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别让琐事毁了家庭幸福

流言——别让琐事毁了家庭幸福

常言说得好:“家长里短烦心事。”过日子不像谈恋爱,结了婚的必须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务事儿一多,哪有不烦心的时候。听一听妻子们是怎么说的:

每次一出差回来,我就得跟他吵一架,原因很简单,就是我打开门看到的家,永远乱七八糟。很多东西,我走前什么样,回来还什么样,放在桌上的苹果,还会在那里放着――― 当然都烂了;鱼缸里的小金鱼,几乎全死了,因为他从来不给鱼缸换水,最后我们只好不再养鱼了。要想让我别火上浇油的话,最好别让我进厨房,因为我准能看到水池里的脏碗……这都是他应该干的活儿啊!我们早都定好了,我做饭,他洗碗,如果我洗衣服,那么他擦地,平常他还能遵守规则,可我一出差,他就又什么都不干了。所以这次我出差回家前,专门跟他打电话说到了家务问题。我说,要想让我保持一直想念他的心和情绪,他就得把家收拾好等我回来。他倒是痛快地答应了。这次打开门,窗明几净,地板也很整洁,碗筷没有堆在水池里,可是,一拉开衣柜,里面的东西就掉了下来,全是脏衣服,而且和干净的衣服混在一起。我想念他的心立刻转化为愤怒,等我把房间收拾完毕,连跟他做爱的兴趣都没有了。我不明白,这些家务活天天存在,两个人都做好自己的那一份,不就可以省掉很多麻烦吗?他为什么就不想想?

的确,女人把家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对家庭整洁的需求多少有些“强迫性”。

那么,丈夫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她是个很独立的人,虽然是独生女,倒是一点都不娇气。但就是有一点让我很头疼,在家务活上,特别要讲平等。她制定了家务活的分工计划,如果她做了饭,我就一定得洗碗,她收拾了屋子,我就一定得擦地板、倒垃圾。看她这么一板一眼地执行,开始我觉得很好玩儿,像小孩子在玩“过家家”,可时间长了,我发现她是真的要跟我讲究平等,这让我感到冷冰冰的。我从初中就开始寄宿,对家里是不是整洁干净没她那么多要求,家里再乱在我眼里都很整齐。再说,这是家,这不是学生宿舍要轮流值日,有必要把两个人的分工那么明确细化吗?

我们也不能全怪丈夫们。整洁当然是被主流文化标定的好标准,但一个人那么在意整洁,家里不能容忍一丝差乱,可能整洁就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不能识别的焦虑。作为习惯,看到不干不净的环境就像上了发条,精力十足,不把它变得一干二净誓不罢休。整理环境像整理心情,虽然有些累了,心里却是轻松高兴的。如果是潜藏的焦虑,烦乱的内心无意识地需要洁净的环境来舒缓,一点点的脏、乱、差都会给自己添堵,慢慢地对整洁就有了心理依赖。对家庭而言,整洁与舒适不能完全画等号,适度的整洁提高舒适度,过度的整洁就没有舒适可言。

流言——别让琐事毁了家庭幸福

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这家长里短的烦心事怎么解决呢?其实,家是两个人的家,这家长里短的事儿说到底还得两个人来解决。

1.家庭是两个人的世界,要考虑两个人对环境的需要,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替代别人的想法。

2.家庭往往有种文化现象,两个人在两种家庭文化中长大,有不同的生活模式,对环境的要求可能不一样。这里需要有一种平衡术,彼此都改变一点,创造一种两人的新的生活模式,让双方都乐于容忍与接受,这样做会减少家庭矛盾。

3.如果两个人的生活主张相差太大,短时间不能融合,可以划出各自的领地和公共环境,用不同的规则处理不同的情景,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权力和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家庭也会洋溢着开明宽容的气氛。

4.对整洁过度的要求有时是一种焦虑所致,比如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不洁与罪恶感,都可能转换成一种对环境的苛求,通过“洗涤”环境来“洗涤”心情。心理学家认为这于事无补,甚至把事情搞得更为复杂。

5.非常有趣的是,如果妻子过分喜欢整洁,丈夫就会慢慢变得邋遢脏乱,这和一个勤快人一定会培养出另外一个懒散的人一样,这是婚姻互动的结果。如果双方都高度渴望整洁,那么,这个洁净无尘的家不仅苍蝇、蚊子、蟑螂活不了,恐怕连人也不适合待了。

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有不同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生活中的“大男子主义”有两种境界,经常有女人赞美男人时用“算得上个大男人”,贬低男人时用“太大男人了”。“大男人”听起来像个多义词,女人们有必要分清。

