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會館》主創粵西採風 廣東傳統“春班”火熱上演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粵劇藝人鄺新華等人的組織下,粵劇八和會館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作為當時廣東全省粵劇行業的中心機構和藝人集中地,其建立在粵劇發展史上起著里程碑的重大作用。

今年,一部以“八和會館”為創主題的大型粵劇新作將被搬上舞臺,作為廣東粵劇院2016年最“重頭”的項目之一,目前已進入劇本創作階段,廣東粵劇院邀請到國內著名劇作家、中央戲劇學院教授黃維若擔任編劇,該劇也得到了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廳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日前,黃維若一行前往廣州八和會館、紅線女故居、陳家祠、順德和佛山粵劇博物館等地參觀,並深入粵西吳川、化州等“春班”最為活躍的地區採風。

宏觀背景融合市井百態

清朝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因為反抗戲捐並率領藝人豎旗起義,清政府為此遷怒廣大粵劇藝人並禁演粵劇。清光緒年間,粵劇藝人鄺新華經過十餘年經營,經清政府允許,成立了粵劇藝人行會組織八和會館,粵劇在經歷了30多年的劫難之後,最終重又起色。

可以說,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的精神祖屋,而它的成立也帶動了香港、新加坡、美國舊金山等地成立分會館,讓粵劇進入到一個新的興旺期。但遺憾的是,目前還尚未有一臺全面展現八和會館歷史以及當時粵劇藝人生存狀態的粵劇舞臺作品問世。為此,當黃維若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在欣喜的同時也倍感壓力。

“八和會館建於光緒十五年,它對粵劇藝人的作用無庸置疑,但又絕不限於粵劇界,它的誕生是嶺南文化和廣東政治、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在黃維若看來,八和會館的“社會化生產”當時已經非常強烈。

但黃維若也強調,雖然是將八和會館放置在一個宏大的背景下,但市民文化卻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如同老舍的《茶館》中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市民生活的切面,粵劇《八和會館》也將是一幅明清廣東民間‘風俗畫’。想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在保證主題昇華的同時內容接地氣,這次我來到粵西,看到的如年例、飄色、春班等這些最傳統的市民春節生活都相當原汁原味,未來都將有可能融入到劇目的創作中。”

在粵西,黃維若發現,粵劇“春班”的觀眾依然以老年人居多,但他希望粵劇《八和會館》的觀眾能有更多年輕人的加入。“我們不去塑造一個老派的行業領頭人的形象,而去多寫一寫年輕戲劇人的生活。當下吳川當地有100多個粵劇劇團,多數是民營的,演員都非常年輕有活力,但同時也面臨著資金不足、市場萎縮以及娛樂文化衝擊等各種困難,他們的心態都是可以移植到劇目創作當中。”

創作粵劇鼓勵創新

此次擔任粵劇《八和會館》劇本創作的黃維若是湖南長沙人,雖然此前獲得國內外劇作類獎項頗多,但從事粵劇劇本創作卻是他的“第一次”,“粵劇的唱詞已有固定格式,我對其進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手段。同時,為了保證其韻味,該劇的導演、作曲一定是懂得粵語的。”

廣東粵劇院院長丁凡對《八和會館》的創作充滿信心,他表示,“這一次,粵劇前輩都與黃老師進行了多次溝通,他們還一起到粵劇福地順德、粵劇之鄉吳川等地參觀採訪,深入瞭解廣東民俗文化風情,黃老師還向粵劇業內從業者請教粵劇發展歷程和藝術特色,相當謙虛。《八和會館》的創作是一次集體合作,起點雖高,但絕對不會丟失粵劇傳統韻味,這是基本。”

記者瞭解到,該劇劇本創作計劃在今年8月完成,後期導演、舞臺設計以及音樂創作絕大多數都將交給對粵劇有深入瞭解的主創,“它不會超出粵劇規範。”黃維若說。同時,採風結束之後,他還將繼續收集1889年前後粵劇藝人生活的更多歷史細節、廣東當地的民情風俗和市井百態,“正如粵劇藝人很多忠孝節義等觀念都來自於戲本身一樣,唱戲、演戲、看戲都是一種傳播和教育,我希望呈現出來的這臺粵劇,是一臺不受地域限制、全國觀眾特別是年輕人都能夠喜歡並有共鳴的作品,真正能將‘八和精神’傳達出來。”

粵劇春班粵西受歡迎

粵劇之鄉吳川是南派武功戲的發源地,粵劇文化藝術群眾基礎雄厚。城鄉年例期長,演出點多,每逢過年過節請粵劇唱大戲成為最常見最隆重的節目。“村村做大戲,處處鑼鼓響”是“粵劇之鄉”的最好寫照。

記者從吳川市文廣新局局長肖康玉處瞭解到,今年春節期間該市1529條自然村,共有60多個文藝團體與吳川城鄉訂戲1600場,訂戲金多達2500多萬元。

22日晚是元宵節,由廣東粵劇院一團帶來的傳統粵劇劇目《范蠡獻西施》在化州黃槐垌村舉行。今年優化整合後的廣東粵劇院旗下兩個演出團於1月下旬開啟了忙碌的猴年春班之旅。丁凡介紹說,兩個演出團共接到40多臺演出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元宵節當晚演出所在的化州市楊梅鎮黃槐垌村已是連續九年“買斷”廣東粵劇院一團農曆正月十三至元宵節的演出檔期。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吳川每年都舉行“春班”訂戲會。自2012年始,吳川把訂戲會辦成粵劇文化藝術節。當前國內戲曲市場漸漸滑向低潮,吳川卻年年“柳暗花明”,每年均有80至130個文藝團體前來展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