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彩一生總是百年難言盡,原因竟不只因為他是民國四川大地主

地主是指自己家庭擁有土地,而家庭成員不參加勞動,靠僱傭農民使喚,並收取土地稅收的人。在民國時候劉文彩雖然在四川富人榜中進不得前三十強,但論出名非劉文彩拿第一不可。

劉文彩一生總是百年難言盡,原因竟不只因為他是民國四川大地主

劉文彩四川大邑安仁鎮人,字星廷,劉文輝之兄,侄兒為劉湘。在1920年的時候,劉家不過是田產不過100畝的鄉下小地主而已,但是從1921年其弟當上川軍旅長,駐紮敘府開始,短短20年後劉文彩就擁有12000餘畝的田產,公館29個,當鋪5個,銀行字號22處的四川大地主。

劉文彩一生總是百年難言盡,原因竟不只因為他是民國四川大地主

從其起快速發展起來,可以看出劉文彩的聚財充滿橫徵暴斂,比如川南地區開徵的捐稅就達150多種,什麼傷兵亡友費、娛樂稅,最奇葩的居然還有廁所捐、鋤頭捐等等腦洞大開捐稅項目,而對不種大煙的農民就得收懶稅。劉文彩每年在當地只是稅銀就能進賬千萬元。

除了腦洞大開的稅收外,還有預徵收田賦稅,到1932年的時候宜賓的農民就被徵收了25年後的田賦稅。

當然經營大煙也是其大收入,除了當地的大煙經營,雲南地區三分之一的大煙也被其控制。而開金融,囤積奇貨高價出賣更是拿手手段,像常用的當歸、天麻、川芎等被買斷後售賣,牟利最高達百分之八十。

到1932年時候,劉文彩退出宜賓,回老家安仁時候,居然需要20多艘船運送十多年搜刮的財物回老家。而留給宜賓人民最後的記憶是劉文彩打門捐的20萬銀元。

劉文彩一生總是百年難言盡,原因竟不只因為他是民國四川大地主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惡霸大地主,雖然劉文彩的故事已經結束了多年了,但是後來總有為其證言好人的事列。先不說是否有水牢、財產數目達到那麼多、或因為修了中學、建了公路、開堰引水等等,甚至享受了他的恩惠的事列,就看短短的十年能從敘府搜刮大量財物衣錦還鄉就能說明他的人生。

雖說他是舊時代大地主的代名詞,但對於曾經那片苛捐雜稅下的人民,又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