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在網劇懸疑類型扎堆,卻面臨同質化焦慮和男頻出圈難題的當下,《古董》具有其相對的創新意義:一方面試圖以對於觀眾而言更新奇的“古董鑑寶”為背景去消除題材同質化的審美疲勞,另一方面則通過增強人物豐富度和情感連接,去尋找懸疑題材在大眾層面中,年齡和性別比例新的平衡。

作者 | 周琦

連原著作者馬伯庸也沒有料到,劇版《古董局中局》會給他帶來如此多的意外。

在劇集上線第二天,這位在微博擁有449萬粉絲的大V發佈了千字劇評,提到劇中最令他糾結的是對於兩位男主角許願、藥不然與原著相反的設定。但沒過多久,他又馬上更新道:“被打臉了,二三集的藥不然居然迴歸原著人設了,合著第一集是裝高冷麼?!”

事實上,自《古董》開播以來,馬伯庸不止一次地表示過對劇集改編和主演夏雨的讚賞,並開玩笑地表示,這部“老少通吃”的劇集給自己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新增了不少“長輩粉”,“我媽居然跟我說什麼時候有許願這麼孝順就好了”。

近兩年,包括《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等在內的多部馬伯庸小說都已經進入影視化的不同階段,《古董》作為他備受關注的作品,12月26日在騰訊視頻上線後,其豆瓣評分達到了7.6分,是今年以來懸疑類網劇的最高分。“節奏、畫面、演技都值得吹爆。對原著改編也很恰當,可以可以。”豆瓣獲贊最高的評價這樣寫道。

對於《古董》的導演五百來說,這已經不是他執導的第一部懸疑網劇。此前,他和他背後的五元文化曾操刀過《心理罪》、《滅罪師》,以及去年最大的爆款《白夜追兇》等網劇。“這部劇是以古董為背景,再在原著的基礎上對懸疑元素進行了強化,這是以前市場上都沒有過的。”五百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

一定程度上,在網劇懸疑類型扎堆,卻面臨同質化焦慮和男頻出圈難題的當下,《古董》具有其相對的創新意義:一方面試圖以對於觀眾而言更新奇的“古董鑑寶”為背景去消除題材同質化的審美疲勞,另一方面則通過增強人物豐富度和情感連接,去尋找懸疑題材在大眾層面中,年齡和性別比例新的平衡。

而對於《古董》背後包括騰訊影業、五元文化和壹加傳媒在內的出品方來說,現在需要思考的是,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觀眾喜好迅速變化的前提下,如何藉由《古董》這一垂直類型的單點突破,形成一套可持續、可複製的商業劇集創新模式。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試著忘掉原著”

繼南派三叔之後,馬伯庸成為近兩年影視市場中新一代批量化IP的製造者:《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龍與地下鐵》等作品都相繼宣佈啟動影視化改編,銷量破百萬的《古董局中局》系列也不例外。

2015年前後,國內影視行業正瘋狂爭搶網文IP,不少影視公司以高價拿下版權,卻在影視化時被卡在劇本開發階段,這一現象在男頻小說上尤為明顯。與之相比,《古董局中局》卻顯現出優勢。

一方面,以古董鑑寶為背景的故事在網劇市場尚屬“新物種”,其神秘性對市場有天然吸引力;另一方面,原著本身的文學性和完整度較高,在足夠尊重歷史文化細節的同時,能創造出有趣且具有真實感的故事——這使得小說在影視化過程中的難度大大降低。

也因此,早在2016年時,騰訊影業和壹加傳媒就拿下了該小說第一部的版權,決定聯合進行網劇開發,由壹加傳媒作為承製方。不久後,導演五百和他創立的公司五元文化也加入進來。

儘管如此,原著小說在影視化路徑中依然面臨不少難題。比如,書中進行了大量關於鑑寶知識的描寫,在視覺呈現上略顯枯燥。同時,對於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連接也相對薄弱。

