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平不平凡——震撼读者的一本书

《平凡的世界》在我国文坛中的地位不用过多赘述。如果说书中最浓墨重彩的人那非孙少平莫属。孙少平出身穷苦人家,但在他身上发生的事可一点也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少平的出场。(第一章)

少平不平凡——震撼读者的一本书

时代背景

书中第一句话是: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是的,这个时间点正是冬季,陕西大地上万物还没复苏,但也可初见春天的生机了。1975年整个中国还十分落后,百姓还在为吃不饱饭而发愁,这个时候农村上学的娃是十分不易的。路遥在书中开头说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这似乎预示了主人公今后的人生。

那个时候上学率非常低,更别说一个农村孩子能考上中学了。可就算在中学,学生也是处于半天学习、半天干活的状态。少平就是在这一年上的高一。第一章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学生排队在食堂打饭的画面。而食堂的菜是这样的:

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它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我们的主人公的饭食是两个高粱面膜,是的,连一份丙菜也吃不起。少平一开始是非常自卑的,打饭都是在最后一个,他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对他也是抱着极大的同情的。

少平的“知己”

孙少平此时正是17、8岁,然而每天却是吃不饱饭的状态。但年轻人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向别人诉说博取同情,哪怕是对最好的朋友金波。

和少平处境一样的人还有一位女同学郝红梅,郝红梅的处境甚至比孙少平更糟糕。郝红梅的爷爷是地主,她也自然被归位黑五类,她能够上学就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少平不平凡——震撼读者的一本书

就这样两个同病相怜的人自然的变得亲近起来,甚至连少平的好朋友金波都知道他俩可能好上了。但郝红梅有着更远的想法,她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家庭,而孙少平在这一点上是帮不了她的。她瞄准了一个可以帮她的人,浑身透着优越感的班长——顾养民。

爱读书的少平

在第一章里,作者就详细描写了孙少平第一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场景。孙少平从润生的家里借来了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在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少平不平凡——震撼读者的一本书

他这是第一次读世界名著,被书中的人物彻底震撼了。他尊敬主人公保尔,也忘不了可爱的富家女子冬妮娅,他为他们两个人的爱情而感动,甚至忘记了时间,直到天黑了家人才找到他。他当时大概想不到未来真的有一个比冬妮娅还好女孩在等着他。

少平从此迷上了读书,从图书馆里、学校里,只要是能找到书的地方就去想办法读。在来高中之前,他已经看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喜欢《平凡的世界》、喜欢孙少平的可以关注我,我会不断更新相关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