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国于谨:流水的王朝,不倒的于家!400年历经4朝满门为官!

中国隋唐时期,从五胡十六国的北魏开始,历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四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其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改朝换代这就是“关陇集团”。

八柱国于谨:流水的王朝,不倒的于家!400年历经4朝满门为官!

北魏建都平城(山西大同),在四周设六大军镇,屏障京都。北魏迁都洛阳,六镇地位急剧下降,最终破六韩拔陵起义爆发。在剿灭起义中来自怀朔镇的高欢和来自武川镇的宇文泰脱颖而出,两人各自拥立皇帝,使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的八柱国、十二将军就成了独霸西北的最早的“关陇集团”。

八柱国于谨:流水的王朝,不倒的于家!400年历经4朝满门为官!

所谓的“关陇集团”要从西魏八柱国说起,这八个人是:宇文泰、元欣、赵贵、独孤信、李虎、李弼、于谨、侯莫陈崇。

八柱国里元欣为西魏皇室贵而无权,李弼的重孙就是隋末风云一时的瓦岗寨大魏王李密;赵贵和侯莫陈崇因口舌之争被北周宇文家诛杀。北周王朝的奠基人是宇文泰,隋帝国的奠基人是隋文帝的老丈人独孤信和父亲杨忠;唐帝国的奠基人是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若论八柱国里面家族运势兴旺者当属“于谨一门”。

八柱国于谨:流水的王朝,不倒的于家!400年历经4朝满门为官!

西安市有个高陵县,现在叫高陵区,高陵来历和曹操的陵墓"高陵”无关,高陵境内有一道奉政塬又名白蟒塬,说文解字曰:大土大山为陵,故名“高陵”。于家一门的祖坟就在高陵区崇皇街道办。唐朝时期称于家此地为“七刘村”。

八柱国于谨:流水的王朝,不倒的于家!400年历经4朝满门为官!

于家发迹于西魏八柱国将之一的于谨,祖籍洛阳人,从魏武帝入关,移居京兆高陵。北魏太宰元天穆称于谨为王佐才。屡立战功,有大勋业。升大丞相府长史,拜司空,进封燕国公,官至太师。

于谨长子于寔,北周时期以军功封万年县子。不久拜官渭州刺史。后以军功袭封燕国公,加上柱国,拜大左辅。于谨次子于翼,智力超群,素有威武之名,累官左宫伯。北周孝闵帝即位,接任兄职为渭州刺史。历官大司徒,幽州总置。于绍谨之第六子于绍爵拜华阳群公。于谨幼子 义笃志好学,北周李闵帝时迁安武太守,后进封建平郡公。隋文帝时期拜潼关总管迁为上柱国。

于家第三代也是能人辈出,于寔儿子于仲文,少聪敏,喜读书初为安固太守,南征北战封延寿郡公,拒绝北周尉迟迥诱降,进位大将军,升迁上柱国,隋开皇二年拜行军元帅,统率十二总管攻打突厥。于仲文之兄于顗,曾任郢州刺史,泽州刺史,燕国公。于义之长子于宣道,官拜车骑大将军兼右卫长史舍人。于义次子于宣敏,初任右侍上士,后迁升为千牛备身,为君主亲身护卫。隋文帝登基,拜奉车都尉。奉使抚慰巴蜀。

于宣道儿子于志宁,唐高祖入关,授银青光禄大夫,是李世民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晋封燕国公。于志宁玄孙于休烈,开元初进士,任工部尚书。于休烈孙子于 敖中进士后,官至户部侍郎,出为宣、歙两地观察使。

于 敖四个儿子皆进士及第,长子于球为进士。二子于珪为唐宣宗大中三年状元。三子于瓖为唐宣宗大中七年状元。四子于 琮,唐宣宗时中进士,娶广德公主为妻子。唐僖宗时官尚书右仆射。黄巢攻陷后被杀。广德公主亦自缢于室中。《旧唐书》有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