實,鄉下人能進北京上海,很不易,也要有些本事的人,回家後可以顯擺。隨著經常高速發展,大眾走出家門,甚至國門己不新鮮。特別是年輕一代,很多已經在城市工作定居。看慣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聽厭了車水馬龍的煩雜噪音,吸怕了混濁缺氧的汙染空氣。迴歸自然,到山區青山綠水中尋覓自我,放鬆心情,與家人一起悠閒自在過幾天休閒日子,不失為好選擇。正因如此,許多原本不是很著名景觀,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及媒體廣泛宣傳,甚至某些虛假報道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只是任何事物,只要蜂擁而起,不免良莠不齊,諸多旅遊負面問題也相繼出現,以致許多人談到旅遊,感到心悸,因噎廢食。但經過多年改進,不良現象開始逐漸減少,大多景區逐漸改善,人們出遊觀念也有所改變。到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又歡、快、好、省的景區多走走吧。

老羊頭2018、10、3日于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