一种“大男子主义”是指一个男人在社会、单位、家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这个男人时常表示出他的霸道,但他能挑起生活的重担,为周围的人带来幸福和安全感;他一言九鼎,让人信服和敬佩,能得到女人的赏识;他有一颗男人宽容慷慨的心,不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周围的人斤斤计较,以保护女人和孩子为己任,因此,能得到女人的尊重。

这种境界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是:

他不主动挑起对女人的战争,以理服人,他知道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即使再生气,也不会动手打女人;在外面女人要给他面子,在家可以不要面子;所有的错误在家说,尽管他口头不服,但是心里会接受女人的建议;对家庭的爱虽然不挂在嘴上,但他会把女人和孩子放在心里;对女人的生活他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但不会强迫女人。

而“大男子主义”的另一种境界是,他非常裸露地沿袭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不管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上,他都歧视女人的能力和地位。他认为一切权利都掌握在男人手中。任何时候,他都不能在女人面前低下高昂的头,他的霸道只能体现出他的自私和虚伪,让周围的人毫无幸福和安全感可言。在对待妻子和孩子上,基本上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沟通,一切随他所愿,稍不如意,横加痛斥,动则拳脚相见,从来不顾别人的感受。

流言——别让琐事毁了家庭幸福

这种境界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是:

一切大小事都由他说了算,女人没有决定权、发言权,甚至是知情权;他在外面生气,受气,所受到的委屈全到女人身上找补回来,女人是他的出气筒;他是主,女人是仆,女人应该包揽一切家务,他习惯坐享其成;在外面,他对女人大呼小叫,来维护他的男人“尊严”,女人只能忍气吞声;他霸道地要求女人对他好,自己却不付出;他在女人面前宣扬“三从四德”,让女人学习一些贤良淑德、卑贱的榜样;他看紧女人,怀疑女人,随时担心女人对他不忠。

同样是“大男子主义”,两种境界却相差甚远。女人在发现了大男子主义者的“是”的同时,也知道了他们的“非”是什么样,所以不必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与后一种大男子主义者的周旋上。

在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庭时,要靠妻子来做这个总策划师。当然不必什么家务都揽上身,可以调动家里的其他成员,一起来做。打扫卫生毕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所以可以等到休假日,全家一起动手干。这时候,我们就有必要草拟一份“值日表”了。在草拟“值日表”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计划性。家务劳动十分琐碎繁杂,如果毫无计划杂乱无章,可能终日为家务所累,搞得疲惫不堪。因此,可以将家务活分类安排,每天、每周、每月的家务应大致列一下,如整理清扫类家务可以安排每月一次,洗衣擦地类每周或三天一次,采购类家务两三天一次或一周一次,事先写张清单。日常家务也要安排合理,早晨干什么,晚上干什么,形成规律也能提高效率。

2.简单化。家务活通常可大可小,可繁可简,贯彻简单化原则,可以省去许多精力。

简单化首先体现在生活内容要简单,如日常饭菜尽量简单而有营养,最低限度地减少请客吃饭的次数,尽可能穿好洗好晾不用熨的衣服等等。其次是家庭陈设力求简单大方,装修房时要考虑清洁卫生的容易程度,以避免不断清扫、整理的麻烦。

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对家务劳动的要求太高,标准太苛刻,不必把每件家务事都做得十全十美,凡事适可而止,家务劳动的数量、强度和时间都可大大降低。

3.分工合作。家庭成员共同干家务活,进行合理的分工,可以扬长避短,取得家务劳动的最佳效果。按身体条件、特长、兴趣爱好及上下班时间等进行分工,各自承担比较适合自己的家务,干起来会得心应手,省时省力。注意,分工不是绝对的承包,在分工的前提下,也应有程度不同的合作和帮助,才能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并增进家人的感情。

4.充分使用家电。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电气化不再是梦想。拥有方便的家用电器,就要让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同时还能降低家务劳动的强度和节省时间。有些电器虽然价格比较贵,但花钱买时间、换方便还是值得的。有计划地购置一些家电,可以使家庭生活更轻松。

5.利用社会服务。将一部分家务劳动转嫁出去,有效地利用社会上的家庭服务公司,达到减轻家务量的目的。现在家庭服务机构基本以社区为主,服务项目有全日保姆、钟点工、家教、洗衣、换煤气罐、代买菜买粮、送货上门、接送孩子、护理病人、搬家、家庭装修、清洗家用电器等。

一些技术性强和没时间做的家务活转移到社会中,可以帮助你解脱家务劳动的烦恼,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打理家务绝对是一件需要智慧的工作,聪明的妻子,一定会用工作中的那份精明强干当好总策划师;而一个爱家的丈夫,肯定也会配合妻子的安排,和她一起打造出一个温馨的身心港湾的。

流言——别让琐事毁了家庭幸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