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历史上被黑的不能再黑的人,其实,人家没有那么黑

大家好,我是芒哥。

在提到隋唐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一个人是必然会被提到的,你是怎么跑都跑不不掉。这个人不仅会被提到,而且还是被黑的最狠的一个。尤其是在一些后世流传的文学艺术作品里面,他就是一个十恶不赦、作恶多端的昏君,凡是那些昏庸残暴的皇帝们干的那些事儿,他都干了。他是谁呢?他就是隋炀帝杨广。

隋朝历史上被黑的不能再黑的人,其实,人家没有那么黑

咱们都知道,文学艺术作品为了给大众一个精彩的故事,增加它的可读性,根据一些历史事实参杂着一些民间流传故事,经过后期加工处理而成的。正史呢,也往往是由胜利者为失败者编撰的,在评论功过是非的时候难免也会有一点偏颇。

不管怎么说,隋炀帝是个暴君,这个是既定事实,他在位的时候确实干了不少坏事儿。但是完全没有后世流传那么说的那么邪恶。相反的,他在位的时候,还是做了很多利国利民,横贯古今的大事儿的。

比如说科举制,虽然说不是他首创的,据说在汉代就有科举制的记载。但是是他把科举制度应用在朝廷选拔人才的政策当中来的,并且对后世各朝代用人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制度在不断的革新和完善下,一直被沿用到清朝。

隋朝历史上被黑的不能再黑的人,其实,人家没有那么黑

再有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挖掘。在这里需要说的是,隋朝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只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雏形,河道线路也不完全贴合,这是由于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隋朝一统南北之后,修都洛阳,挖掘大运河,这是当时隋炀帝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这不仅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对当时隋朝大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是方便了朝廷对国家各地方的管理,以中原腹地为中心,兼顾东南西北,呈现辐射状形态。上策下达,能够及时的得到反馈,强化稳固了中央集权;

其次是顺河流领域繁荣了一部分新兴城镇,建了好几个粮仓,很好地解决了粮食运输和储备的问题;

再次是运河通航以后,极大的推动了隋朝国内农业、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额的发展。以至于后世有人评价,隋炀帝开掘运河的功劳能跟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隋朝历史上被黑的不能再黑的人,其实,人家没有那么黑

所以我说,隋炀帝开掘大运河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他好大喜功,过于急功近利,强行征集数百万民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致使民财剧耗动摇了国家根基,这一点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败笔。

还有就是说他挖运河的时候纵容贪官酷吏,随便压榨穷苦百姓中饱私囊。关于这一点我想说,贪官酷吏历朝历代都有,打不尽除不觉。尤其是在有像这种巨大工程的时候,那出的会更多。所以在一点上给他扣帽子,有点不太公平。

开掘大运河损耗过大,那么修养民息,发展经济,巩固国本是重中之重,可惜的是隋炀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三次远征高句丽,不仅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污点,也给隋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

隋朝历史上被黑的不能再黑的人,其实,人家没有那么黑

我们都知道,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兵马,打的是钱粮。主场作战的消耗已经不可计量了,更何况是客场作战,那消耗就更大了。

从公元612年到614年,隋炀帝先后调集百万大军三次远征。先别说胜负,就说兵马钱粮的损耗,那就是一个不可计数的损失。所以三次远程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力衰竭,农田荒芜,经济萎缩,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农民起义爆发,致使隋朝灭亡。

隋朝历史上被黑的不能再黑的人,其实,人家没有那么黑

​最后咱们说,这隋炀帝他的确是个暴君,确确实实也做了不少的坏事儿,但是你要总的来看的话,他也不是一无是处,更不像后世流传的文学作品里说的那样昏庸无能。做的几件事儿,还是很有远见卓识的,坏就坏在他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上面了。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