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青岛平度市区有座名人故居,主人公名叫彭寿莘


青岛的平度,是胶东地区一个底蕴很深厚的县市,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这组图片就带大家看看位于平度市区的一座名人故居,它位于“人民路”上。

人民路是平度市区一条东西向的干道,自西向东走,过了现河之后,就可以来到这座名人故居附近。

图为人民路南侧的现河公园,这座故居就在公园旁边。

这座门楼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要介绍的名人故居。

门前的石碑上写的是“彭寿莘故居”,这也是青岛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彭寿莘,是平度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在胶东地区,平度是彭姓比较多的一个县市,其境内有大彭家、小彭家、彭家等村庄。根据《平度县志》的记载,彭寿莘这一支彭姓人很早就在城里居住,其祖居地为平度城里县署东街。

彭寿莘的事迹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根据记载,他在清末考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先在滇军中任过营长,后在北洋军中历任营、团、旅长,逐渐成为北洋直系的一员大将。在此过程中,另外一位胶东人吴佩孚对他相当看重。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他任暂一师师长兼前敌总司令;1923年5月,任第十五师师长,授干威将军衔。

在北洋时期,将领授衔,习惯用人名中的一个字再加上威字,称“某威将军”。如蓬莱人吴佩孚被授予“孚威上将军”,文登人毕庶澄被授予“澄威将军”,而彭寿莘的干威将军中的“干”字,不知所指为何。他的字是子耕,或许“干威”是“子威”代替吧。


根据记载,这座彭寿莘故居,就是在1920年代他被授予“干威将军”之后在故乡建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将军府”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战败,彭寿莘就此逐渐淡出了军界。此后,他长期生活于北京,晚年返回平度故乡居住,直到1947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