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縣汾陳鄉:建好“積分小超市” 打造“黨建大舞臺”

( 邢雨斌 鄧富洲)“沒想到把家裡收拾乾淨,把房前屋後的雜草打掃打掃每週就能評得3分,這樣的好事,看來以後還要繼續幹!”在汾陳鄉宋堂村的村務公開欄前,村民們聚在一起,一邊查看著自己的積分情況,一邊笑容滿面地談論著下一步怎樣繼續增加自己的積分。

引導村民積極參加集體勞動和鄉風文明建設,不論是黨員、貧困戶,還是普通村民,都可以用自己的勞動兌換成相應的“勞動積分”,用積分換取生活用品,如今,汾陳鄉宋堂村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建設鄉風文明、生態宜居新農村的過程中探索一條新途徑,並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

進入宋堂村積分超市,記者發現,這裡和普通超市並沒有多大差異,米、面、油、洗髮水、涼蓆、保溫瓶……所有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不同的是,一件件物品下邊標的不是商品的價格,而是5分、10分、100分等不同“價位”的卡片,前來換取物品的村民絡繹不絕。

“黨建+扶貧+鄉風文明建設”是汾陳鄉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和文明創建探索創新的一條新路子,通過把縣鄉兩級幹部、黨員群眾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慈善捐贈物品分值化,變無償捐贈為有償獲得,激發了黨員黨性、貧困戶勤勞致富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和群眾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的熱情。

積分考評和量化管理制度將黨員的日常表現和黨性品質用積分的方式體現了出來,如履行義務類,積極參加“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每月按時交黨費的黨員每次可得1分。先鋒作用類,在秸稈禁燒、夜間巡邏等臨時性工作和脫貧攻堅、環境治理中發揮先鋒作用的每次可得2分。積分管理對黨員日常行為規範和履職盡責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一編三定”工作法也因此更好地在基層落地生根。“小愛心”撬動“大扶貧”,以戶為單位的“愛心積分卡”評分管理制度,定期對貧困戶進行星級評定、以分換物品,消除“等、靠、要”懶惰思想,激發了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積極性,實現了扶貧工作中的“智志雙扶”;變“特殊關照”為“普遍關懷”,汾陳鄉圍繞“遵紀守法、移風易俗、清潔衛生、勤勞致富、孝老愛親”等方面細化量化了普通群眾道德標準和具體勞動,並用積分對群眾進行獎勵,如自願打掃公共衛生和拔草澆樹的一次可得3分,尊敬老人、教子有方的可得5分,主動調解矛盾的一次可得10分,見義勇為可得100分。小小的積分促使群眾養成了良好的生產、生活和行為習慣,讓群眾補足了精神之“鈣”。

宋堂村第一書記崔戰偉激動地說:“村民自己‘賺’積分,多勞多得。現在主題黨日、環境整治、評選十星級文明戶群眾參與度很高,大家都很積極,以前喊破嗓子也來不了幾個人,現在都爭著幹、比著幹,自從有了積分管理,鄰里關係和諧了,村子的環境也更好了。”

建好“愛心超市”,用好積分管理評定,是汾陳鄉打造“黨建+”模式,夯實基層基礎的有效抓手,是引導黨員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是調動黨員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有效載體。“黨員+貧困戶+普通群眾”,全鎮上下齊動員,“黨建+脫貧攻堅+鄉風文明建設”有效激發了群眾“比著幹”、“爭著幹”的內生動力。目前,這種“村評分、月積分、月兌換”愛心超市的運行方式已在全鎮30個行政村深入推廣。

汾陳鄉黨委書記付平告訴記者:“建立‘愛心超市’,實行積分化管理獎懲制度,不僅喚醒了黨員黨性,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更轉變了群眾的價值觀念。它有效消除了當前少數群眾‘等、靠、要’的思想傾向、改善了‘髒、亂、差’的農村環境、糾正了‘纏、鬧、訪’的社會風氣。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認真地把這項工作深入地開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