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英:我的粵劇人生 獨家訪問香港八和會館理事羅家英先生

羅家英:我的粵劇人生 獨家訪問香港八和會館理事羅家英先生

記者:對於很多內地的觀眾來說,熟知您都是從《大話西遊》裡的唐僧開始的。您最近的工作安排是什麼?還有拍電影的計劃嗎?

羅家英:我的工作是分內地和香港兩邊的。在內地就拍電影電視劇,香港主要就是粵劇,排戲、教教學生。大概在內地的時間是1/3,剩下的時間都在香港。

記者:聽說您在香港基本上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粵劇當中,那麼您每天如何安排?羅家英的粵劇人生是什麼樣的?

羅家英: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會盡量留在香港,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學生,跟他們一起排戲,研究研究,把我懂得東西傳給他們,讓他們好好地學習。因為香港最近這五六年,粵劇有一種復興的趨勢。大家對粵劇越來越關注,政府對粵劇也比較尊重,感覺這種本土的藝術,應該保留下來,所以說粵劇這幾年發展的不錯。

羅家英:我的粵劇人生 獨家訪問香港八和會館理事羅家英先生

記者:您所說的復興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羅家英:現在香港有很多年輕人,包括一些四十歲左右的人,二十多歲的人也有。他們唸完書了,就會去接觸一些粵劇,對粵劇很有興趣。很多粵劇演員都是業餘的,後來他們越來越感興趣,並且再後來有了油麻地戲院,所以他們就不幹其它的,專門來表演粵劇。比如我們這裡有一位青年粵劇演員謝曉瑩,她就是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工作投入到粵劇表演當中。他們對粵劇的愛發自內心,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大。他們經常會自己找機會去演出,每個人都是自動自發地尋求表演機會,所以香港幾乎每一天都會有粵劇在上演。並且專業演員和業餘演員一起去表演,業餘演員並比專業演員差,他們的水平也非常的高。

記者:或許對不少四川的年輕人來說,在業餘時間去觀賞戲劇是一件不太經常發生的事情。

羅家英:這不只是在四川,在很多地方,你讓年輕人去看看崑曲、看看潮州戲、看看河南豫劇、京劇……就算在廣州,你讓年輕人去看看廣州的粵劇,年輕人都會覺得:太長了,太悶了,太古老了,我不喜歡看。這個心態就跟我們香港五十年前差不多,五十年前許多香港人也會說:粵劇太古老了,你不要學了,不要唱了。但是經過五十年六十年之後,粵劇還是很平穩地紮根在了香港,而且在慢慢地走向一個社會比較關注的平臺。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它是藝術,是本土的藝術,雖然是古老,但是它有很多傳統的東西,這種傳統的東西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很多香港人年輕的時候喜歡唱流行歌曲,唱外語歌,唱西方的歌劇,看芭蕾舞,看彈鋼琴拉小提琴。但現在不同了,他們會去想這是外國的東西,雖然是很好很有藝術性,但是我們粵劇也不差。比如我們劇本里面蘊含的文化,都是高深的文學;還有我們的表演,我們的唱詞裡面的故事內容都非常打動人心。還有流傳下來的表演方法都非常深刻地刻入了演員的內心和腦海裡。還有我們的服裝化妝都很漂亮,基本上整套都是藝術的傳統。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人回來支持我們的粵劇,覺得不要把它丟掉、不要放掉我們的傳統。現在香港的情況是年輕人喜歡粵劇,而從前的那些年輕人更喜歡粵劇。我們會重點向四十歲以上的人推薦粵劇,因為四十歲以上的人,生活都比較安定,工作也比較安定,生了孩子了,什麼都比較安定,他們可以安靜地坐下來去欣賞這樣傳統的古老藝術,他們會越看越有味道。我始終覺得,戲曲藝術裡面包含了歷史,包含了文化,還包含了許多值得保存的東西,所以說它才能夠一直流傳下來。

羅家英:我的粵劇人生 獨家訪問香港八和會館理事羅家英先生

記者:在我們的印象中,您彷彿一直是大話西遊裡唐僧的形象,但今天跟你聊粵劇,看到您態度非常的嚴肅認真,跟我們之前的印象判若兩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差呢?

羅家英:對呀,我跟我老婆在聊天的時候她就說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都是吊兒郎當的,但是一談到粵劇就很認真,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可能是一種心態吧,因為我爸爸也是唱戲的,我的上幾輩有很多都是唱戲的,傳到我這一代,我算是最後一個人。我是姓羅的唱粵劇的最後一個人,而且我現在已經七十歲了,所以我很著急,怎麼樣把我的東西再傳下去。

記者:其實四川和香港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本土戲劇,屬於自己的本土藝術,四川的本土戲劇就是川劇。你認為香港粵劇的發展有什麼可以讓四川借鑑的嗎?

羅家英:兩個地方不太一樣,在香港我可以對民眾進行宣傳,進入到學校裡,讓小朋友對粵劇有興趣。比如我們會把戲服帶到學校裡,很多學生在看到戲服的時候就會覺得,你們的衣服很好看啊,很典雅——讓他們有一個直觀的印象。還有讓他們開口試唱一下,他們會覺得很上口,很容易唱,後來就慢慢地接受了,這樣就一步一步地讓粵劇走進了他們內心。

羅家英:我的粵劇人生 獨家訪問香港八和會館理事羅家英先生

記者:你一般會教他們唱哪兩句呢?能給我們唱唱嗎?

羅家英:比如我先教你唱一句。“落花滿天蔽月光”。(唱)

記者:聽起來感覺就像粵語歌曲,跟我們印象中的戲劇腔調不太一樣。

羅家英:我們是兩種的,你先學這種普通的腔調,然後再加入我們粵劇中的梆子、二簧這些東西,然後才是學習戲劇的腔調,不要一進來就教最深奧的東西。要一步一步地讓他們沉迷進去,這樣才會對粵劇有更深刻的瞭解。其實卡拉ok都有粵劇啊,在四川我都經常唱,我在成都唱卡啦ok我唱過。推薦你一首,《分飛燕》。很好聽。比如你們過年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很歡樂的小調,這種就是廣東音樂的代表,廣東音樂都是比較輕快、比較開心的,所以有人說廣東音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輕音樂。這種輕音樂就是我們廣東粵劇裡面的小調,戲曲裡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來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四川廣電全媒體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