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烏得勒支(Utrecht)位於荷蘭中部,是烏得勒支省的省會,也是荷蘭第四大城市。烏得勒支是荷蘭交通系統上相當重要的樞紐,有近二千年的建城歷史,因此雖名列荷蘭第四大城市,但舊城區仍保留了數百年不變的風光,處處瀰漫著一股幽靜沉穩的氣息。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 烏得勒支Moreelse步行橋

雖然荷蘭許多的古城都有自己獨立的運河系統,但是烏得勒支的運河卻更是充滿詩意。築於十一世紀,貫穿舊城區的古運河是烏得勒支年代最久遠的運河,原為防止萊茵河氾濫所挖的壕溝,現在則是遊覽烏得勒支的最佳旅遊景點。烏得勒支運河最大的特色在於碼頭,這些碼頭低於一般的道路、臨水之畔,所以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由運河堤防的階梯而下,站在碼頭上,遠望河流蜿蜒穿梭一座座的拱橋、古老的建築、悠揚的教堂鐘聲與綠意盎然的所構成 的美 景,讓人有" 沿 溪行、尋桃林 " 的衝動。碼頭緊鄰的運河堤防以前是一間間相隔的倉庫,大部分是提防上的人家所有,這些倉庫大部分都已經改成酒吧、餐館或咖啡廳,天氣晴朗時,碼頭也變成露天咖啡廳最好的地點。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 烏得勒支Moreelse步行橋

如果說,烏得勒支的運河是她的歷史風韻,那麼這裡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停車場,這也是烏得勒支現代風韻的體現。

在歷史上,荷蘭人就是狂熱的自行車手。如今自行車被認為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這種熱情又進一步增強。新的自行車類型,例如所謂的電動自行車的引入,十分有助於大眾運輸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自行車和公共交通樞紐相結合的出行方式,所以,在荷蘭,也就越越來越多的公共交通樞紐為熱愛自行車的人們提供了廣泛且便利的公共設施。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 步行橋

其實,早些年間烏得勒支的古運河也被破壞得很慘,後來市政府和公民認識到了運河的歷史意義和重要性,進行了大面積的改造。比如,在烏得勒支中央車站區進行了重大改造。為了治癒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進行的“現代化”留下的傷疤,為該地區增添新的功能,烏得勒支中央車站被指定為最終要成為活力和友好的市中心的一部分。為實現這一目標,內城高速公路被更加溫和的街道所取代,歷史悠久的運河也被大面積恢復了。此外,曾經由火車站和Hoog Catharijine購物中心組成的巨大的現代主義建築也被拆開,用來建設新的公共街道和廣場,以及一個自行車停車庫。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 自行車停放廳

這個自行車停車庫就是本文的重點。停車庫是位於烏得勒支中央車站下建造的一個三層樓的大型自行車停車庫,這條新的街道Stationsallee是一條主要針對行人的街道,通過30米寬,6 米高的樓梯到達廣場。車站和購物中心的入口都位於這個廣場。一個巨大的標誌性天篷是廣場的標誌。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 步行橋

三層樓的自行車停車場就位於廣場下方。設計考慮了三個目標: 便利、速度和安全。在這種規模的停車設施中,為了實現騎行者能夠一直騎到他們的停車位,停車道與自行車道分離,以確保停車場用戶不會妨礙騎行人的通過。而且,在自行車道旁邊留有安裝和拆卸的空間。適度傾斜的斜坡連接不同樓層的停車區域,牆壁用顏色加以區分,給用戶指示路線,電子信號指示免費停車的位置。其他設施,如自行車修理店,自行車出租店和幾個樓層管理者用來解決用戶的各種需求。

樓梯間和隧道直接連接到高架廣場,主要航站樓和平臺。樓梯間位於中庭內,由玻璃屋頂覆蓋,確保良好的朝向和充足的日光。外牆的大窗戶可以讓用戶看到平臺和公交總站。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烏得勒支的歷史風韻和現代設計


> 自行車停放廳

這個建築絕不僅僅是烏得勒支的基礎設施,也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令人興奮又驚訝的建築風格。騎著自行車穿越車庫已成為一種獨特的體驗: 這不僅僅是城市日常生活平凡的一部分,也變成了一件具有吸引力的有趣事情。

今年,自行車停放區才完全完工,據說可容納13,500輛自行車,這一數量打破了世界紀錄。

現代設計讓城市生活充滿希望和精彩,但正是對於傳統的追溯,才有了荷蘭人的警醒。一昧地追求“現代化”反而讓我們失去了更多,但在保留和珍藏意義之上的“現代化”定將為我們帶來不可估量的生活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