最快抓住觀眾的方式是加強懸疑元素,這意味著敘事結構的打散重構。原著中,主角許願的爺爺蒙受冤屈的情節相對靠後,但在改編後被放在第一場戲,此後緊接著牽連出疑點重重的佛頭案。“每一步的劇情推進都由一個古董的符號化的東西去層層揭密,讓觀眾感知到這個事一定不對,後面一定有懸念。”騰訊影業製片人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解釋說。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但由於改編難度較大,一開始懸疑並不是團隊主要的改編方向,直到五百團隊的加入。“懸疑才是劇情的強推動力。”五百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最終的調整思路是以懸疑為主線,古董相關的內容則用於營造奇幻氛圍,呈現傳統文化,讓觀眾有獵奇的快感。

配合敘事結構的調整,人物的臺詞和表演細節也需要小心埋下伏筆。五脈家長聚首這一重場戲從原著中相對靠後的位置被調整到第一集,通過一桌老戲骨推杯換盞間的別有深意,暗示陳年舊事和各自背後的動機,埋下佛頭案主線之外的懸疑線索。

為了強化懸疑感,在調查佛頭案主線之外,還設置了兩條副線:五脈中各家族的利益、情感糾葛,以及調查老朝奉身份,各線索彼此交織才能達到需要的劇情濃度。

另一個需要補足的是原著中相對薄弱的人物塑造和情感線索。馬伯庸曾在此前的採訪中坦承:“我不會寫言情、不會寫女人,難得寫上幾段,總被嘲笑是‘直男的想象’。”

但在五百看來,“劇情張力就在於人物情感。只有先立住人物,觀眾才會一步步被人物的命運和選擇代入劇情中。”為了產生更多的人物情感互動,原著中一人的冒險故事被改為四人冒險,由單線敘事改成了最多的時候三條敘事線同時進行。

“在四人的冒險中,主角之間的關係是慢慢建立的,既是同盟又各有各的心思,既有情感又有提防,也就是所謂的局中局。”五百說。同時,為了避免情感線淪為“包辦婚姻”,《古董》中的情感線融入主線劇情中,每一次冒險都推動著情感的升溫。

在五百看來,人物形象正是在彼此價值觀的碰撞,在各人不同的選擇中愈加鮮活。劇中性格正直率性的黃煙煙面臨家庭命運和情感的兩難選擇,藥不然也同樣揹負著家庭傳統和自我的抉擇。“希望通過他們的選擇和轉變引導正向的價值觀,我們這裡沒有真正的壞人。”上述製片人說。

從二十多萬字的小說到四十多萬字的劇本,劇本打磨耗時一年。從目前的反饋來看,《古董》的改編在保留原著鑑寶文化和人物主線的同時,初步完成了懸疑劇內容的局部創新,以及不同年齡和性別觀眾的口碑平衡。

“昨晚一口氣看到12集,我把他當做一部新劇來看,試著忘掉原著,其實是真的忘了大半。”在馬伯庸劇評微博下的一條熱評寫道。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放棄“大IP+大流量”

作為一部上億投資的頭部IP劇,《古董》需要一個在創作能力和操盤經驗上都具實力的操盤者共同推動。

2017年3月,在騰訊影業牽線下,壹加傳媒CEO、總製片人孫合彬拿著初版的劇本找到導演五百。當時《白夜追兇》還未上線,但已成功打造《心理罪》、《滅罪師》、《畫江湖之不良人》等多部懸疑網劇的五百已經被行業認可。

看過劇本後,五百很快決定加入,公司五元文化也成為項目的出品方之一。“我選的題材都是別人之前不選的,古董這個題材很新,而且可以表現中國傳統文化。”這讓五百看到在創作和市場層面突破的潛在可能。

在確定參與後,五百找到同為弧光聯盟的導演餘慶聯合執導。“我之前看過餘慶拍的作品,他對於懸疑題材有很強把控力。”二人的合作延續了五百此前帶新人的經驗,由余慶專注創作,五百則負責控場、人際溝通等所有外圍工作。

