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實屬迫不得已,他其實是在等一個人,只是最後沒等到

荊軻,生卒不詳,戰國時衛人。喜愛讀書擊劍,被燕國太子丹善待,尊為上卿,領受太子丹送予的車騎美女。後,荊軻攜帶秦亡將樊餘期的頭及燕督亢地圖拜謁秦王,內藏淬毒匕首,企圖刺殺秦王嬴政。刺殺行動失敗,被嬴政誅。

荊軻刺秦王,實屬迫不得已,他其實是在等一個人,只是最後沒等到

在高漸離的琴聲和易水河的寒風中,荊軻上路了。他知道,這是一條不歸之路,但是他依然從容赴秦。他為什麼答應太子丹的要求去刺死秦王?他的行為反映了什麼個性和心理?這些問題引起了歷史研究者濃厚的興趣。

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軻(?-公元前193)本是衛國人,其先人乃是齊國人,後來秦滅衛國,他逃亡到了燕國。在燕國,荊軻不被當局者重用,整日在市井放歌縱酒,酒醉之後往往與好友高漸離等相對而泣,旁若無人。根據史料的記載,荊軻“好讀書擊劍”,“雖遊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也就是說,荊軻更是一個有學問的沉穩之士,決非一介山野莽夫。至於他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過殺人的營生, 歷史上是毫無記載的。後來燕太子丹找人行刺嬴政,首先找到田光,田光因年老力衰,故而推薦了他門下的荊軻。荊軻起初推辭過, 但太子將他尊為上卿,給予他極為優厚的禮遇。荊軻本打算再等一個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國,但因太子催之甚急,只得帶領秦舞陽離燕赴秦, 慨然踐諾。

荊軻刺秦王,實屬迫不得已,他其實是在等一個人,只是最後沒等到

在很多人的眼裡,荊軻是一個具有大俠膽識,又渾身充滿正義感的英雄。但在史學家眼中的荊軻並非如此簡單。韓兆琦先生認為:“荊軻是一個武藝高強、俠肝義膽的勇士,他刺秦的義舉來自他對強秦的國仇家恨,也是他爭取自己的生存權的最後一搏。他與燕國不沾親帶故,如果說燕太子丹要刺殺嬴政有其報私仇的成分,那麼,荊軻的目的則是出於為救六國人民的俠義之心。” 太子丹開始並沒有重用荊軻,甚至後來讓他去刺秦,也沒有完全理解和信任他,所以,荊軻並非要“為知己者死”, 他的行為的價值不在於個人義氣,而在於他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荊軻刺秦王,實屬迫不得已,他其實是在等一個人,只是最後沒等到

但是,也有不少史學家認為,荊軻並沒有那麼高尚無私。張傳璽先生就認為:“荊軻處在一個個人主義的時代,他被一種‘義’的觀念所驅使, 雖然他的確勇敢,但他的‘義’畢竟是個人的小‘義’, 而秦始皇的統一大業才是大‘義’。因此我認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人物的高度。”陳成軍先生的見解非常獨特,他說:“荊軻甚至是不具備做刺客的能力和本領的。事實上,荊軻應該更是一個戰國時期常見的縱橫之士,他喜歡讀書,善於遊說,有一定的學問,可以說他是個俠士,但他不是一個武夫。”根據這個觀點,陳成軍合理地解釋了荊軻為什麼開始婉拒太子丹讓他刺秦的要求,後來又一拖再拖。“他是在等一個真正的刺客,一個有能力行刺的武士。但是太子丹不容許他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只好和舞陽一起去,而舞陽只是一個在市井中殺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大殿裡自然嚇得變了色。而荊軻只得自己來扮演這個他並不願意扮演的角色。”

荊軻刺秦王,實屬迫不得已,他其實是在等一個人,只是最後沒等到

不管荊軻會不會武功,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刺客,幾千年來,在人們心中他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僅僅讓人佩服,還讓人深受感動和震撼,荊軻就是這麼一個讓人落淚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