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纪不小了,别急着结婚”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如果你还没结婚,不出所料,像下面这个女孩一样,你可能也马上会被催婚。


“你年纪不小了,别急着结婚”


这还是家长理解反被亲戚催婚的,遇上那种家长第一个站出来催的,你敢跟他们说“再催婚,别怪我不客气”吗?

好消息是,面临同样处境的,不只是你一个人。

前段时间,民政部发布了《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称,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2017年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万对,比上年下降7.0%。结婚率为7.7‰,比上年降低0.6个千分点。

一句话总结就是,愿意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久前,因为唐嫣结婚,胡歌再一次登上热搜。

原因是,大家都结婚了,他现在是“仙剑”唯一留守儿童,也是时候结婚了。

胡歌三十几岁了,早就到了“天道伦常”的适婚年龄,很多人觉得,就算他是明星,这一点也不能免俗。

我们对于结婚的一切压力,好像都是源自这个所谓的“适婚年龄”。

也的确是,到了年纪就结婚,在以前,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天经地义。

姜思达的《透明人》里,有一期主题是“相亲角里的爸妈”。

天坛公园里,第一个受访对象是一位王姓阿姨。

姜思达问,30多岁的姑娘,还是想再玩几年,她自己不着急这个事,但是在家长眼里,就是个问题,他问王阿姨怎么看。

王阿姨说,他们60、70年代的人,虽然有些封建守旧,但也安实。

她说,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不以结婚为目的,这种对待感情和人生的态度,她一点都不认同。

这一点太像很多人的父母了。

他们那个年代里,婚姻是很多因素结合的产物。

这些因素里有家庭社会责任、有现实生存压力......

总之,那时候,不管他们是否看重爱情,爱情都不是婚姻里的决定因素。

爱情被取而代之,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东西,婚姻就容易不快乐。

而我们对婚姻的很多直观看法和感受,却大都来自他们。

高晓松谈年轻一代抵触婚姻与恋爱,言究其原因:

眼见到太多糟糕的感情关系,父母的,朋友的,社会里的......

这些不怎么好的关系,让我们还没开始就害怕失望,让我们不敢轻易就把自己托付给另一个人。

安全感这个东西说来很悬,却也着实存在很多缺乏安全感的人,比如恐婚的陈学冬。

陈学冬曾经在某综艺节目中自爆单亲家庭的身世和对婚姻的恐惧。

在婚姻这个问题上,父母的经历就像是他的一块伤疤。


“你年纪不小了,别急着结婚”


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婚,所以他惧怕婚姻、更怕有孩子,因为他曾经以孩子的身份,做过不幸婚姻的牺牲品。

陈学冬说,哪里有人会喜欢孤独,只不过不喜欢失望罢了。


“你年纪不小了,别急着结婚”


因为惧怕婚姻失败的结局,他干脆直接连爱情都逃避。

他不停地给身边的人征婚,自己却一直不肯结婚,这种孩子在很多家长眼里恐怕挺“难搞”的。

有些父母的责任没能在自己身上完美实现,这重担必然要持续落在孩子身上。

欠缺的责任是这样,完美主义责任感也是这样。

不幸福婚姻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想通过自己的幸福,弥补自己作为“牺牲品”所受过的苦。

所以对婚姻的态度、伴侣的选择必定是慎之又慎的;

而所谓幸福婚姻家庭成长中的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己有必要把这份婚姻的甜蜜传承下去,这种传承,只能更好。

从别人那里继承来的不完美婚姻观我们需要时间去调整心态、自我治愈,见过甜蜜婚姻的孩子定想自己的眼光能超越前人,便更需要换时间去精挑细选。

所以,有些孩子不结婚,并不代表没有责任感和“难搞”,可能只是为了搞得更好一点,所以需要花些时间。

虽然不能说以前的人就是因为太看重“责任感”这个东西,所以才会婚姻不幸。

但“责任感”对结婚这件事来说并不算什么好的影响因素,因为结婚一旦跟责任感挂钩,我们就容易被绑架。

可是,结婚不只是为了完成对生命社会的责任,为了让“别人”安心。

对我们来说,结婚只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形式而已,不是这种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很多种形式。

归根结底只是为了过得更自在幸福,跟年龄或其他无关。

借用女神俞飞鸿的话来说就是:

单身和婚姻并不是选择题,而是填空题。

我觉得怎样舒适,我就待在哪个阶段。

俞飞鸿参加的那期《锵锵三人行》甚是有趣。

有趣在哪?

冯唐像很多催婚的家长一样站在社会道德的角度对大龄单身女性俞飞鸿提出灵魂拷问,他说,你觉得老一个人呆着,精神正常吗?

俞飞鸿从容自若道:

精神世界丰富便足矣。


“你年纪不小了,别急着结婚”


一个人如果也能过得自在快乐,非强迫他必须跟另一个人一起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透明人》节目最后,姜思达采访了一位姓韩的阿姨。

韩阿姨跟公园那些急切想为子女解决婚姻问题的家长不同,她说:

其实相亲角里家长面前牌子上写的那些东西跟爱情关系不是很大。

韩阿姨觉得:

人就是30000多天一辈子,过一天少一天,快乐其实最重要。


“你年纪不小了,别急着结婚”


难得的是,为人父母的韩阿姨很清楚这一点:

结婚只是父母希望孩子完成的圆满,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圆满。


韩阿姨让我想到了《胜者为王》里的父亲(金士杰饰)。

金士杰对女儿舒淇说的一段话曾让很多人动容:

“你年纪不小了,别急着结婚”

他说:

她(舒淇)不应该为父母结婚,她不应该到外面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结婚。

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那天什么时候到来我不知道,但我会和她站在一起,因为我是她的父亲。

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不行。


寻找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会期待,会忐忑。

甚至会因为听多了“别人”的话而动摇、害怕、自我否定。

但我们也很少轻易说放弃。

因为在那途中,还是偶尔会有温暖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不急切、不激进,只淡淡的,用一种祝福的口吻和语气,告诉我们:

没有什么是非做不可的,除非你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