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接見紅衛兵(距今52週年)

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接見紅衛兵(距今52週年)

(一)擠綠皮車

車下半夜到上饒,我們衝下車,趕到3號車廂,可惜車廂門口已經人滿為患,無法上車。都說人至賤則無敵,我們也第一次沒臉沒恥,從窗口爬車,車內的人想將我們推下,我們則奮力先將一個人從窗口爬進,然後再反覆拉下面的人,當時也有被揍,但看到我們同樣都是學生,也不了了之。最後算了下,只有7人上車,其他6位同學已分散,不知所蹤。其實這節車廂雖然人也多,但並沒有原來車廂那麼擠。站的人並不多,基本都有落腳之處,有的在座位底下,甚至有很多人躺在行李架上。我一看,自己人小體輕,也有樣學樣,爬到行李架上躺下。近一夜的擔憂忙碌,終於有了著落,心一放鬆,又餓又困,很快便進入夢鄉。結果慘了,因沒有被子,腳剛好在車頂風口邊,凍傷了又紅又腫,(那個年代火車,根本沒有什麼空調之類,簡陋到現代人不敢想象)。只能再找一個座位底下,也不管髒不髒,爬進去,倦縮在那裡。

車到南京後,沿途下車人多了些,開始能找到些座位,同學們互相輪流坐。當年還沒有建造南京長江大橋,我又第一次看到,原來輪船可以裝火車,三列車並排開到輪船上,然後擺渡到浦口。我非常驚異,船會搖擺,鐵軌怎麼接頭的。過了浦口,與南方相比,無論氣候、景色,人文,各方面差異很大。我是山區人又第一次看到平原,極目遠視,頭頂藍天白雲,底下原野房屋,四處炊煙裊裊,農夫忙忙碌碌。城市恢宏廣大,心胸也一下寬廣起來,車在行駛,人在悸動,深感自己原來才是井底之蛙,把小天地當成大天地。

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接見紅衛兵(距今52週年)

那時農村人,對衛生、文明不太重視,以致小孩一般也不太講究衛生。火車上有一個深刻教訓,同座位有位中年阿姨,應是城市人,衣著整潔。我想跟她搭訕聊天,她不僅不理,反而扭頭並與我隔開些位置,我很不解。對面同鄉邵某,悄悄對我說,你一身那麼髒,幾天都沒刷牙,口又臭,人家是嫌棄、討厭你。哦,原來我在出發時,因首次出遠門,加上匆忙,忘記帶上牙刷、牙膏,上車後認為反正沒幾天,到北京後再買。現在情況不同,要趕緊改過。車到一個小站,看到有賣牙刷等,立即下車,花了一毛多買了牙刷、牙膏,然後到廁所仔細清洗,衣服也稍微整理下,自己都感到舒服多。當然我只會怪自己,不會怪阿姨,但也沒再與她搭理,以免自討無趣。不過從那以後,我對自身衛生倒是注意了很多,也算是一次心得。

一路上,我錢少,都忍飢俟餓,只是到站時買些最便宜的饅頭之類乾糧。聽到車上很多人說,符離集燒雞全國第一,且每頭只6毛,心裡蠢蠢欲動,三個老鄉商量,不管三七二十一,機會難得,買一隻嚐嚐,以後再省點。到符離集,車站上幾乎都是賣燒雞的,我們每個人忍痛買一隻。可以說,自小到當時,從來沒有吃過那種美味食品,真的名不虛傳。現在是否還保存原來工藝與口味,因沒到過那地方,不得而知。雖然後來隨著經濟慢慢寬裕,生活水平提高,農村辦酒席連鮑魚海參都上棹,基本可以說,吃了很多雞鴨魚肉。但還是感到,符離集燒雞是我一輩子吃過的,最回味無窮,難以忘懷食品。至今憶起,依然滿口生津。

(二)初到北京

本來,從建西到北京,正常時間應該是三天四夜,但我們卻整整坐了六天七夜。晚上,,車停終點站北京,第一次踏入北京,心情格外激動。到車站廣場一看,人山人海全部學生。經過了解,原來要先湊齊100人,再領號,然後按號等待安排公車,到接待處再重新安排具體住宿地點。打聽下,目前領到的號是綠色紙,每個顏色紙100個號,而現在報號是紅色紙,下面還有黃色紙。有早到的外地同學告訴我們,他是黃色紙,已經等待了兩天。北京天氣很冷,到處已經結冰,同來的兩位女同學哭了起來,說是要想辦法回家。我們幾位只好一直安慰她們說,既然經過那麼多艱難困苦,好不容易到了北京,現在就回去,甭說向學校交代,對自己都交代不了,還是趕快找人湊齊100數吧,於是大家分頭行動。有一句話,心動不如行動,好運再一次降臨。有一位中央音樂學院廈門籍在校生,來北京站找福建同鄉到學院安排接待。知道我們也是福建人,很熱情介紹說,她可以帶我們到學院,不過沒車接,要步行幾十裡,問我們接受不。我們一聽,這是天上掉餡餅,太好了,滿口答應。這時,優越感轉換,一些城市學生聽後,臉色變了,他們說從來沒走過那麼長的路。而我們農村小孩,自小參加體力勞動,走路是家常便飯。特別我們吉陽學生,到學校先要走40裡山路,其中爬兩座高崗(三角嶺、牛兜崗),再乘小火車到建西。現在走幾十裡,一點不覺困難。於是,剩下十幾位同學,在學院女生帶領下,一路步行,並沒感到多遠,約3、4個小時後,凌晨到目的地:中央音樂學院。當年位於長安街南側,民族文化宮對面,石駙馬街右邊。學院佔地面積很大,環境清幽,濃蔭綠樹。建築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很多教室擺滿鋼琴等樂器。對當時的我來說,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看也看不夠。

