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再現“江南要衝地”,看高新區這裡的大運河文化帶“最精彩”!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千年古鎮滸墅關

從運河時代到鐵路時代再到高鐵時代

仔細梳理滸墅關鎮的千年發展歷程

交通因素始終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標識物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但無論是“江南要衝地、吳中活碼頭”的繁華與榮光,還是如今蘇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力板塊,運河文脈伴隨著運河水流淌,始終在滸墅關鎮聲聲不息。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講好大運河滸墅關段故事,滸墅關鎮更是舉全鎮之力,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結合老鎮復興戰略深化推進文化傳承、生態優化、保護開發等各項工作,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母親河”,最終凝聚成運河城鎮發展的文化自信,成就“吳中活碼頭”的涅槃重生。

運河歲月雕塑一個“活碼頭”

在蘇州,大運河有相當長一段通過蘇州高新區。滸墅關跨京杭運河兩岸,東邊屬滸墅關鎮,西邊屬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後還途經橫塘。其中,滸墅關段的運河,是最古老、繁華的運河。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清康熙年間宮廷畫家王翬所作《滸墅關全景圖》中運河兩岸店鋪林立、行人如織;河面上商船往來、交通繁忙。

蘇州高新區文聯副主席欽瑞興表示:

滸墅關原名"滸墅”,後來帶上“關”字,與運河有直接聯繫。

有二千多年曆史的滸墅關鎮始建於秦朝,景泰元年(1450年),戶部設滸墅鈔關於鎮運河畔,成為當時全國七大鈔關之一,滸墅關自此名聲始播,成為“吳中第一大鎮”。直至宣統三年裁撤滸墅鈔關,僅設運河航船治安“檢問督理”。但滸墅關地名沿用至今。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在以水運為主要交通方式的時代,運河成為貫穿中國南北之間的黃金水道和經濟命脈,也讓處在江南繁華關口的滸墅關鎮迎來了輝煌的“運河時代”。僅以滸墅關榷使的官階為例,當時已是正六品,比吳縣七品縣令官階高。

欽瑞興專門研究過:

從滸墅關鈔關上退下的官員,有兩個人之後到中央做了尚書,為二品大員。從六品到二品,表明了鈔關的地位。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大運河蜿蜒流淌至今,給滸墅關鎮各個時代的發展注入持續活力。幾個月前,滸墅關鎮專門組織《滸墅關志》編委會進行研討,當年的編纂主編殷巖星對此表示認同,運河上南北來往絡繹不絕的船隻,促進了兩岸商業不斷髮達壯大。

1949年前

滸墅關鎮上已有50餘家企業。

1986年

滸墅關鎮被列為江蘇省首批29個對外開放的工業衛星鎮之一,有“江蘇百家名鎮、滸墅關第一鎮”的美譽。

“點線面”聯動傳承運河文脈

曾經“活碼頭”,現今“大碼頭”。12月12日,滸墅關鎮桑園路靠近運河的一側,一處項目工地正熱火朝天得施工,多個建築主體已開始封頂,這是“滸墅關大碼頭”的一期蠶裡項目。

蘇州龍華文旅公司總經理蔡丹萍透露:

作為滸墅關鎮繁盛的特徵之一,‘碼頭文化’是滸墅關運河文化的重要內涵。

大碼頭項目將通過恢復修繕運河沿線的蠶種場民國時期建築群、滸墅關老電影院舊址等,挖掘傳承鈔關、草蓆、蠶桑等,重現獨特的運河文化風貌。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完成蠶種場辦公樓民國建築平移、加固保護和再利用工作;

規劃建成 “桑蠶文化、鈔關文化、關席文化”展覽館;

做好蠶種場二分廠、滸關電影院、保安鄉政府等歷史遺留建築保護工作;

完成電影院加固改造方案;

對原吳縣中學景觀綠化及碑、廊、亭、古木等進行重點保護……

展望未來,伴隨著“大碼頭”項目“曉學、蠶裡、鈔關、劇源、尚河、守藝”六大場景照進現實,運河沿線歷史遺存將在活化中得到更好守護。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滸墅關大碼頭”項目規劃圖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蠶裡項目效果圖

文脈整理研究是滸墅關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的又一項重要內容。

近年來

滸墅關鎮邀請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專家教授以及民間藝術家等多次對全鎮歷史文化進行研討,做好全鎮文脈尤其是運河文脈的整理研究,整理研究滸墅關“八景八詠”運河文化亮點以及運河歷史文化、名人典故、著名詩歌等,已出版《滸墅關志》、《滸墅文化遺蹤》、《史說滸墅關》,《滸墅關名鎮志》正在進一步編輯整理中,初稿已基本完成。

其中,《滸墅文化遺蹤》、《史說滸墅關》獲得蘇州市繁星獎理論研究成果類銅獎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滸墅關鎮黨委委員姚鈺清介紹:

全鎮正通過兩個‘點線面’結合,以實際行動踐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一方面

以保護利用各處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為“點”,以溝通打造沿運河風光帶、步行道為“線”,以建設好“大碼頭”項目為“面”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滸墅關段“地理空間”建設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另一方面

以進一步挖掘、研究、整理運河歷史文化、名人典故、詩詞歌賦、傳統手藝等文化資源為“點”,以推出精品文藝、組織學術研討會、舉辦文化展覽等文化活動為“線”,以形成鈔關文化等滸墅關特色歷史文化成為標誌性文化品牌為“面”,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空間”

以運河文章實現老鎮復興

上月中旬,斯塔爾精細塗料(蘇州)有限公司對外宣佈,其亞太區研發中心正式落地滸墅關鎮。作為專注高質量塗料研發和生產的外商投資項目,斯塔爾十多年來在滸墅關鎮從無到有,至去年底已實現工業產值26521萬元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今年11月15日,蘇州斯塔爾高性能塗料研發中心落成典禮隆重舉行

好消息接踵而至,不久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將其“漁業生態研究綜合試驗基地項目”落戶滸墅關鎮,項目將在滸墅關鎮“三村一體”特色田園鄉村打造總佔地約250畝的國家級綜合試驗基地。而此前,國內首所雷丁學校——蘇州雷丁學校在滸墅關鎮開工建設。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創新發展、鄉村振興、民生幸福……今天的千年古鎮滸墅關,正按照“三帶四塊”發展思路,全力打造

“老鎮、城鐵、工業、農業”四大功能板塊,且各板塊皆呈現出向上、積極的發展態勢。

姚鈺清認為:

這一切離不開大運河繁榮帶來的發展基石以及運河文脈孕育的文化內涵。

雖然滸墅關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主要涉及“老鎮”板塊,但大運河作為貫穿歷史、現代和未來的文化紐帶,是獨一無二的寶貴發展資源,將成為整個滸墅關鎮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在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當下

運河文脈正串聯起

運河沿線城鎮的共建共享發展

目前

蘇州高新區滸墅關鎮和滸墅關經開區,正共同打造蘇州運河文化復興小鎮,該小鎮以水生態、水文化為核心產業,集生態保護、文化創意、科技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真正把“兩滸”地區恢復及建設成大運河唯一穿鎮而過的“高顏值生態廊、高品位文化廊、高效益經濟廊”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