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精准扶贫铺就大方幸福之路

今年26岁的郑小彪是一名年轻的扶贫队员,现就职于恒大集团金海湖扶贫公司竹园乡扶贫分部,主要负责竹园乡扶贫产业对接和跟进工作。

郑小彪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竹园乡严重缺水,且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针对这一情况,他所在的团队与当地扶贫干部一起,对大方现有产业进行了仔细考察,经过认真评估和筛选,最终选择辣椒、天麻和散养牛产业作为竹园乡的扶贫产业来发展。

恒大精准扶贫铺就大方幸福之路

恒大在毕节援建的蔬菜基地

“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对的,因为这几大产业,老乡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郑小彪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扶贫产业,发展农业,同时与帮扶政策相结合,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就能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

正如郑小彪所讲,其实恒大正帮助毕节建设6万栋蔬菜大棚,40万亩蔬菜瓜果大田基地,并配建30万平米蔬菜育苗中心,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内的无土栽培、滴灌、农业物联网系统等已经应用在恒大产业扶贫中,将助力毕节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真正实现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恒大精准扶贫铺就大方幸福之路

恒大助力毕节发展中药材、经果林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

三年来,恒大扶贫团队注重引进世界现代农业的高新成果,运用世界顶尖农业科技,扶持培育现代农业基地,助力毕节脱贫攻坚。

据记者了解,恒大帮扶贵州毕节已经三年了。在帮扶毕节的过程中,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2108人的扶贫团队,他们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三年来,200多万公里的走访、与28万户贫困户促膝交心,各项综合帮扶举措的精准实施,他们将真情和希望带给贫困群众。回顾这三年,脱贫路上,一个个身影温暖人心、牵动你我。

恒大精准扶贫铺就大方幸福之路

扶贫队员爬山涉水走访千家万户

记者调查显示,2015年隆冬,第一批287名扶贫队员从恒大各分公司不远千里挺进乌蒙山。他们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扶贫干部、员工一起,跋山涉水、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用一双双“铁脚板”丈量着乌蒙山每一寸土地,耐心地与深居丛山的贫困老百姓促膝长谈,叩开一扇扇“心门”,让贫困户们从“帮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

恒大精准扶贫铺就大方幸福之路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走访大方县贫困群众

事实上,贫穷从来不是美德,扶贫也从来不是形式主义,脱贫致富才能找到出路,找到生而为人的温和和淳朴,所以恒大每一位扶贫队员才会在挺进乌蒙山之前立下的军令状:不脱贫、不收兵。因为它代表的,是这座革命根据地100多万贫困人口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