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接見紅衛兵(距今52週年)

大形式下,對於學生串連,全部開綠燈。學院接待非常到位,非常順暢。我們拿學校開的證明介紹信,到接待處安排住宿,是原來教室,打統鋪,同室除了我們,還有幾位福建學生,更多是內蒙古學生。原先擔心會很冷,結果有暖氣供應,非常舒服。然後再去領“革命師生乘車證”,領餐券。按規定,每個人免費免糧票一份餐券,若不夠吃,另加飯票需用糧票。對於食宿,我們這些農村孩子,太滿意了。早餐有稀飯、窩窩頭、鹹菜、鹹蛋等,正餐有米飯、窩窩頭,菜一般是大白菜加少許肉、菜湯等,對我而言,每天簡直像過年。如果怕外出來不及回學院,可以從食堂帶乾糧當午餐,兩個窩窩頭加一個鹹蛋或一段香腸。這樣的生活,當年的我簡直不敢想象,不像串連像度假。

幾天苦累,一夜未眠,當所有事情安排清楚,我如在夢中,真怕不是現實。雖然躺在宿舍,卻好久才入睡。第二天起床早餐後,大家商量先到天安門,可能這也是很多初次到北京的外地人首選。學院門口就有公交車,站臺線路牌一看,有直達天安門的車次,大家立即上車,結果問下售票員,路線乘反了,要另一邊才是到天安門的車次。讓車上幾位老工人說道了幾句,說我們乘車免費,亂花國家的錢,可見當年普通百姓對所謂學生造反串連,也是心存芥蒂。當然,主要在於鄉下孩子沒見過世面,第一次乘公交,不懂又不問清楚。交了這次學費,我們也變乖了,凡事多問多學多瞭解再行動。古人言: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偉人言,實踐出真知,都非常精闢。

到天安門廣場,那時還未建毛主席記念堂,北面是天安門、中南海、故宮,南面是大前門,東面是歷史博物館,西面是人民大會堂,中央是人民英雄記念碑,碑身正面鐫刻毛主席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熠熠生輝。背面是主席起草周總理書寫的碑文。碑基座上有八幅巨大浮雕,反映中國近代發生的主要歷史革命事件。廣場上熙熙嚷嚷,很多人在拍照留影。雖然饢中羞澀,但機不可失,我們還是合影了幾張像片,可惜現在已遺失。說心裡話,當我第一次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看到四周宏偉建築,面對城牆上毛主席巨幅畫像,那種激動之心難以形容,真的流淚了。也真心感謝毛主席,認為是他老人家給了我這個機會。不然,誰能想得到,在那年代,一個小小農村娃,會有機會免費到首都北京。

而後幾天,我們連續參觀了軍事博物館、頤和園等。由學院組織參觀故宮(不能看全景,只看關於四川大地主劉文采惡行的藝術雕塑《收租院》)。逛東單、西單、王府井,只逛沒買任何東西,但買了些毛主席像章,掄了很多宣傳單。最喜歡是參觀軍事博物館,那麼多展品;第一次革命戰爭、北伐戰爭、第二次革命戰爭 、反圍剿、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美國U2偵察機殘骸等等許多資料、圖片、實物,看了兩次還流連忘返。不僅增加了許多歷史、軍事、武器知識,還了解了許多戰役過程,英雄人物事蹟。對自己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影響很大。所以對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過了段悠閒時日,為迎接主席接見,學院開始對所有串連學生進行全面軍訓,因不知主席接見具體日期,軍訓時間較長。按不同省份編制班、排、連,我們福建與內蒙古是反帝反修前線省,特殊照顧,為一排一班。主席接見時是站在最前面一排的,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非常自豪,也非常賣力。在學院,我們還組織觀看了一次

(三)見到毛主席高呼“毛主席萬歲!”

