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了?影视工作室补缴税款竟然要这么多!这是真的吗!

2018年对影视行业来说是动荡的一年。

从2018年1月开始,曾经在霍尔果斯享受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的大批影视企业,由于政策的逐渐收紧,开始撤退。

6月,崔永元一举揭发明星利用“阴阳合同”偷税,到了10月,范冰冰这桩涉及8亿元的偷税案终于有了定论。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影视行业的税收问题更加暴露在人们的面前,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几次发声,要求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

寒冬来了?影视工作室补缴税款竟然要这么多!这是真的吗!

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影视从业人员,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对在2018年12月底前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的,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从2019年1月至2月底,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自查自纠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督促提醒相关纳税人进一步自我纠正。对经提醒自我纠正的纳税人,可依法从轻、减轻行政处罚;对违法情节轻微的,可免予行政处罚。

从2019年3月至6月底,税务机关结合自查自纠、督促纠正等情况,对个别拒不纠正的影视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开展重点检查,并依法严肃处理。

2019年7月底前,对在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举一反三,建立健全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管理长效机制。

在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中,对发现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以及出现大范围偷逃税行为且未依法履职的,要依规依纪严肃查处。

一条条时间线不断地提醒着影视行业自查自纠,规范税收问题的紧迫感。

又一份文件刷爆朋友圈

而就在近日,一份《横店工作室会议内容》文件被影视圈从业人员纷纷转发。该文件称,税务总局下达浙江税务局,要求影视工作室展开税务自查自纠,影视圈的补税工作正式实施。文中称,此次自查自纠规定,“工作室需要按照2016年至2018年三年总收入的70%(最少)按个人劳务计算税款,需补缴费用和滞纳金”。

寒冬来了?影视工作室补缴税款竟然要这么多!这是真的吗!

今年下半年,影视公司、个人工作室等行业上下游公司均收到税务部门自查自纠的补税通知,但具体方法方式外界不得而知。此次曝光的会议内容,可以看出,假设工作室总收入为100万元的,100万×70%为个人补交劳务费用的计税依据,同时扣除之前已经缴纳过的税款金额,最终补缴税款为192500元。

这是真的吗?

据此,小编找到选哪儿税筹顾问了解对此事的看法,她表示,很多影视行业工作室在补税是真的,但流传的通知的真实性不太确定,可能有假,在计算税款中,企业收入缴税与个人劳务收入缴税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12月1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在官方微博发布依法合理规范影视业税务秩序的倡议。可见对于影视行业的税收规范,圈外人拍手叫好,而圈内人就显得忧心忡忡。

寒冬来了?影视工作室补缴税款竟然要这么多!这是真的吗!

总得来说这份对有关主管部门的建言有以下几点意思:

1.希望有全国统一的法律依据,公正公开进行行业税收规范。

2.希望部分自开办以来都是照章纳税、合法审计正常经营的工作室,能免受此次行业税收规范的波及,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发生。

3.希望电影导演的工作属性和报酬性质能重新认定,其报酬性不仅以普通劳务概念计算,税率计算和成本减除应当比照版权转让等智力创作既有法规中的规定。

不论早前8月份网传的明星工作室将由原来的核定征收改为查证征收,税率从原本最低6.7%左右将提高到42%。还是如今所传的“工作室需要按照2016年至2018年三年总收入的70%(最少)按个人劳务计算税款,需补缴费用和滞纳金”。

以上的消息的真假,影视行业确实受到更多的规范,但这就能说,影视行业的寒冬来了,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再吗?

著名编剧刘和平发布朋友圈称,在与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沟通后确认,“国家对影视行业的扶持政策不变”,其中针对编剧行业的补税方案已经有了明确答复:“按2002年国税字52号文件缴纳16%税款,未足16%补足即可。”

寒冬来了?影视工作室补缴税款竟然要这么多!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中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与鼓励从未停歇过,而纵观全球,影视行业都属于政策扶持的优先行业之一。

影视业的高收入人群财富突出,更能引起人们关注,因而影视业的税收规范问题,也会带来更多舆论影响。政府鼓励影视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更需创造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这就意味着政策在对影视产业的监管与扶持上,应该以更积极同时也更加稳健的态度实现。

这样一年的关于影视行业的税收动荡,更像是一场手术,长痛不如短痛,行业的乱象确实需要整治,而产业的扶持也将更规范化。就像“大撤退后”的霍尔果斯,国家给霍尔果斯的定位却重来没有变过。

更多税务相关问题,以及您有工资薪金筹划、持股平台设计、以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节税需求,想了解全国税收优惠政策,学习税收筹划案例,欢迎私信,私信“加群”可获得入群口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