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家暴,明星家暴,名人家暴.....

这个词似乎不只是存在网络,现实时候中时常出现,只是很少愿意向他人提及,不愿向别人承认你遇到了一个错误的人。

《当家暴发生在你面前》,法国达人秀现场两个舞蹈演员以家暴为主题用舞蹈“还原”了一段家暴现场。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舞蹈开场,女演员化了一个带轻微伤痕妆容,她和男演员二人微笑着跟评委打招呼,还在表演前亲了一下,现场气氛温馨活跃。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当音乐响起,画风突变...醉醺醺的丈夫踉跄着回到家,看到穿着睡衣的妻子,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直接推搡。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又使劲把妻子的头扭了90度,妻子生气的转过头。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遇到妻子的反抗,丈夫面露凶恶强行将妻子的脸掰过来。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妻子很快被抓着领子拉了回来,丈夫先是抓着妻子的头发绕了半圈。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又把妻子高高举起,而后摔到地上,丈夫似乎还不满意,拉着妻子的胳膊在地上转了一圈,妻子披头散发倒在地上。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不解气,丈夫又提着妻子的衣服把她拉了起来,摔到地上,这一次,妻子在地上躺了很久。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可这并还没有结束.....妻子又被丈夫抓住衣服拉了回来,她没站稳后退了好几步。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又被使劲摔了出去,她在地板上直接被摔得翻了个身,又是一段时间,她躺在地上没有起来。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妻子想要出去,她试图挣脱并扯住丈夫的衣服,似乎成功跑开了。可再次被丈夫用衣服又一次拉了回来......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2分钟的舞蹈结束了,家暴似乎没有停止。舞蹈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看到后,能够参与到反家暴的行动中来。

现场的评委和很多观众都没有反应过来,然后所有人起立鼓掌,评委“哇”声不断,有观众大喊“太棒了、太棒了”。评委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人们传达有关家暴的信息本身就值得赞扬。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有网友看完后表示,从开始到结尾,完全是哭着看完的,全身起鸡皮疙瘩。也有人想起了自己曾经亲历或目睹过的家暴。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在新闻里看到的家暴远比这段“还原”来的猛烈。而且这样的受害者并不在少数。

根据全国妇联最近针对已婚夫妇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已婚妇女曾经经历过某种形式的家庭暴力。每7.4秒就有一位中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40%的女性杀人案件和家庭暴力有关,每年约有9.4万名妇女因不堪家庭暴力自杀。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看到过这样家暴的报道,片中主角是几位遭受家暴,却不愿离开。

“结婚39年,被家暴39年。年轻时有想过离婚算了,但是他每次一说好话,痛哭流涕的样子总让我觉得他会改,所以每次我都会原谅他。”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刚怀孕那会儿,他喝醉酒回来,拿擀面杖往我肚子上砸,就是往死里砸的那种,说我生个女娃还不如不生。我想着也是,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肚子不争气。”闹了离婚,周围亲戚都来劝我,说女人哪儿有不受男人欺负不受婆婆气的。要懂事,孩子大了他就不会了。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父亲在外面有小三,在家里还总是家暴妻子,妻子一次次的下决心离开渣男,又在丈夫的忏悔中一次次的心软,孩子经常目睹家暴现场在心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他的心性,变得暴躁易怒。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挥不动拳头的父亲向他的母亲跪地忏悔,希望回归了家庭。家庭氛围终于变得平和了。但家暴的阴影并没有因为父亲回归家庭而消失不见。耳濡目染长大的男孩,开始变得暴躁,动不动就会选择动手打骂。打走了3任女友,打散了自己的婚姻。家暴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了男孩身上。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家暴的新闻在全球都存在,巴西男子醉酒后回家殴打妻子,将妻子直接从楼道上推了下去;英国一男子对妻子进行家暴,活活将其打死;美国男子因关于房子的意见不合对妻子残忍殴打。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被家暴的妇女真没用!”

“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要是好好的他干嘛打你”

“打一下多大点事情,夫妻吵架很正常,你就是太作!”,恐吓、精神虐待、经济控制和世俗的偏见煎熬着受害者。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2014年,一份全球暴力成本的报告指出,当年因家暴等人际暴力关系死亡的人数,超越了因战争死亡的人数,战场上每死1人,就会有9人死于家暴等,全球政府每年为了“家暴”须付出约合60万亿人民币。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家暴”不仅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亲人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却是没办法用数字计算的。中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是29.7%-35.7%,其中,有1/4是人格障碍患者,甚至还有些是反社会型人格。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男人打女人叫家暴,家长打孩子一样叫家暴,成年人与幼童的体力悬殊更大。遭遇家暴的孩子在幼时埋下的“施暴种子”,成年后会因为力量上的优势,逐渐让这个种子发芽。

家暴的阴影会跟随人的一生,遇到家暴一定要勇敢离开它,离开任何让你受伤害的地方。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2016年,国家颁布了《反家暴法》,这是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我们是需要被尊重,被信赖和被爱的,要勇敢说不,保护自己去过更好的人生。

乐意传播 平台由2017级榕树伙伴、CFC公益共同策划,旨在专注公益信息传播,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家暴不是“私事”,不存在被打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