主席接見紅衛兵的電視,黑白的,很大像個高櫃子,上面才是顯示屏。又是人生第一次視覺感受,當屏幕上出現毛主席畫面時,大家都會自覺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壽無疆!”當然,那時的電視畫面不是很清晰,但對我們而言,卻已經極為震驚,不可想象。

1996年11月26日,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毛主席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接見紅衛兵(很幸運趕上末班車)。早晨,大家集中聽領導交代有關規定及注意事項:要按事先安排,一個班一個班順序上車到指定地點,並按順序坐好,不能隨意亂站亂坐,否則嚴肅處理。主席及其他中央領導上午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下午會再乘敞逢車沿長安街檢閱。注意一點,所有人會手拿毛主席語錄,只有主席自己沒拿語錄。而且主席到那個地點,那個地點就會唱響東方紅樂曲。主席車到後,大家該坐的坐,該站的站的站,不能亂套。最重要最嚴肅一點是:為安全起見,所有人除了筆記本和鋼筆,其他一切不能攜帶,兩個人互相嚴格檢查,有違反者決不姑息!當然,出於對主席的衷心愛戴,這點沒人會違反。

然後發午餐乾糧,比任何一次豐盛,還加上蘋果、梨兩個水果。隨後大家以萬分激動心情,乘車到指定地點,人民大會堂臨長安街一面,我們福建學生坐第一排。雖然不是在天安門廣場面對城樓,但也依稀可以看到城樓上人物活動並清楚是誰。主席、總理、朱總、林彪等中央領導都在。上午講話是林彪,穿軍裝戴眼鏡,聲音通過大喇叭也聽得很清楚。

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接見紅衛兵(距今52週年)

下午開始檢閱紅衛兵,先是一部又一部巡察車輛。其中一個小插曲,因楊成武長得也很高大,與主席形象有些相似,當他車到時,有人大呼“毛主席萬歲”,被立即制止。原因他有拿語錄,同時東方紅樂曲沒響,隨行也沒其他領導。下午1點36分(這個時間是主席到那裡就會告訴大家),當東方紅樂曲響起,毛主席敞逢車到我們面前,揮手向大家示意問候,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發自內心,情不自禁大聲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由於是第一排,其實主席離我很近,也就幾米距離,看得非常清楚,與畫像及影視屏幕相比,略顯老態些,但面目慈祥,精神飽滿。可以說,那個年代的我們,對毛主席的尊敬、熱愛、崇拜達到頂點,是發自內心真心的信仰。如果要為保衛他而犧牲,我們都會毫無怨言。雖然現在隨著年紀長大,很多事情真相也逐步顯現,思想、認識上有很大改變。但無法否認當年對毛主席是絕對忠心的。只不過那時不知,正是我們這些青少年的天真、幼稚、無知與狂熱,結果為自己一生埋單。

隨著主席接見結束,兩天後我們也踏上歸途。回程更順利,先在上海呆兩天,主要去了南京路、外灘、豫園。豫園不錯,山水樓臺亭閣,小巧玲瓏,別具江南特色。當時主要是觀看了解上海小刀會與清政府及境外勢力鬥爭歷史。由於在北京時間很長,看了很多地方。且北京城地域寬廣,名勝古蹟多,古今建築各具特色。上海與之相比,遜色太多,街道由於樓層高,更顯窄小,交通不暢。加上當年上海沒多大治理,且人多,工廠多,環境衛生狀況很差,喝水都有一種很難嚥的味道。蘇州河水汙染極其嚴重,垃圾成堆,水質黑色冒泡,臭味熏天。外灘一樣,黃浦江水質也很混濁臭味大。看到上海許多年輕人在外灘談情說愛,不亦樂乎,真不知他們在那種惡臭環境下,如何呆得下。然後在杭州兩天,遊西湖,登靈隱寺。本來西湖聲名顯赫,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讚美詩詞。可能當年時間短,年齡小,我總也體會不到東坡先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總相宜”那種境界。

杭州過後直接回建西學校。因整個串連期間特別是在北京,一切花銷免費,我沒有也不敢多花錢,除了自己原來幾塊錢,借周主任20元並沒用去多少,向幾位同鄉借了些湊足,連同皮衣一道歸還周主任,並再三誠懇表達謝意。

後來打聽到,與其他同批串連學生相比,我們在北京住正牌大學裡,各方面條件、待遇是最好的。可以說,我這次北京串連之行,一波三折,幾乎夭折。所幸幾次得遇貴人相助,首先是學校周主任,後來老列車員師傅,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廈門女生。遺憾的是,至今連老師傅、廈門女生姓名都不知道,更不知他們是否健在安好。但這次少年經歷,對我一生意義重大,無論時間多麼久遠,永生難忘!

歌詞:祖國不會忘記,很好的解說了我們這一代成長辛酸。

在茫茫的人海中裡,我是那一個。

在奔騰的浪花裡,我是那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軍裡,那aa奉獻的就是我。

在輝煌事業的長河裡,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需要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

52年前的今天,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接見紅衛兵。我與同班葉華益同學,許銘基同學,初三班同鄉邵樹麟,楊水亮同學及初一班還有幾位同學,有幸成為那次被接見的紅衛兵。所以52年後的今天,特意寫了篇文章,以示記念。時間久遠,其中一些細節等方面肯定會有出入,請葉華益指出。同時由於時間緊些,加上手機上打字屏幕小,錯別字不少,請大家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