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暴跌,创新纪录,究竟是什么原因?

昨日夜盘,国际油价继续暴跌,截至收盘,WTI 12月原油期货下跌4.24美元,跌幅7.07%,报55.69美元/桶,创2015年9月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连跌12个交易日,续创34年以来最长连跌日期纪录。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下跌4.65美元,跌幅6.63%,报65.47美元/桶。

国际油价暴跌,创新纪录,究竟是什么原因?

1.供应增加及对需求下降的担忧导致油价下跌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上周三(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578.3万桶至4.318亿桶,连续7周录得增长,继续刷新2017年3月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同时,美国能源信息署13日在一份月度报告中称,12月,美国七大主要页岩油产区的原油日产量预计将増加11.3万桶,至794万桶。美国原油产量稳步提升使其超越俄罗斯成为目前全球最大产油国,实现自给自足并能向外出口。油服巨头贝克休斯最新周报显示,美国11月9日当周石油钻井数增加12台,至886台,创201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2.美国的制裁对伊朗原油供应的影响也没有像预期那么大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表示,随着欧佩克持续增产,原油库存将持续增加,这将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对油价而言也是一个关键的下行风险。

3.任何关于削减产量的言论都可能引发总统特朗普的愤怒

当地时间周一(11月13日)特朗普发布推特称,希望沙特和欧佩克不要削减石油产量,并呼吁进一步降低油价。

国际油价暴跌,创新纪录,究竟是什么原因?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宗商品策略师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表示,特朗普的推文当然不利于油价,但现在市场超卖迹象明显,短期内有反弹修复的需求,但2019年油价下行压力将会进一步显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