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弑母案:是原罪还是社会失败?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一面镜子。


12岁少年弑母案:是原罪还是社会失败?

最近,“湖南12岁弑母少年想要重返学校”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少年家人们的一个采访视频,也让网友们感叹“父母当甩手掌柜,隐患无穷”。

一个小孩的成长失败,的确和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我一直不推崇“原罪论”,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有宝宝生下来都是单纯的,就像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

而这张白纸最后会变成一幅名画还是一张废纸,就要看怎么“下笔”,“下笔人”就是孩子的监护人。

父母当“甩手掌柜”一定会造成孩子的堕落?那可太冤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一对不称职的父母照样可以养育出“社会蛀虫”。


12岁少年弑母案:是原罪还是社会失败?

当一个爸爸能够理直气壮地对儿子说出“上车是在这里,凭什么要我们去后面排队”,就已经开始扭曲孩子的“原始三观”了。

这个爸爸是我今天等车的时候碰到的。

他带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大概上小学的年纪,小儿子还抱在手上,大概是学步的年纪。起初吸引我的是他的小儿子,一直在大声叫唤,爸爸也只是好生哄着。

我排在队伍的前面,看到他们三个人走过来。大儿子直直地往后走,想要去排队,男人却在我前面站住了,大声呵斥他“你去干嘛!上车是在这里上的!走后面去排队干嘛!”

大儿子没有说话,低着头走回到他爸爸身边。

12岁少年弑母案:是原罪还是社会失败?

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非常“有意思”啊,这个男人好像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或许在他心里根本就不存在“排队”这件事情,所以一切过程他都觉得合情合理,就算有人指出来了,他也一定不会认错。

而那个小孩,或许在学校里有老师谆谆教诲,要排队,要遵守社会秩序;但是在他的家庭里,却有无数个背道而驰的观念在指导他,他要怎么选择?

若是家庭观念战胜了社会价值观,他也会成长为和他爸爸一样的人。“这件事错了?”“这件事在我心里就是这样的,怎么错了?”

最后变成“我杀的又不是别人,是我妈!”真恐怖。

12岁少年弑母案:是原罪还是社会失败?


当然,家庭教育的正面教材也很多,最近我刚好遇到一个,他简直就是我梦想中的乖小孩。

他的名字叫安安,刚会说完整的句子,因为妈妈刚生了二胎所以暂时跟着爷爷奶奶。那天安安跟着爷爷来吃饭,吃完饭他爷爷有事要出去一下就让我看着他。

首先“套近乎三部曲”,我问了他名字、年龄、生肖,他都可以清清楚楚得告诉我,后来安安想吃橘子,我和他说,太冷了吃了肚子会不舒服。他就非常乖地放下了橘子,但是念念不舍得。

我于心不忍就用热水烫了一瓤,给他解解馋。他吃完后开心地和我说“这个橘子真的是热的诶”。又过了一会,他非常小声地和我说想再吃一块。

我说不行,他就说“好吧”。当时我就震惊了,这是什么神仙小孩!我的侄子侄女们都是不闹个三百回合不肯罢休的啊。所以我很开心地给他剥花生吃,他都用手接过去,再自己放嘴巴里,而不是让我直接喂嘴里。

12岁少年弑母案:是原罪还是社会失败?

吃了一会,他默默地把我没剥开的花生都放进了袋子,我问他“你不吃了?”他点头,然后把袋子放好,再次震惊,这么小的小孩还懂得节制,还会自己收拾。我擦桌子的时候他都会把自己的杯子主动拿起来。

就这样安安顺利地俘获了我的心,我把好吃的都拿给他吃,他自己吃好了都会把东西理好,比如盖子盖回去,袋子装好。期间问我爷爷去哪了,和他说明白了他就又开心地和我聊天。

我也成功地俘获了他的心,他和我说昨天因为太想爸爸妈妈了,饭都没有吃。

可以明明白白表达自己感情的小孩,肯定是生活在爱里的。我一直都这么觉得。

安安一生下来就是他妈妈自己带的,所以他的价值观肯定就是他妈妈的价值观。而他也不是一出生就懂道理,这就是传说中的“好教养”。

或许是我见过的熊孩子太多,所以见到安安的时候就特别新奇。尽管他只有三岁,但是可以听懂道理,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做,他就不会这么做,这一点是很多小孩身上没有的。


12岁少年弑母案:是原罪还是社会失败?

有人说,养孩子,拼的就是父母的“规则感”。孩子的天性是干净的,就没有规则。而这个世界少不了规则,父母的职责就是告诉孩子正确的规则。

一味的宠溺或者严厉,都可能造成不可逆反的错误后果,父母们不要再掉以轻心了,别把自己的错误观念在不经意间传递给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