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A股地圖:從五個維度認識3000多隻股票

我們經常把國內股市叫A股市場,其實除了A股還有B股,只不過B股市場主要面向境外,是用美元和人民幣交易。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主要了解A股市場就可以了。A股市場1990年建立,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經超過3500家,總市值超過50萬億元。即便是最專業的投資人,可能也沒辦法對每隻股票如數家珍,但我們可以從幾個維度入手,分門別類的認識一下這3500多隻股票。

中國式A股地圖:從五個維度認識3000多隻股票


第一個維度:上市場所


從上市場所來看,可以分為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未來將會推出的科創板。為什麼要分好幾個板塊呢?這主要是為了針對不同類型企業設定不同的規則,比如創業板和未來的科創板主要針對新經濟企業,他們的上市門檻要比主板低很多,主板要求近三年利潤不低於3000萬,而創業板只需要近兩年利潤不低於1000萬,如果只有主板,現在很多創業板的公司當時根本上不了市。但現在創業板的條件也還是無法完全適應新經濟的需求,比如很多優質的互聯網公司初期根本滿足不了盈利要求,連創業板都上不去。這也是中央力推科創板並採用註冊制的原因,這樣當年那些像BATJ一樣的獨角獸就不用離家出走了。

主板門檻最高,以大型藍籌公司為主,分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碼以60開頭)以及深交所主板(股票代碼以000開頭)。能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多為市場佔有率高、規模較大、基礎較好、高收益、低風險的大型優質企業。主板的上市公司共1883家,佔A股的52%,其中上交所有1439家與深交所有444家。總市值高達38.7萬億元,佔比76.5%,其中上交所32.9萬億元,深交所5.8萬億元。目前主板整體市盈率在12-14倍,市淨率在1.3-1.6倍。

中小板門檻略低,主要是一些沒有達到主板掛牌要求的中型穩定發展公司,股票代碼以002開頭,在深交所交易。這裡大多是即將或已進入成熟期、盈利能力強、但規模較主板小、成長性比主板強的中小企業。目前中小板上市919家企業,總市值有7.6萬億元,市盈率25倍,市淨率2.3倍,也就是說比主板估值要高。

創業板2009年才設立,門檻最低,以創新型成長型的中小企業為主,屬於深圳交易所裡的一個板塊,股票代碼是以300開頭。這裡的企業自主創新和成長型高,但也因此風險相對較高。目前,創業板上市734家公司,總市值為4.2萬億元,市盈率43.6倍,市淨率3.1倍,遠遠高於主板和中小板。

可以看出,從主板到中小板到創業板,企業上市門檻越來越低,成長性越來越強,是我們適應新經濟的一個必然趨勢,未來的創業板會進一步放寬門檻,以便讓更具成長性的獨角獸可以在A股上市。


中國式A股地圖:從五個維度認識3000多隻股票

第二個維度:行業結構

從行業結構來看,市場上有很多行業分類方法,包括證監會、申銀萬國、中信行業分類等。其中證監會的標準比較簡化,只有19個一級行業,中信的分類比較細緻,有29個一級行業。相對常用的是申萬分類,按照這種方法,股市共分為28個一級子行業,104個二級子行業。接下來我們就從市值、估值和風格這三個維度來認識一下這些行業。

首先看一下各行業的市值,市值最大的是銀行、非銀金融和醫藥生物板塊,銀行是9.3萬億元,非銀金融是4.5萬億元,醫藥生物是3.4萬億元,可以看出金融還是A股的第一大板塊,光工商銀行一家的市值就接近2萬億。市值最小的是綜合、休閒服務和紡織服裝,分別是2252億元、3341億元和4142億元,這都是一些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輕工業,所以規模都比較小。

