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一个人待着,我没有这种能力

我不能一个人待着,我没有这种能力

最近收到一条这样的留言:

KY,不久前,我开始了一个人的独居生活,这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应。我总是试图用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填满自己的空余时间,我不想一个人待着,因为每每只剩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孤独感和一种莫名的惶恐就会席卷而来,吞没我。

我为什么无法像有些人一样享受独处呢?我该如何适应现在的生活?

如何在独处的时候不感到孤独?在今天的文章里,你会找到一些答案。

与自己相处是一种能力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一群被试们先接受了一次电击,体会那种锥心的疼痛感。

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再也不要被这样电击了,为此甚至愿意付出高昂的金钱代价。

之后,研究者请这些人在一个空旷的房间里,独自待上 15 分钟。

在此期间,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什么都不做,仅仅与自己的思绪、感受待在一起」或者「选择主动电击自己,打发时间」。

结果发现,即便是在那群表示了自己宁愿付钱也不愿意被电击的人当中,仍然有四分之一的女性和三分之二的男性在这段独处的时间里至少电击了自己一次。

甚至还有一名被试,在短短的 15 分钟里,总共电击了自己 190 次。

研究人员们也对实验结果感到震惊:人们是如此讨厌「什么都不做,仅仅是与自己的思绪、感受待在一起」,他们宁愿随便做些什么逃避与自己的相处,即便是做一些让自己痛苦的事。

这是为什么呢?

精神分析学者们认为,与自己相处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温尼科特指出独处的能力指的是「一个人与自己融洽相处的能力」,尤其是在没有外界他人存在的时候,仍能很好地回应内心的冲动与需求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尤其指的是,在什么都不干的时候,你仅仅是与自己呆着。当想获得陪伴但无法从他人处获得的时候,拥有独处能力的人是能够被自己的内心(思想或感受)所陪伴、安抚和慰藉的,且并不感到无聊或空虚,而是自得其乐。

在温尼科特看来,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客观上的独处状态,并不等同也不必然带来独处的能力。

比如,像留言中提到的,Ta 一直独自生活,但却总是感到孤独和不安,这就并不是一种拥有独处能力的表现,而且长期生活在这种痛苦的独处中,也未必会磨炼出独处的能力。

我为什么不会和自己相处?

独处能力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个体在婴幼儿时期所获得的「好的独处体验」,这指的是,孩子在母亲身边「独处」,比如,孩子与母亲各自忙于手中的事务,期间,母亲能够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在成长过程中这种体验需要被不断地重复,独处的能力才随之形成。

在不断重复的好的独处体验中,人们便能够借由母亲这个「外在客体」逐渐获得和自己相处的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已经有了一个可以安抚自己的「客体」,即一个好的「内在客体」:

一个好的「内在客体」,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好妈妈」(或者说好的照料者)的形象内化形成的,

此外,要能够和自己相处,还需要一个好的「与内在客体的关系」,即当外在客体不在场时,我们心中的好的内在客体,也能够回应我们的(情感)需求。

具体而言,当我们还是个婴孩的时候,母亲(或者主要照顾者)若能回应我们的需求,比如,当我们饿的时候给我们哺乳,我们便会对她心怀感激,认为她是「好妈妈」;当她未能回应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便会对她充满仇恨,认为她是「坏妈妈」。

如果母亲能够反复及时地回应我们的需求,使得这种好的体验不断被重复,渐渐地,在我们的内心里便会拥有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好的内在客体),并且当母亲不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当她不能满足我们需求的时候,我们仍能依靠内心的这个「好妈妈」给予自己所需要的陪伴与安抚(好的与内在客体的关系)。

这让我们获得一种「生存的满足感」—— 当没有外界环境或他人给予我们陪伴、安抚或肯定的时候,「好的内在客体与好的关系」的存在,可以给予我们自己所需要的陪伴、安抚和肯定。

这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精神与情感上是自给自足的,在独处的时候(缺少外在客体的时候)我们便能怡然自得。

相反,在幼年时期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好的独处体验的人,比如,遭遇了照顾者的情感忽视,需求总是得不到回应,Ta 便会在独处(缺少外界他人回应)的时候,很容易感到空虚、惶恐、孤独。

这是因为,一方面,缺乏好的内在客体以及好的与内在客体的关系,会让他们始终需要依赖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一旦身边没有他人,对于他们而言,就很可能意味着自己的需求会得不到满足,他们无法被自己的内心所安抚、支持与肯定;另一方面,成年之后的独处,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他们幼年时不被回应的痛苦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