在當時,“大IP+大流量”的組合依然是市場主流,同期籌備的不乏《贏天下》《扶搖》《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大劇。但《古董》卻並非如此,“相對來講,這個小說的文學性更強一些,所以我們一開始走的就是輕量製作的路線,主打劇的質感,而非一味追求流量。” 騰訊影業製片人表示。

《古董》的選角和製作均延續了這一思路。

夏雨是最先被定下來的演員之一。他不僅17歲就成為威尼斯電影節史上最年輕影帝,還多次出演古董行老闆的類似角色,而最令原著粉期待之處在於,馬伯庸曾透露,在寫作時兩位男主角就是以《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馬小軍為原型。

此外,夏雨還給劇組帶來了驚喜。在劇中,為了增加鑑寶環節的可看度,特意請來曾獲金馬獎的《天下無賊》、《大魔術師》等影片的動作指導江道海進行動作設計。“我們想在鑑寶的時候,雙方手裡是有動作的,這樣拍出來會很炫。”該製片人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由於夏雨擁有近景魔術這一特殊技能,劇中許願用一根棉線鑑定印章真偽的絕活“懸絲診脈”就是由其本人出演,“因為也找不到替身能比他的手上功夫更好了”。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在劇中扮演“藥不然”的喬振宇也曾是網友和小說粉極力推薦的人選。此外,曾主持鑑寶類節目《天下收藏》的王剛,多次飾演皇太后的呂中,83版黃老邪的扮演者曾江等老戲骨也受邀參演。

“不用流量的原因不是錢的問題,是他們無法安排時間的問題。這次用的幾位主演,都是160天給了全程。”五百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演員表演的專業度和劇集的拍攝品質。

對於古董相關知識的考究也貫穿《古董》的劇本創作、拍攝和製作全程,最大限度地保證每個設計橋段的背後都具有可經推敲的史實依據。一個小插曲是,根據報道,在孫合彬首次向王剛發出邀請時曾被其斷然拒絕,理由是顧慮到許多古董相關的影視作品在專業性上經不起推敲。之後,團隊將古董道具的照片、簡介、尺寸等一一發給王剛,才得到後者的欣然應允。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拍攝地的選擇也頗費了一番周章。《古董》時間設定在90年代,許多場景已經隨著各地城市化改造變得十分稀缺,而且劇中涉及4省不同風格場景,地域差異性較大。為了找到合適的拍攝地,劇組提前半年在全國各地勘景和搭建。

“我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去西安。而且按照這個劇本拍完以後,也確實覺得西安是最合適的。” 騰訊影業製片人說。總編劇劉殷實、美術指導吳鎮都是西安人,劇本創作中的許多場景也都是以西安當地的文保街,書院門等景觀作為原型。同時經過實地看察,作為具有歷史積澱的文化古都,這裡保留著四合院等具有典型90年代的難覓場景。包括西安在內,《古董》取景地遍及全國4省11市,甚至還在北京郊區搭建了一條佈滿機關的大型密道。

在五百看來,《古董》的品質化製作是其以往作品思路的延承:2017年底上線的《白夜追兇》由當時的非一線演員潘粵明擔綱主演,但憑藉劇情、製作、演技均在水準之上的表現,最終以豆瓣評分9.0,播放量破50億,成為當年的網劇黑馬。

在這背後,一個依然困擾五百的問題是,中國影視工業化尚未有一套工業化標準。“跟好萊塢相比,我們影視行業工業化水平差得太遠了。不是差一點半點的。”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必須是85分往上”

播出後有評論認為,演員服裝、置景過於“時尚”,缺乏年代感。但在五百看來,這種超越於現實的“懸浮感”正是有意為之。

“鑑寶本身就是靠觀察,很枯燥,之前我跟馬伯庸溝通過,他寫的‘懸絲診脈’這些鑑寶方式也只是聽說,又經過美化加工,所以為了提起大家的興趣,我們做的就是一部傳奇劇,不能太現實。”另一方面,復古與時尚結合才更加符合現在觀眾的審美。

