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之前发了一篇姓氏蔓儿的文章,遭到了身边不少朋友的批评,他们说,你发这些也没人想了解,都是旧社会的糟粕,你也不专业,连阔如先生的《江湖丛谈》你都没看全,人家问个问题,扒着书找一通,然后给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自己也不确定,毕竟也没有个师承。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但是也有朋友宽慰,说这些东西流传在江湖人之间,许多东西本身就没有个固定的答案,“虎头蔓-王”之类的大姓可能没有什么争议,但许多人数本来不多,到了混江湖更少的姓氏有各种说法,体现在相声、评书、评弹、民国老武侠小说中。

我们今天介绍相声的一些行话,这个比较方便,因为相声成了一个固定行业之后,师承亲友关系错杂,渐渐成为一个系统,系统话的东西就稳定下来了,当然他们还有人要跑江湖,尊春典,但是除了春典外,有自己行业的一些行话,给您介绍一下。

像逗哏、捧哏、包袱、贯口,咱们就不介绍了,听相声喜欢相声很少有不知道的,着重介绍一些侧重表演的。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倒口 倒口,现在经常听相声的应该都知道,就是模拟方言,我们现在经常在各种相声里听到,模拟方言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相声的灵活性,经常到哪儿表演就学一两句当地的方言,观众听着也亲切。郭德纲经常说山东话,岳云鹏说河南话(与他是河南人有关),陈印泉经常说上海话,还有很多相声演员现在倒口喜欢学唐山话,唐山话曲折好听。代表段子《绕口令》《羊上树》《拉洋片》等。侯宝林先生有一段《普通话与方言》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扑盲子 扑盲子,最近相声里边用的比较少,指表演起来没准词儿,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个很考验演员的现场表现,马三爷曾经说:"扑盲子"是一种手法,让人听着东一头,西一头,自个儿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是没准词儿,其实那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不过得让人家看不出破绽罢了,类似于《笑傲江湖》里周云鹏(赵本山弟子)的表演。

抠溜、柳活 抠溜,即数来宝,我们知道相声表演有几种学唱,学唱数来宝(也有说数来宝属于说)叫抠溜,本门唱为太平歌词,其余唱个小曲小调、大鼓评弹、唱京剧、莲花落、金钱板、三棒鼓、二人抬,这些都属于柳活。柳活分歌柳儿和戏柳儿,唱的好的叫尖柳,像德云社现在经常唱《大西厢》,许多唱腔结合在一起,称为杂柳。以柳活儿为主的相声段子,例如《黄鹤楼》、《汾河湾》、《九艺闹公堂》、《捉放曹》。张云雷就是以柳活,各种小调闻名,当然,因为人家打小就学。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发托卖像 发托卖像——双簧术语。背后的说唱,前脸的学其动作口型。有人说这时双簧术语,你为什么要放在相声里边,因为双簧,多由相声演员兼演,有人甚至认为说相声的都得会双簧,我们早些年还看到南派相声大兵、奇志上台表演双簧。

空码儿空码儿指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或者外行,没有师承都叫空码儿。于此相关的是“摆枝":指拜师收徒仪式。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皮厚”——不容易懂 “皮薄”——容易懂 相声有新人里我们听老郭有时候点评说,你这个皮有点厚,皮是源于包袱皮,包袱皮太厚,不好抖落。我们还听点评说”泥了“,效果不好。还听郭说“XX海了去了”,海指大,多,就是多了去了

贯口: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儿”。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贯口分为大贯儿和小贯儿两种。大贯儿一般上百句,例如《报菜名》、《地理图》。小贯儿一般十几句到几十句不等,例如《白事会》中就有一些小贯儿。贯口可以说是相声演员必须会的,因为贯口语气的节奏感必须明确,特别到速度快的时候,这段贯口已进入高潮,演员的功力就在发音、吐字是不是清晰、准确上表现出来了。通过练贯口,相声演员的口齿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腿子活儿: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段子。代表段子有《黄鹤楼》、《汾河湾》、《捉放曹》、《窦公训女》等。现在不能提《汾河湾》,一想到《汾河湾》就想到某天谦哥的状态。。。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三翻四抖 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段之一。指表演时,经过再三铺垫、衬托,对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制造气氛,然后将包袱抖开以产生笑料。所谓“番”,就是遍数;“抖”,就是抖搂。根据人们的听觉习惯,把矛盾反复地强调,来加强人们的印象。

一头沉 对口相声的表现方式之一。指两个演员在表演时,一个为主要叙述者,即逗哏; 另一个用对话形式铺助叙述,即捧哏。由于叙述故事情节以逗哏为主,故称。 郭德纲于谦就是一头沉,而早年冯巩牛群是下文的子母哏。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子母哏 对口相声的表现方式之一。指相声表演时,两个演员(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代表节目有《蛤蟆鼓》《老老年》、《拉洋片》。

抓哏 相声、评书等曲种演出时,在节目中穿插进去的可笑内容,用以引起观众发笑。 演员往往现场抓取插话题材,并结合节目内容,以取得良好结果。需要演员能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功底,将突发事件转化为笑料一带而过,用以稳定观众,一般演出经验丰富的演员现挂能力都很好。比如郭德纲经常在说着说着相声调侃上厕所的观众以搞活场子。

相声的一些行话,像“倒口”“扑盲子”“发托卖像”是什么意思?

暂时就总结这么些,这些是查到的、听说的融入自己的理解,其中可能有与您理解不一致,或者您认为我有错误的,请您多多包涵,直接在评论区纠正或者私信告诉我都可以,最后,您感兴趣请点一下关注,谢谢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