然後看一下各行業的估值,估值一般看市盈率,也就是股價除以盈利,反映的是股價和實體相比到底貴不貴。市盈率最高的是通信、國防軍工和計算機,通信板塊的市盈率為105倍,國防軍工的83倍,計算機的46倍,計算機和通信屬於大家常說的TMT,成長性比較強,所以大家願意給他一個高估值,當然,這些板塊風險也比較大,比如樂視估值曾經超過100倍,事後證明是高估。軍工板塊估值高主要是因為行業太特殊,不是完全市場化的,所以相對稀缺,這些估值的邏輯我們在後面的課程中會具體給大家講解。市盈率最低的是銀行、鋼鐵和房地產,銀行是6.6倍,鋼鐵是6.7倍,房地產是9.2倍,幾乎是高估值板塊的十分之一。為什麼這幾個板塊的估值這麼低呢?其實聽名字大家就應該有感覺,這些全部是非常傳統的行業,他們可能要很賺錢,但是未來盈利的增長性是不足的,典型的就是銀行,比如農業銀行高峰時候一年利潤增長近50%,而這幾年基本是個位數,甚至零增長。

最後看一下各行業的風格,

可以分成5種風格,包括週期性行業、成長性行業、消費類行業、金融類行業和穩定類行業。週期性行業是一些和國內或國際經濟波動相關性較強的行業,典型代表是鋼鐵、煤炭以及工程機械,船舶等,共1161只成份股,目前總市值為12.1萬億元。成長性行業多為高新技術和科技類企業,共1131只成份股,目前總市值為9.8萬億元。消費類行業包括家用電器、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共686只成份股,總市值為8.2萬億元。金融行業共222只成份股,總市值為15.5萬億元。穩定類行業主要是大型多元化的控股集團,共200只成份股,總市值為3.8萬億元。總的來說,金融類行業的市值規模最大,而週期性行業的企業數量最多。


中國式A股地圖:從五個維度認識3000多隻股票

第三個維度:個體公司

從個體公司來看,A股市場的市值集中度在不斷提升,頭部化現象明顯。我們以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為例,來看A股市場的集中度。滬深300指數是300只在滬深兩市上市的成份股,是流動性強、規模大的代表性股票。而上證50指數的樣本股是上交所上市的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 只股票。滬深300成份股總市值為29.1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58%。滬深兩市一共有3500多家上市公司,這300家的市值就佔了58%。其中銀行成份股佔總市值18%,體量遠超其他行業。再看上證50指數,上證50成份股總市值為16.4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33%。這意味著主板中質量最優的50家公司市值佔據了整個市場的1/3,頭部化非常明顯。


中國式A股地圖:從五個維度認識3000多隻股票

第四個維度:市場參與主體

從市場參與主體看,股票市場中主要有證券發行人、投資人、中介機構、監管機構和自律性組織等。股票的發行人也就是上市公司,投資人也就是股票市場上的股票買家,門檻很低,類型包括機構投資者、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散戶等。中介機構也就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評估機構等,在股票發行和上市後的公司年報、財務報告都需要它們來確認,此外還有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主要負責股市的賬戶登記結算等。監管機構主要就是證監會,自律性組織最主要的就是中國證券業協會。從市場機構來看,可以分為買方和賣方。買方也就是證券市場上股票的買家,一般特指基金、保險等機構投資者。賣方則是指證券公司,他們在開展經紀業務的同時,為機構投資者提供研究服務,我原來所在的券商研究所就是賣方。

中國式A股地圖:從五個維度認識3000多隻股票


第五個維度:資金結構


從資金結構來看,A股市場中個人投資者佔比很高。從資金結構可以看出股票市場中各方的力量。一般越是成熟的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佔比就越高,比如美國機構投資者佔比就接近90%,散戶比例很低。而我國股票市場則非常不一樣。截至2017年底,我國股市散戶投資者佔比高達42%,一般法人佔比27.5%,國內機構投資者合計佔比19.5%,中央匯金和證金公司等佔比5.5%,R/QFII佔比2.1%,陸港通北上資金佔比1.4%。中央匯金和證金公司很大程度上也是國家隊的代表,而R/QFII則主要是外資,陸港通北上則是港澳臺資金的代表,不過其中也有部分大陸資金從這通道繞一下限制來投資A股市場。

本文節選自喜馬拉雅FM《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的股票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