在這一理念下,無論是服裝、化妝還是道具、置景、燈光都採用在復古中融入現代審美元素的方式。“可以參考《王牌特工》的美術風格。”五百說。

“比如95年流行花襯衫,但當時的花紋現在看來比較土,我們就做了一些創新,將花紋換成現代的,既滿足時代的符號,又加入了一些新的風格。在畫面調色上,主體調色偏暖色,使奇幻感更強。”騰訊影業製片人說。

“忘掉原著”的《古董局中局》是怎樣煉成的|專訪

美術風格之外,涉及古董的專業領域又必須追求絕對的真實質感。由於劇中有大量的鑑寶橋段,需要精準還原古董的斷代、器型、特徵,因此道具中還有不少是借來的真古董,總價值甚至遠超劇集的總投資額。

尋求創新也延伸到了技術層面。與一般劇集採用的4:3或16:9畫幅相比,《古董》採用的是2.35:1電影畫幅。前者在呈現上給人以更質樸、更人文情懷的印象,後者則能帶來強烈的電影感和夢幻感。此外,《古董》還採用了與《王牌特工》相同的庫克廣角攝影鏡頭,這使得在表現人物時更具真實感,同時還具有電影般的膠片質感。

一年的劇本籌備,五個月的拍攝,又耗時近一年進行包括調色、音頻、視頻等在內的後期製作,《古董》這一製作週期超過了行業中的大部分劇集。但在五百看來,製作精品劇就需要投入,沒有捷徑。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能快速複製精品,我說不能。”相較之下,五百對於如何做好品控更為關心。他以美劇模式做比,認為最優的品控方式需要建立一套工業標準,幫助人才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一個導演、一個編劇、一個投資方,那都不是作品的保證,最關鍵的還是人。中國影視生產水平受限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工業化程度低,人才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

也因此,五百在2015年發起弧光聯盟平臺,希望在資金、人才、內容、品牌等方面為影視製作建立一個品質可控的工業化生產流程:除了《古董》導演餘慶之外,此前《滅罪師》的導演楊苗,《白夜追兇》的導演王偉以及該劇幕後的武術指導、攝影、燈光、後期剪輯、作曲全部出自弧光聯盟。目前,聯盟成員有28人,涵蓋了影視製作行業各個關鍵節點的人才。

在五百的規劃中,弧光聯盟和五元文化是相輔相生的關係:弧光聯盟提供人才,實現作品的品控,而五元文化則提供相關團隊及配套服務的支持。“《白夜追兇》可以算是弧光聯盟內部工業化的產品,理想的狀態是一部劇的班底全部由弧光聯盟成員組成。”

“未來的劇集內容將更垂直,更精準”,五百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最可行的方式是針對一類產品或渠道,採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其中,懸疑類型被五百所看重。

一方面,“青春偶像劇出演員,而懸疑劇出導演”,即使懸疑劇的拍攝過程“比普通劇集複雜三倍”,受眾範圍也偏向於圈層化,但拍出一部好作品的導演會得到認可。另一方面,懸疑劇是“大題材”,可以包羅愛情、科幻、古裝等多種內容面向,“你不學會這種方式,以後拍別的也拍不好,乾脆直接拍難的吧”。

“我一直喜歡做別人不愛做的,因為現在國內影視題材的種類太少了。以後觀眾沒了,這行業就沒了。”接下來,五百希望堅持做行業劇,“現在不少作品都是披著行業的外衣,實質都是情情愛愛,因為對它研究得不夠深,做得不夠細。但我們希望通過《白夜追兇》《古董》《乒乓》,讓大家真正瞭解一個行業”。

“要做對的事,而不要做急的事,現在底盤已經搭好了,剩下的就是向上能走多遠的問題。”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五百想得很清楚,“我們公司做戲的標準必須是85分往上,爆不爆那看命。但是連這個分數線都沒達到的話也不會有爆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